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走来,刘启从李轩口中得知孙相是一个非常正直之人。
只是近来常山郡国内黑山军贼患肆虐,百姓无家可归感到忧心,又苦无良策,只好安排军士将流民赶出城内。
否则流民众多,一旦出事将不得了。
“那为何不选择让富户赈济,亦或是招募进府内做下人?”赵云在旁听了,不由开口。
李轩听完赵云所讲,苦笑一声,又道:“孙相原本也想如此,可朝廷有法度在,即使是大富之家,人头税也是一大问题。”
“若是隐匿人口被揭发,我们去是不去?”
“去了,尚不一定能敌过...”李轩讲到这里,不由自主望了一眼刘启,继续道:“不去,朝廷威仪荡然无存!”
“你让孙相怎么办...”
经过李轩这么一说,刘启心里明白许多。
现在常山郡国城外有黑山军肆虐,自保尚不足够,城内又有高门显贵横行,为官者无法抑制...
到头来,就是只好驱赶百姓,叫众百姓自生自灭。
“那为何不像往常那般,将流民招募为兵,用以对抗那些黑山军!”刘启又问道。
“组建义军...”李轩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这年头,百姓连地都没得种,拿什么去养活那么多兵将?”
“咳咳...”
几人即将步入大厅时,突然从厅内传来一阵咳嗽声,李轩立即止住了嘴。
他旋即向刘启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方才问题。
刘启点点头,抬眼朝着大厅内望去,望见一名年过三旬的中年人跪坐在主位上,正埋首看着案几上的公文。
“你们来了。”
待李轩带刘启等步入大厅,一齐躬身拱手道:“李轩/刘启,见过孙相。”
“好一个少年英豪!”孙瑾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刘启,笑说道:“刘州牧在信中说你才二十出头,老夫本不相信!”
“今日一见,老夫信了!”
看到孙瑾笑得开怀,刘启脸色一阵暖暖的,有些不好意思道:“孙相过誉了,启不过是带人去了一趟幽州。”
“少年英豪,谈不上,谈不上!”
“既如此,请先入座!”孙瑾伸出手,示意几人入座,后又道:“刘启,关于你的事情,信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可眼下常山并无合适的县能让你前去赴任。”
话音未落,刘启刚想着今天有一件事顺利一点,顷刻间又来了一个透心凉。
看到刘启沉默不言,孙瑾也猜到一二。
就在这时,李轩沉吟半晌,开口讲道:“孙相,有一个处县城正有空缺,可令刘县令前去。”
刘启听后好奇,转头看向李轩。
“还有何处空缺,为何本相不知?”孙瑾疑惑问道。
李轩故作高深,清了清嗓子,笑道:“孙相难道忘了,前些日子...行唐不是正好缺一个县令吗?”
“若刘县令不介意那边偏远的话,正可去那里赴任。”
“对...对...对!”
孙瑾伸手一拍额头,似乎是想明白了,急忙说道:“还是李从事记性好,现在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缺少县令。”
刘启双眼紧紧盯着两人,看着他们一唱一和。
等了半晌,见刘启不说话,李轩才替孙瑾,问了一嘴:“刘县令,你几时可去赴任?”
“我不去!”刘启直接拒绝道。
这一下,顿时令两人有点诧异,相互看了一眼,孙瑾怒斥道:“刘启,刘州牧念在你是同姓,又在阵前杀贼立功。”
“这才向朝廷举荐你为一方县令!”
“现在你主动拒绝,是何道理!”孙瑾忿忿地瞪了他一眼,冷声道:“你一介布衣出身,能做到县令,已是有了通天的福气。”
“倘若浪费了,岂不是可惜!”
恫吓自己?
刘启笑着看向孙瑾,倏地起身,抱拳道:“孙相,并非是刘启不愿意去,但容属下问一句,要您去杀贼,您去吗?”
孙瑾、李轩一听,推测刘启已经明白其中玄机。
原来行唐那处县城所在位置,比起真定县更靠近太行山脉,几乎是黑山军每隔几日都要“关顾”的一处县城。
黄巾军之前,那里民风还算淳朴。
可那之后,转而变得民风彪悍,城中大多百姓都不再种地,跟着黄巾军走了。
即使后来黄巾军被镇压,他们也依然愿意跟随黑山军继续对抗朝廷。
去了几任县令,都没有坚持过三个月,最短的人在路上就没了,最长的也就三个月,被于毒纵贼军杀死了。
当孙瑾得知刘启是因战场功勋被举荐,便与李轩一合计,有了这个想法。
可不凑巧的是,他没想到刘启会这么早到。
偏偏还让他撞见,幸好两人之前通过气,也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刘启,本相知道命你去那种地方,确实有些难为你!”孙瑾斟酌再三,有点委屈道:“可本相也没其他办法!”
“今日你也看到了,元氏城中流民都多到站不下了!”
“要是再让黑山军这么赶人,本相恐怕也要丢下印信,去幽州投奔刘州牧了。”
刘启脸色一凛,暗想今日他们二人说破天,自己也绝不松口。
李轩见到刘启丝毫没有心软的迹象,立刻起身,身子躬到底,就像是一个虾子般,既滑稽又可笑。
“刘县令,全当李某求您,应下这差事吧!”
李轩这一大礼,确实没有白叩。
赵云跪坐在旁,见到这一郡国国相鬓边几缕白发,又见李轩这等忠心,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
“刘大哥,要不你就应承了吧!”赵云侧着身子,在刘启耳畔低语道:“看样子,他们确实是遇到了些难处。”
拒绝孙瑾和李轩,刘启自然是理所当然,毕竟没人拿命去开玩笑。
可拒绝赵云,着实令他有些难以开口。
一双眼睛注视着赵云,刘启轻声道:“子龙,来时可就听那些百姓说了,那地方贼势最为猖獗...”
“若非朝廷派大军镇压,根本控制不了!”
其实在进入常山郡国时,刘启就已察觉到不对劲,在用一些干粮救济百姓,才得知黑山军卷土重来的消息。
而且,此次势头更胜从前。
行唐那座城,现在与贼巢无异。
不仅是于毒这等渠帅出现,就连贼帅张燕也已现身,这就说明黑山贼人数更多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听到赵云念出这么一句词,刘启摇了摇头,干瞪着眼盯着他,“子龙,我就说说而已,别当真...”
“寇可往,吾亦可往!”
“孙相,让启去也可以,能不能多派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