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寨初建与规划

经过一番仔细统计,留下的人中,男人共计 42人,女人有 21人。身处这风云变幻的王朝末年,林毅虽记不清安庆这边具体何时会被流贼攻克,但他心里清楚,唯有提前做好周全应对,才能在这乱世更好地活下去。

林毅把众人都召集到王霸天往常议事的大堂。这是一间面积大概 100多平的木屋,从外观上看,木屋略显陈旧,却透着一股粗犷的气息。走进屋内,两侧墙壁上插满了各式各样的旗帜,那些旗帜在岁月的侵蚀下,颜色已然斑驳,但上面模糊的图案和标记,仍能让人隐隐感受到昔日山贼们的张狂。房间的正中心,摆放着一张虎皮座椅,虎皮的纹路依旧清晰可见,透着一股野性与威严,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坐在上面之人的霸气。座椅两侧矗立着高大的油脂灯,灯身满是烟熏的痕迹,点点油渍顺着灯身滑落,凝固在地面上,宛如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灯光摇曳间,将整个房间映照得忽明忽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阴森的感觉。

尽管林毅已然成为众人的领头人,但深受前世思想影响的他,并不想让自己带领的这个小团体重蹈古人的旧辙。他计划打造一张木桌和几把木椅,以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议事,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林毅站在虎皮椅边上,清了清嗓子,向众人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诸位决定留下,那在这乱世之中,我们就得好好谋划如何安身立命。”

听到林毅的这番讲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这时,王朝突然上前一步,拱手站了出来,说道:“我等都是些不通文墨的老农,往后就有劳林公子带领大家了。”在古代,人们对读书人向来敬畏且羡慕,而在这个小小的团体里,稍微能懂些文墨的,恐怕也就只有林三还有许月娥了。林毅见状,也学着古人的样子,向大家拱拱手,说道:“既然大家都力推我做以后的领头人,那我林毅也定当仁不让,必定竭尽全力,让诸位兄弟姐妹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首先我要明确一点,我们绝不能再像之前的贼人那样打家劫舍,沦为人人唾弃的对象,但也绝不能任人随意欺辱。”听到此处,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眼神中透露出对林毅这番话的认同。由于团体规模不大,林毅当机立断开始进行人员任命。他任命赵铁柱为二当家,负责管理附件山谷的农田耕种、养殖事宜以及各类器材的制作。赵铁柱为人憨厚老实,做事踏实,林毅相信他能把这些关乎众人温饱与生活保障的事务处理妥当。

接着,林毅任命王朝为三当家,负责山寨的武力建设和防卫工作,并将这一防卫力量命名为保安队。王朝武艺高强,又有家学渊源,由他来统领保安队,林毅十分放心。林毅希望通过王朝的努力,打造一支训练有素、能守护山寨安宁的队伍。

林三被任命为四当家,负责山寨的贸易往来以及各项命令的传达,相当于林毅的贴身秘书。林三从小与林毅一起长大,对林毅忠心耿耿,且头脑灵活,让他负责这些事务,林毅可以省心不少。林三需要游走于山寨与外界之间,寻找合适的贸易机会,为山寨换取所需的物资,同时确保林毅的各项指令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每一位成员。

许月娥则被任命为五当家,负责管理所有女子的事务以及山寨的后勤保障工作。许月娥出身富商家庭,见识不凡,心思细腻,由她来统筹后勤,林毅相信山寨的日常生活和物资调配会井井有条。她要组织女子们进行各项后勤工作,如做饭、洗衣、缝补衣物、管理仓库等,保障山寨的正常运转。

会议结束后,林毅特意将王朝和林三留了下来。林毅看着王朝,好奇地问道:“王兄,你这身武艺是从何处学来的呢?”

王朝微微一笑,说道:“家祖有幸师从于戚大帅的部下。”经过详细交谈,林毅才得知,王朝祖上并非安庆本地人,而是来自江南。不过自先祖王阳开始,王家便在安庆府一带定居了几十年,历经代代传承,早已成为当地典型的土著家族。王朝记得,曾听家母说起,先祖王阳当年乃是天下闻名的戚家军一员,跟随戚大帅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虽只是一名普通军士,但在军中习得一身好武艺。只可惜如今的军队,已没有当年戚大帅带领时的那般威势。后来王阳在安庆府的保安村归隐,购置田产,传下了一片家业。可惜到了王朝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家里的田产尽数被当地豪强掠夺。后来,只身一人的王朝在山中打猎时,不幸被王天霸抓到了此处。

“王兄,虽然王天霸已除,但目前大明局势风雨飘摇,到处都是贼寇肆虐。咱们这地方山清水秀,为避免日后遭到贼人的侵扰,我们必须加强天狼山的守卫。”林毅微微皱了皱眉,抚了抚头说道。

“我的意思是,按照目前山寨的存粮情况,我们的保安队最好招募 50人左右。王兄,你可以从现有的人员中随意挑选。”听到此处,王朝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跃跃欲试。由于家祖曾从军,王朝对军旅生活一直充满向往,如今有机会组建并统领一支队伍,他自然十分期待。

王朝赶忙拱手说道:“大当家说得极是,我这就去安排招募保安队的事宜。如今安庆周边流民遍地都是,还有许多村落百姓生活困苦,只要咱们能提供一口吃食,招人应该不是难事。”

林毅点了点头,随后又陷入了沉思,心里盘算着往后山寨的防备武器。他思来想去,优先想到了制造火炮。火炮在战场上威力巨大,如果山寨能拥有几门火炮,防御能力将大大提升。

“少爷,你不打算考取功名了吗?”林三一直对林毅选择留下来的决定感到十分迷茫。虽然少爷醒来后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林三从小就和林毅一起长大,对少爷的话向来盲目遵从,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反驳。直到此时,他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林三,你不懂,乱世将至啊。”林毅轻轻拍了拍林三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与坚定。在林毅看来,如今的大明王朝摇摇欲坠,考取功名之路充满变数,且在这乱世之中,拥有一处能安身立命的根据地,带领众人抵御贼寇,才是当下更为重要的事情。

“林三,你去将赵大哥叫来。”

“好的,少爷。”林三其实不想呆在山寨,他想回扬州,想回江南。扬州,那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记忆中的江南,有着如画的风景,青山绿水间点缀着白墙黑瓦的屋舍,小桥流水潺潺,乌篷船摇曳在河道之上。街头巷尾弥漫着软糯的吴侬软语,集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精巧物件。每逢佳节,热闹非凡,花灯如昼,人们脸上洋溢着富足与安乐。而如今身处这山贼盘踞过的山寨,四周皆是荒山野岭,与江南的繁华温柔形成鲜明对比。再者,江南还有他的一些旧识和回忆,那些儿时的伙伴,邻里间的温暖,都让他无比怀念。但既然少爷决定了,他也无法反驳,只能默默听从吩咐。

不多久,赵铁柱就和林三进到林毅的住所。

林毅直接开门见山的问到:“赵大哥,你对打铁在行,会铸火炮吗?”

“啊!火炮,这大当家你太为难小人了。”“修理修理兵器还行,这铸造火炮我完全不懂啊。”赵铁柱搓了搓衣角,尴尬的说道。

“我知道了,赵大哥,那我们先把打铁的炉子搭起来吧。”

林毅大体知道,铸炮有泥胚铸炮,失蜡法铸炮,铁模铸炮。主要都是以青铜或铸铁为材料。青铜火炮质地较软,相对容易铸造,但成本较高。铸铁火炮成本较低,但质地脆,容易在发射时炸裂。林毅计划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采用泥范铸造法比较靠谱,先制作火炮的泥模,再用泥料制成外范,将熔化的金属液倒入其中。这种方法制作的火炮精度较低。

这个时期的明王朝在大量进口红夷火炮尝到了甜头后,就开始大规模仿制红夷大炮了,一开始他们仿制的时候还是仿造的铜炮,但是因为铜太贵。

因此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明王朝的工匠们已经开始土洋结合,用自有的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铁炮了。林毅把泥范铸造法给赵铁柱讲了个通透后,只见林毅继续道:“那么赵大哥,我们能不能造一种炮管连带炮架在内,总重大概五百斤左右,打两斤炮子,大概能打一百丈有效射程的火炮?”

赵铁柱不理解有效射程的意思,但经过林毅的讲解,他也大体明白了如何去尝试了,不愧是专业人士,一听就懂了。所以立马保证道:“放心,大当家,这事交给我。”林毅微笑的点了点头。

赵铁柱走后,林三疑惑的问道:“少爷,你啥时候懂了这些?”记得少爷好像除了读一些诸子百家,对墨家等机械制作从未涉猎过。

“你少爷我在梦中遇见仙人了,这些都是仙人教我的,你信不信?”林三恍然大悟,不愧是他敬重的少爷,连仙人都倾魅教导。

“林三,你收拾收拾,明天一早和少爷我一起下山,去安庆府边上桐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