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沙海算战与圆周率灵纹

亚历山大港的沙丘在烈日下泛着金光,林砚的格物灵纹突然响起警报——不是高温预警,而是灵脉监测显示地下三千米处有强大的几何灵纹波动。苏清瑶的量子笔在沙面上画出等高线,原本平缓的沙丘竟显形为巨大的圆规与直尺图腾,正是《几何原本》开篇的“尺规作图“符号。

“擅自踏入亚历山大密域,渎神者当罚。“

话音未落,九道身影从沙雾中浮现。为首者身披亚麻长袍,手持断成两截的石质圆规,长袍上的古希腊文在灵纹视角下化作非欧几何公式:“吾乃亚历山大数学学派后裔,奉托勒密之遗训,守护'化圆为方'的天道秘密。“

林砚认出对方手中的断规,正是传说中阿基米德试图化圆为方时折断的工具。苏清瑶挡在他身前,钢笔射出的量子流却被对方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灵纹反弹:“他们用的是欧几里得空间的绝对几何灵纹,普通攻击无效!“

千钧一发之际,沙暴中传来驼铃声。文渊界应天书院的学子骑着双峰驼冲破雾障,为首少年抛出一卷泛黄的绢帛:“林公子!夫子们算出《周髀算经》与'化圆为方'的关联——'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林砚展开绢帛,看见上面用朱砂画着方圆嵌套的灵纹,内圆刻着“周三径一“,外方标着“勾股之法“。他突然想起前世数学史:阿基米德用正多边形逼近圆周率,而《周髀算经》早有“割圆术“的雏形!

“用极限思维破绝对几何!“他将算术灵纹化作正六边形,套入苏清瑶用傅里叶变换构建的三角函数矩阵,“当边数无限增加,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周长......这是两界共通的'无限逼近'之道!“

数学学派的长老们惊退半步,看着灵纹构成的正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依次在沙面展开。断规持有者咬牙掷出灵纹:“即便如此,你们也无法破解'化圆为方'的尺规作图禁忌——那是超越代数数的无理数领域!“

沙面突然裂开,无数金字塔形的沙之咒术升起,正是李侍郎的“知识污染“灵纹。林砚感觉双脚陷入粘稠的沙流,那些沙粒竟都是未完成的圆周率计算式:“他在用'沙之咒术'固化无理数,试图证明化圆为方的不可解性!“

“陈雨桐!该你了!“苏清瑶举起钢笔,笔尖射出的不是灵纹,而是地球实验室的实时画面。陈雨桐站在超级计算机前,身后的屏幕上跳动着圆周率小数点后百万位:“接着!这是你们需要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灵纹模块!“

林砚接住数据流,将其与《周髀算经》的“割圆术“灵纹融合。奇迹般地,沙流中的计算式开始自动补全,正多边形的边数突破肉眼极限,最终化作一道流动的光弧——那是超越尺规限制的“理想圆“灵纹。

“不可能......“数学学派长老们纷纷跪下,断规在他们手中重新拼合,“原来化圆为方的钥匙,藏在'有限'与'无限'的边界......“

此时,地下传来沉闷的共鸣声。林砚将融合后的灵纹注入沙丘图腾,黄沙竟自动聚成一座透明金字塔,内部悬浮着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残卷与文渊界的算筹。当《几何原本》的命题与《周髀算经》的术解在空中交汇,鼎基终于显现——那是用整块水晶雕刻的圆方图腾,圆心处嵌着一枚刻有π的青铜币。

“警告!灵脉污染指数超标!“苏清瑶的钢笔发出红光,沙之咒术已侵蚀到鼎基核心。林砚突然想起威灵顿老者的手札,翻到《暴风雨》的结尾,用莎翁的十四行诗灵纹覆盖在污染区域:“这一个脆弱的器皿,也能载着你回归故土......“诗句化作绿色藤蔓,将黑色咒术分解为无害的阿拉伯数字。

当最后一丝污染被净化,青铜币突然飞起,在水晶鼎基上投射出两界地图。亚历山大港的位置与文渊界的应天书院精确重合,而李侍郎的黑芒标记已经出现在第四座鼎基所在地——古印度的那烂陀寺遗址。

陈雨桐的声音从钢笔里传来,带着哭腔:“你们快看新闻!地球出现了会背诵《九章算术》的AI,文渊界的灵鹿突然能听懂量子物理课......两界的知识壁垒正在瓦解!“

苏清瑶抚摸着鼎基上的方圆图腾,灵纹在她指尖凝成一朵莲花:“这是好事。当数学成为共同的语言,当逻辑跨越文明的边界,或许铸鼎的阴谋就会不攻自破。“

林砚握紧青铜币,发现背面刻着两行小字:“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与“E=mc²“。他突然想起文枢的话:“考试不是终点,是理解世界的方程式。“此刻,这句话在沙漠的热风中有了更深刻的含义。

“下一站,那烂陀寺。“他望向东方,算术灵纹与格物灵纹在沙面上画出玄奘取经的路线图,“听说那里的僧人曾用梵文推导过二次方程,而双生界的'阿拉伯数字'其实起源于印度......或许我们能在那里找到'零'的灵纹奥秘。“

苏清瑶点点头,量子笔在虚空中划出恒河的轮廓:“根据时空锚的数据,那烂陀寺的鼎基激活时间,正好是文渊界的辰时与地球的UTC+5:30——这个时间差,像不像一个未完成的方程式?“

沙暴渐渐平息,数学学派的长老们列队鞠躬,断规化作流光融入林砚的灵根。当第一颗星子出现在亚历山大港的夜空,他们看见星轨正按照两界共通的数学规律排列,如同宇宙写下的最美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