第18章 隐匿的心律杀手

云集打了个深深的哈欠,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放下笔,伸了个懒腰,凝视着自己整理出的成果。

在一张方格纸上,她画了一张表格:左侧边缘列着假设系列案件中的四名患者姓名。表格顶部则按列分布了她认为关键的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主刀医生、麻醉师、麻醉方式、术后开具的镇静剂和止痛药、患者入院科室、发现患者时的状态及发现人、尸检负责人、尸检发现的重要病理结果,以及毒理学报告。

此时,表格中大部分内容已填入了初步信息,但主刀医生和麻醉师姓名、麻醉方式及用药、两例已送检案件的毒理学结果,以及萧半莲病例的相关病理部分仍空缺。要补全这些信息,她需要医院的病历记录,并持续依赖宋正思和崔段的合作。

在国晋和陆彭两例的毒理学栏中,云集标注了“阴性,待进一步检测”。

从表格中得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已引起她的注意,并反驳了她关于“连环杀手”的假设:四名患者并非入住同一科室。其中两人在普外科病房,另外两人则在创伤科和神经外科。由于无人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且创伤科的一名患者曾转入普外科,云集致电A市总医院的入院部,得到的解释很简单——医院已满负荷运转,床位分配常与手术类型无关。

自从在身份鉴定室与沈群分开后,云集便像一台调查机器般投入了对四名患者的分析。

她的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正如沈群准确推测的那样,她需要转移对个人问题的注意力——这点始终未变;另一方面,她迫切想证明自己对这些案件的直觉并非巧合。沈群漫不经心地否定她的想法,令她感到轻蔑与傲慢。

她先去了组织学部门找宋正思。对方欣然同意在24小时内提供一套经苏木精染色的显微切片。考虑到每年需处理八千例尸检,隔天交付组织学切片本是不可能的事。云集再三感谢她的帮助,随后将切片带回办公室仔细研究。如她所料,未发现任何普遍性病理问题,尤其是心脏结构完全正常:既无心肌或冠状动脉的炎症迹象,也无瓣膜或传导系统异常。

接着,她前往三楼的毒理学实验室,却不巧撞见公姜。因两人关系紧张且云集擅闯其地盘,对方毫不客气地质问她为何在此游荡。为避免牵连崔段,云集急中生智,指着附近的质谱仪称自己一直想了解其工作原理。公姜稍显缓和,递给她几份文件后便借口去了血清学实验室。

云集在崔段狭小无窗的办公室找到了他。见到她时,崔段眼睛一亮。尽管云集不记得崔段入职前的事,他却清楚记得两人80年代初同在大学的日子——他比她低两级。

“我检测了石宏朗的毒理学样本,但一无所获。”崔段说,“不过有些化合物可能隐藏在读数曲线的波峰波谷中,尤其是浓度极低时。如果你能提供线索,或许能缩小范围。”

“当然。”云集回答,“这些患者的尸检显示,他们的心脏在瞬间停止供血,意味着必须排除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心脏毒素,如可卡因和洋地黄类药物,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起搏中心或心脏传导系统的药物。此外,还需排除用于治疗心律异常的药物。”

“靠!这清单可够长的。”崔段感叹,“可卡因和洋地黄类若剂量足够,我能从读数中识别。至于其他药物,我不确定,但会继续查。”

随后,云集问及杨意蕴和叶和的案例——他们的尸检于几周前完成,死因与石宏朗相似。

崔段用密码登录实验室数据库,发现两人的毒理学报告均显示正常,但他表示可重新检测。

“还有一件事。”云集临走前补充,“今早我接手了另一例类似案件,样本已在路上。A市总医院可能有问题。既然病理学无异常,查明真相的任务就靠你了。”

崔段承诺全力以赴。

离开毒理学实验室后,云集前往陆彭的办公室查阅叶和的病历。陆彭爽快地提供了摘要副本,而国晋虽不热情,但也未阻止她复印资料。

云集带着材料回到办公室,边研究边填完了表格。

她拿起表格,转动椅子等待丁英杰结束与当地医生关于今早肇事逃逸案件的电话。

“看看这个。”电话一挂断,她便将表格递给同事。

“整理得真棒,信息一目了然。”

“我完全被这谜题迷住了。”云集承认,“而且我决心解开它。”

“我猜这就是你发现萧半莲无病理异常时高兴的原因——意味着又多了一例。”

“没错!”

“那么,你现在有何结论?”丁英杰问,“费这么大劲,总该有头绪了吧?”

“我认为死亡机制是心室颤动。至于具体诱因和类型,仍是未知数。”

“愿闻其详。”

“你确定想听?我和沈群提过,他态度极其敷衍。”

“尽管说。”

“简而言之,既然死亡机制是心室颤动或心源性猝死,而心脏结构正常,死因只能是某种致心律失常药物。”

“这很合理。”丁英杰说,“死亡类型呢?”

“这才是最有趣的部分。”云集压低声音,身体前倾,“我认为这是谋杀。换句话说,我怀疑A市总医院藏着一个连环杀手。”

丁英杰欲开口,却被云集的手势打断。

“等我拿到完整的临床病历,补全术前术后用药及麻醉剂信息后,我们再详谈。但无论如何,我不认为这些额外信息会改变结论。短短几周内,四名年轻健康的患者在术后遵循相同协议却突发不可逆心室颤动——这种巧合太过异常。”

“A市总医院规模庞大。”丁英杰委婉提醒。

云集重重叹了口气。她过于敏感,觉得丁英杰的语气与沈群一样居高临下,便猛地抽回表格。

“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丁英杰解释。

“你当然有权保留意见。”云集转身背对她。

“我不是故意惹你生气。”

“不怪你。”云集未回头,“最近我有些烦躁。但我想说——过去医疗机构连环谋杀案能持续那么久,正是因为无人怀疑。”

“你说得对。”丁英杰微笑缓和气氛,但云集未回应,反而拿起电话。尽管与沈群和丁英杰的交流不如预期,但说出想法让她更坚信自己的理论。她明白,即便证据不足,作为法医,她有责任通知A市总医院。然而根据经验,此类决策需经行政部和公关部批准。于是她拨通了朱阳腾的分机号,让秘书司月杉安排会面。

“朱主任正要和顾问委员会共进午餐。”司月杉提醒,“想见他最好立刻下楼,否则得等到四点后,还不确定他是否会回来。”

“我这就去。”云集挂断电话起身。

“祝你好运。”旁听的丁英杰说。

“谢谢。”云集敷衍道,抓起表格离开。

“如果朱阳腾比我还怀疑,别失望。”丁英杰补充,“他可能因曾在A市总医院实习而偏爱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