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给奶奶磕头
- 年代:从和老婆回娘家开始
- 乌提
- 2576字
- 2025-05-08 09:34:36
被老妈一顿训斥王开贵脸上有些抹不开,皱着眉头吼道:“你懂个啥,是他自己不要的,回来了就赶快回屋吃饭去。”
被儿子吼惯了的范德莲这一次却没有退让,而是大声的回应道:“你要是不想被人笑话就继续吼我。”
被这么一说王开贵顿时偃旗息鼓了,他虽然穷但是死要面子,丢面子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至于大儿子离开这件事,是大儿子自己要走的,和他的脸没啥关系。
把儿子压下去,范德莲将牛先赶到了圈里,然后走过来拉住了大孙子和孙媳妇两人的手:“海州雅妮,是不是他们逼你们走的。”
她看的很明白,这大孙子才是家里的未来,小孙子从小被她儿子儿媳惯养难堪大用,她不想让大孙子离开。
她这儿子儿媳却都不喜欢他们海州,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孙子海州长得虽然好看但是和两人不像。
还有一个就是大孙子海州总是管他们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改变,而小孙子王海涛就对他们阿谀讨好,再加上长得还像就深受喜爱。
“没有,是我自己决定走的,我和雅妮不回去的话就她妈和妹妹两个人生活太难了,至于别人笑话啥的都无所谓。”
王海洲拉着奶奶粗糙的手笑着摇头,奶奶身上有一股牛粪和汗发酵的味道,但他却觉得很亲切,这个老人是他在这个家不能割舍的人。
“是啊奶奶,我们是自己想好了才做的决定。”赵雅妮背着女儿双手握着奶奶的手说。
她心里也有些发酸,来到这个家除了丈夫就是奶奶对她好,不但经常安慰她给她帮忙,还时常给她冰糖吃哄她开心。
有时候她也想不明白怎么奶奶这么贤惠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和儿媳呢,最终她只能归咎于自己丈夫那个已经死去的爷爷身上。
范德莲又和两人说了几句,说的潸然泪下还是留不住去意已决的大孙子,最后她回头看向自己儿子儿媳道:“不管你们当爹妈的给不给啥东西,我要把我养的牛给我大孙子一头。”
家里三头牛,一头煽了专门耕地的公牛,还有一头母牛一头半大牛犊子,她准备把那头大概有三四百斤的那个公牛犊子给大孙子,这样他过去耕地也有一头牛。
听到这话刘翠脸上露出一丝舍不得的神情,她还想等着牛犊子卖了存钱给小儿子说媳妇呢,当即她就拿手肘戳了戳丈夫王开贵。
“你想给就给,我不管。”王开贵不耐烦的甩开自己媳妇的手转身回屋,他怕不同意老妈和自己吵弄得全村都知道这件事,到时候他的脸就丢完了。
范德莲直接进牛圈将那只半大的牛犊给牵出来递给了大孙子王海洲手里笑着道:“牵着,这是奶送给你的。”
说完她又让两人在这里等着,她快步走进屋没一会儿又出来了,伸手将一个塑料纸袋子包裹着的小东西递给赵雅妮:“雅妮,这里面是我卖草药攒下来的三块二毛钱,你拿着回去和海州置办家具啥的。”
“奶奶,这我不能要!”一听这话赵雅妮连忙想还回去,这么多钱绝对是奶奶攒了很久才能有的。
“听话,不然我不高兴了。”范德莲按住她的手摇头道,等看到赵雅妮把这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钱收下她才笑了起来。
王海洲和赵雅妮心里都暖呼呼的,这就是上辈子王海洲舍不得离开的原因之一,他怕走了奶奶没人照顾。
“奶,我真走了,走之前我给您老磕个头,等我富裕了就把你接过去享福。”
把牛栓好,王海洲就拉着媳妇儿一起来到奶奶面前给她磕了三个头,好笑的是儿子王鹿鸣也在旁边学着磕头。
“哎呀,快起来……”
范德莲再一次热泪盈眶,颤抖着将两人搀扶起来。
又说了两句话,王海洲才让媳妇儿带着儿子上了牛车,他牵着牛朝着桃源村出发。
范德莲一直站在坎上看着大孙子一家离开,等两人走远了王开贵和刘翠两人才出来,脸上有那么一丝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轻松。
范德莲看着两人失望的道:“你们两个绝对会后悔的,就王海涛那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性子能挑起这个家才有鬼了。”
“海涛最起码孝顺,怎么也比这有了媳妇儿忘了爹娘的人好。”刘翠不服气的哼了一声,并且越发讨厌起这老婆子了。
王开贵淡淡的看了自己老妈一眼,道:“我有啥后悔的,他有点本事就能得很,我看他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得跑回来求我要粮食嘞。”
在他们两人看来自己把儿子养大成人已经是天大的恩情,结果这大儿子才成年多久就开始对他们指手画脚,说他们这里错了那里不对的,胳膊肘还朝着媳妇儿拐,那等以后他们老了还了得?
范德莲失望的回了屋,她这儿子本来就不咋样,又娶了一个只有一点脸蛋没有脑子媳妇儿是没啥救了。
大孙子从来没亏待过他们,每次打猎赚钱了都会给他们买东西,家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大孙子掏的,而且说的也都是非常对的事情,是为了他们好,但却不被二人理解和喜欢。
反倒是都十八岁了还从游手好闲从家里拿钱的小孙子受他们喜欢的很,就因为小孙子和他们长得像,顺着他们的话就被两人当做孝顺。
……
上了土路牛犊就缓缓的朝着前面走去,也不用人牵着。王海洲也坐上了架子车,赵雅妮背上用背带背着女儿,手里拉着儿子坐在她身边。
往出走的路上自然避免不了被村里人询问,王海洲并没有将家庭矛盾公之于众让他父母丢人,只说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要离开。
被笑话他都不在意了,上辈子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才活的艰难,这辈子他不会再被这些束缚。
这会儿正是1981年的4月26号,清明刚刚过了多半个月,距离立夏还有两星期。
天空是蔚蓝色,几朵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漂浮在空中,山林间的树木都是养眼的翠绿之色,树叶在微风吹拂下发出沙沙的稀碎乐曲。
“还舍不得吗?”赵雅妮凑过来轻声询问。
王海洲笑着摇了摇头:“有一点,不过更多的是开心,等咱们富裕了把我奶接过来就好了。”
他看了看媳妇儿的眼睛,阳光下显得那么可爱那么好看,深呼一口气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了起来。
“咱们一起努力,等回去我拿奶奶给的钱去乡里买一些蚕种回来养。”赵雅妮点头说。
“好。”王海洲点点头也没阻止,不能打消媳妇想和她一起努力的心。
他当务之急是先开始打猎,先给老婆孩子改善改善伙食再说。
目前他手里就一把拓木为主材料制作的传统弓。这是他师父刘振国在他拜师的时候送的,已经用了两年了。
他当然也会用枪,而且用的不错,但都是借他师父的,自己还买不起。
这次去桃源村正好和他师父就离的近了,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他17岁的时候拜了桃源村的刘振国为师学习打猎。
一个是刘振国名声大,在整个沙坪乡猎人里都能排上名,打过黑熊杀过花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去桃源村能见到赵雅妮,也是学习打猎一年后他就把18岁的赵雅妮给娶回家了。
没多久他们就沿着碧水河出了鸡岭村,来到了张营村的地界。碧水河两岸有着一块块的农田,此时全都是绿油油的麦子和金灿灿的油菜。
“媳妇儿,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王海洲突然停下牛车和媳妇说了一句,就拿着弓箭蹑手蹑脚的朝着河边麦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