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王娜的博士学位论文《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王尔德童话研究》就要正式出版了,可喜可贺!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欣然作序,也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王娜是我的第二届博士毕业生,为了读博深造,遭遇了重重困难,付出了种种努力,但峰回路转,终如所愿。她为人真诚、善良,学习主动、刻苦,很多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在博士学位课程之外还旁听了我的本硕课程。与老师天然亲近,课前课后总要陪老师走一段路,及时交流学习中的想法和困惑。响应国家号召,也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家人的心愿,博二时她选择了生二胎,我尊重她的选择,也希望她能两者兼顾。她挺过来了,月子没坐好就开始写论文,这种坚毅令人感叹。2020年冬天是她最难熬的日子,身体严重透支,咳嗽不止,好在体质不错,很快恢复了健康,二胎女儿也非常健康、漂亮,像她。

王娜学习态度认真,学位课程成绩优秀。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一定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士在读期间在C刊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当王娜告诉我,她的博士论文准备选做王尔德童话时,我高兴极了!王尔德也是我喜爱的作家,在《乔伊斯诗学研究》出版后,我曾一度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选题“王尔德诗学研究”,书稿框架都出来了,还准备了不少材料,但因种种原因转向了圣经文学研究。

王尔德童话研究开始得早,始于19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一些专著和论文研究王尔德童话的总体特征、与爱尔兰民间文学和欧洲童话传统的关系、教育功能、成人化倾向和唯美主义倾向等,但对于王尔德童话所兼及的传统特征和现代性关注不够。王娜的选题《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王尔德童话研究》颇具针对性和挑战性:针对王尔德童话具备的传统童话基本要素、民间文学素材和创作技法,提出其对传统的继承性特征;针对成人化倾向、创作立场和创作手法的非纯粹性、不适宜于儿童阅读等特点,提出王尔德童话的现代性特征。其挑战性首先体现在对其过渡性特征的把握,它意味着与传统在方方面面无法割断的联系,也意味着当下观念和形态的革新,是指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文学和艺术的“复合型命题”,王娜需要阅读大量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理解这一命题,并需要阅读童话史和大量童话作品才能探讨王尔德童话主题、形象和艺术方面对传统童话的继承和超越,其所具备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技巧;此外体现在其选题涉及儿童与成人双重本位创作立场、童话多重功能并举、情爱内涵的复杂性、对传统美的挑战与颠覆、死亡与审美、反成长因子、乌托邦的建构与解构、叙事视角与叙事时空的现代转向、多层与跨层叙事、显性叙事与隐性叙事、对传统童话叙事模式的突破、复调与反讽等许多棘手问题。

王娜的著作从王尔德童话主题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向、童话形象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以及童话叙事艺术从传统向现代的革新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比较中阐明王尔德童话的过渡性特征,从而确立其历史地位,有很强的学术价值;从秉持洛克的主知主义儿童教育观、提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将文学和艺术作为儿童教育重要手段几个方面展开对王尔德儿童教育观的探讨,从童话界定、读者定位和功能定位几个方面展开对王尔德童话观的探讨,全面、深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揭示了王尔德在从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过渡中不可磨灭的贡献及在西方童话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通过研究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继承、突破和反叛,对于中国当代童话借鉴、传承、发展传统童话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该书自觉运用童话学、比较文学、叙事学、张力理论、社会—历史批评等理论和批评方法,结构完整,四章之间有很强的逻辑联系,观点鲜明,论述有层次,文本分析细致,语言畅达。

总体看来,王娜已具备优秀学者潜质,专著出版是其能力的展示,也奠定了她在王尔德童话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期待着她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更上一层楼,多出成果,更加强大、自信。

杨建

2023年12月31日 于武昌桂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