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缺粮少油,艰难生活

赵雅兰看了一眼来人,露出一个假笑道:“谢了,不过不用,我自己抓的有呢。”

“我自己抓的吃不完,你拿些去,不要你钱。”中年男人把自己的鱼篓往过递。

“真不用了张叔,而且现在我姐夫来了,我家不会缺鱼了。”赵雅兰拉着王海洲的衣角继续回绝道。

王海洲也点头道:“是的,张叔你好意心领了,我们自己抓得到鱼。”

这个叫张志贵的中年男人看了一眼王海洲摇了摇头调侃道:“下笼子抓鱼可是技术活,整个桃源村这么多人下笼子,抓不到的可大有人在,而我每天都有收获。”

王海洲笑了笑,没再说话,带着小姨子离开。

“嘿嘿,你还别不信,等你下几次就知道了。”张志贵在后面喊道,随后又和另外一个人聊起了年轻人不信蛇是冷的等等的话。

走远了赵雅兰才对着姐夫说道:“这人烦死了,别看他说免费给,你要真接了他的鱼他就会三天两头往你家里跑,想占人便宜。”

“放心,以后就不会了,有我在这些不三不四的人再上门我可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王海洲拍了拍她肩膀安慰道。

这也是为什么农村重男轻女现象的原因之一,没个男人在家别人总是会觊觎你。

尤其是寡妇更是这样,明明是别人上门骚扰,但村里人还会说你不检点浪荡,简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也是张红梅和赵雅兰非常希望王海洲过来的原因。

当然,王海洲并不重男轻女,还很喜欢女儿。

“我肯定相信你的姐夫。”赵雅兰点头道。

他们往上走了一些,王海洲找了一个河边的弯子然后下水将地笼布置好。

没有水裤,他是直接脱了鞋子和上衣下水的。

“姐夫你小心啊。”赵雅兰呼喊了一句。

大白天更能看清楚王海洲脱了上衣后结实的身体,又想起昨晚听到姐姐发出的奇怪声音,不由脸有些烫。

“好了,回去吃饭吧。”布置好了笼子王海洲上岸说道。

“好。”赵雅兰将衣服递给姐夫,拿着鱼获和他往回走。

王海洲和小姨子回到家,正好看到媳妇和岳母从蚕房出来,因为岳母养了蚕,他媳妇就不用养了。

“你们收获咋样?”赵雅妮好奇问道。

赵雅兰提着鱼篓给姐姐看:“有两斤多鱼,都是鲶鱼和黄刺骨,给鹿鸣爱佳吃刚刚好。”

“那还可以,先倒桶里养着,中午煮了咱们都吃。”赵雅妮看了看点头道。

接着她和王洲进了屋给他找了干的裤子,又把孩子叫了起来吃饭。

早上的饭是玉米面搅团,臊子是酸菜,还有昨晚剩下来的一些菜。

搅团是一种看起来和浆糊差不多的食物,锅里水烧开,一边下玉米面一边绕着一个方向搅动,最后会形成浆糊或者凉粉一样的黏糊糊。

农村吃搅团都是直接舀起来加入酸菜哨子吃。

这个年代农村是真的缺衣少食,尤其是每年的三四月,这时候去年的存粮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今年种的粮食又没有成熟。

条件特别差的都需要去挖野菜,弄麻根回来吃了。

王海洲已经有点吃不惯了,油水太少了,粗粮口感和味道也都差的很。

他迫不及待的要去山上打一些野味回来了,弄些钱改善生活。

吃了一碗搅团王海洲就放下碗筷了,不习惯只是小事情,主要是锅里已经不多了。

岳母张红梅拿起王海洲的碗强行又给他舀了一碗塞到手里:“海州,你多吃点,男人干体力活要吃饱。”

“谢谢妈,你们也多吃点。”王海洲也不好推辞。

他端过来给儿子碗里分了一点,不让他继续吃媳妇赵雅妮碗里的了。

“爸爸,窝……我还想吃鸡肉!”王鹿鸣拿着勺子眼巴巴的看着王海洲,昨天的鸡肉让他现在脑子里都还在回味。

“窝……窝也次肉肉~”赵雅妮怀里的女儿也拒绝着搅团,小嘴里嚷嚷着。

“乖,中午给你们弄鱼吃啊。”赵雅妮哄了哄女儿又喂了一口搅团。

“乖乖吃饭,下午爸爸去给你打野鸡。”王海洲也哄着孩子。

“好!”鹿鸣听到这话又低头大口吃起来,虽然不好吃但他很饿,没一会儿就吃完了,并表示还没吃饱。

但是锅里已经没了,王海洲知道不是媳妇不想多做一点,而是家里已经没有多少玉米面了。

他岳母和小姨子两个人没有劳力地翻的不好,农村也没化肥,庄稼收成自然也不行,交了公粮后还有提留款后肯定是不够吃的。

再加上王海洲四个人回来,没吃的了很正常。

张红梅先吃完,她放下碗回了自己睡房,没一会儿就拿着一个用布和塑料袋包裹了好几层的小袋子。

一层一层打开后,露出了里面的有些卷了的粮票和钱。

打开后她将东西递给了王海洲道:“海州,这里面是十五斤粗粮票,还有我攒下来的五块八毛三分钱,你都拿着,明天去乡里买点吃的回来。”

“你推辞妈可就生气了,既然妈说了你当家做主,这些也都应该交给你。”张红梅又补充道。

她没有因为女婿只有二十岁就对他有什么不信任,把钱都交给了他。在她看来初中中考都能考第三的女婿肯定脑子比她好使多了。

赵雅兰也拿出了一个用手绢包着的钱,笑嘻嘻的递给王海洲:“姐夫,我这里也有三块二毛两分钱,你也拿着吧,到时候看着买些粮食,应该够咱们一家吃到小麦和油菜收获了。”

王海洲看着她们递过来的钱和粮票只觉得沉甸甸的,这些钱最大的面额是两毛,一分两分五分的面额是最多的。

可见都是两人平时一点一点攒起来的,虽说大山里珍贵东西不少,但两个女人也就只能在门跟前采一些常见的便宜草药,大都是一斤几厘钱的那种。

而现在她们把这些钱全都拿出来给了自己保管,这份信任让王海洲眼睛都有些酸涩。

他的亲生父母不但避着他悄悄存钱,还经常问他要钱,家里的日用品也都要他给买。

“好,等后天我就去乡里买粮食。”王海洲有些哽咽的点点头,然后把钱给了媳妇儿赵雅妮。

他不拿钱,全都给媳妇赵雅妮保管,如果连她都不能无条件相信,那他也没可以信任的人了。

他老婆聪明伶俐,初中毕业时也是年级前十的成绩。

给她保管钱的这些年从没出错过,要买什么也都会和他说清楚,她每月还会记账算收支情况,相当于是两人共同保管。

而且现在也不是后世那种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想都是很朴素的。

王海洲没有对岳母和小姨子说什么煽情的话,但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让这一家人都过上好生活。

吃完饭,他们就下地干活了,他岳母这里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地都在家门口,不用走多远的路。

屋外面空着的地就一亩多,地里黄豆小豆和红豆都已经撒下去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用锄头把地翻一遍,把种子盖起来,把土疙瘩打碎把草都除掉。

埋着头勾着腰一干就就是一个上午,直到太阳来到头顶人晒得着不住了才回家。

虽然四个大人,速度快了一些,但一早上也才弄了半亩。

挖地是一项体力活,王海洲干了一个小时肚子就开始叫了,玉米面营养太少根本扛不住饿。

饥饿的感觉挠心挠肺,但他也只能硬抗。

中午赵雅妮将屋里最后一点荞麦面面条给下了,早上抓的两斤鱼也给做了。

不过大人就喝了点鱼汤,肉都给两个孩子补身体了。

王海洲一度想把那条乌梢蛇吃了,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主要是也没多少肉,还是卖成钱比较划算。

吃完饭还是大中午,王海洲却忍不住了,拿起弓箭对着媳妇道:“你们在屋休息,我出去看看能不能在黑石沟那边麦子地打些东西吃。”

黑石沟就是他家旁边的这条山溪的名字,因为山溪里都是黑色的玄武岩。

“那咱们一起吧,我带着孩子过去打猪草。”赵雅妮也道。

“我也去帮忙,姐你背着爱佳,我给背鹿鸣。”赵雅兰说道。

“那我也去吧,正好把牛赶过去,再去挖一点麻根回来吃。”张红梅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