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些时日,全面罢黜酒榷和盐铁官营之事推进的极为顺利。
其实这完全在刘弗陵的预料之内。
毕竟除了霍光之外。
桑弘羊、上官桀和刘娴,全国酒官、盐官和铁官,各地的豪强、商贾和三老,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因民意凝聚到了一起。
能臣、贤臣、奸臣、逆臣的劲儿都在往一处使,哪有办不下去的道理?
如此团结一心的局面,自大汉立朝以来,还从未出现过。
在这种情形下,刘娴的姘头丁外人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作为督办此事的绣衣直指,他简直就像是沐浴在名望、功劳和金钱交织而成的狂风暴雨中。
每巡游至一处地方,当地的官员和盐铁衙门都早已做好了准备。
而他则只需要享受奉承的同时待价而沽,最后从最诚心最大方的人中选取一个酒商、盐商和铁商来投标中的,全面接管那些酒场、盐场和铁厂即可。
这与张开嘴等老天喂饭又有何异?
现在,他真是爱死未央宫中的那个小皇帝了。
这回若非有小皇帝暗中指点,他的女主人还在犯迷瞪呢,这么肥美的差事又怎么轮得到他?
这个天子小舅子好!
这个天子小舅子妙!
别看他平日里怯懦寡断,可是真到了关键时刻,还知道胳膊肘不能往外拐。
既然如此,天子小舅子特意托付的事情,咱也得尽心尽力给办了,无论如何不能伤了天子小舅子的心不是?
否则下回再有这好事,天子小舅子怎还能想起咱来?
于是在巡游各地的过程中,丁外人也在配合刘弗陵进行着一些事情。
他一边利用自己的绣衣直指身份,在与那些前来贿赂的商贾交往时,以确保百姓生活不因这些重要产业私有化过程中受到影响为名,考察他们的资质与实力。
说白了就是让那些商贾自己报上的家底,证明他们有接管这些产业并确保这些产业健康运营的实力,这亦是决定谁能够中标的重要一环;
一边又命自己的门客公开走访调查,美其名曰确认资质,防止弄虚作假。
如此一来。
那些商贾为了能够中标,自是纷纷夸大自己的资产。
甚至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实力一些,还私下动用了一些手段,用类似租借或是做账的手段想方设法进一步抬高身价。
这个过程中自然也有人对此产生担忧,毕竟漏财未必真是好事。
但回过头来再仔细这么一琢磨,与丁外人这种来者不拒的贪官污吏打交道,有什么好担忧的?
若说风险,自然是吃了他们喝了他们还拿了他们的丁外人风险更高,只要留好了证据便是拿住了丁外人与鄂邑长公主的把柄。
这可是皇室的事,就算天子也不敢家丑外扬吧?
其实……丁外人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才对此毫无顾虑。
与此同时。
为了迎合政策,也是为了愚弄民意,进一步坐实“全面罢黜酒榷和盐铁官营”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防止朝廷忽然反悔。
那些已经接管了酒场、盐场和铁场的商贾还联合搞起了声势浩大的“开业大酬宾”。
完成了“罢黜酒榷和盐铁官营”的州郡地方,酒水、食盐和铁器的价格竟立刻膝盖斩,降至了此前的三分之一!
在这之前任谁也想不到,这些东西的价格竟然如此轻易便打了下来!
一时间天下百姓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那些酒商盐商铁商看在眼中,只是心中冷笑:
“趁着现在,欢呼吧,雀跃吧。”
“待一切尘埃落定之时,这些民生产业已尽数被我等掌控,便到了你们欲哭无泪的时候了。”
“届时就连朝堂上的许多大事,亦将不得不仰仗我等,受我等左右……”
大汉虽然还没有军工复合体的概念,但铁器作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旦被私人垄断掌握,那便与后世的军工复合体一般无二。
同理,食盐与酒水这种百姓不可缺少的民生物资,一旦被私人垄断掌握,同样会危及国本。
同时随着这样的富商巨贾做大,也必将与官僚、地主相互勾结,对国家政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与危害……
这种事自古以来,周而复始,从未改变。
而“重农抑商”便也正是防范此事。
毕竟不是每一个天子,都有像汉武帝刘彻一样的魄力与能力,顶着骂名与巨大阻力,照样彻底的击碎经过文景之治已经空前强大的军工复合体与政商复合体……
这个道理,天朝的统治者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心知肚明,故而以“重农抑商”之策防微杜渐。
这就是央央华夏生生不息的底蕴,又怎是后世那种建国不过两百余年的投机国家可以比拟?
幸好,这个道理刘弗陵也是懂得……
……
这个过程中,霍光对刘弗陵的监视比以前更加严密。
刘弗陵则稳坐钓鱼台,有时去石渠阁看看书,有时去建章宫逛逛先帝刘彻建立的动物园。
不过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前往御马厩强势围观那里的养马小吏修马蹄,一看就是一整个下午。
修马蹄这种事,不愧是后世短视频平台上被称作“男人减速带”的瑰宝,强势围观的确能够有效缓解心中的压力,使人心旷神怡。
不错,刘弗陵心中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平静。
相反他心中的压力很大,并且随着“罢黜酒榷和盐铁官营”的顺利推进,这种压力还在与日俱增。
毕竟这回的对手可是在岁月史书中都排的上号的历史名臣霍光!
虽然他已经无法从自己的“六分投计划”中找出任何漏洞,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因为他目前的认知尚且不足呢?
霍光绝对不是吃素的,他现在越是安静,给刘弗陵的感觉就越危险,总觉得这个老贼正在酝酿着什么,随时准备给他来一波更大的……
果然。
在“罢黜酒榷和盐铁官营”接近尾声,刘弗陵准备进入第二步的时候,这波大的还是来了!
“陛下,臣要弹劾一人!”
无人提前通报的情况下,霍光已经来到正在御马厩中强势围观修马蹄的刘弗陵身边,将一册沉重的简牍递了过来,
“臣今日已在早朝上提起弹劾,满朝文武共有一百四十六人支持臣的弹劾议案,都在这道奏疏上签了名,请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