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现在!机会来了!
- 被夷三族?摊牌了,我乃皇太孙!
- 江雪秋蝉66
- 2264字
- 2025-05-02 22:30:02
威煌郡羌胡烧杀劫掠?
闻听此言,不仅武珩三人,虞秋池亦是大惊失色。
显然他们心中都很难平静。
魏东君却是面露狐疑的看向了武珩。
“抱歉,这位小哥。”
“听到家乡可能发生了战事,一时间没控制住情绪。”
武珩强行解释道。
暗暗跟武破虏和顾砚声对视一眼,三人眸中尽是惊骇之色。
为何魏东君能够知道威煌郡的事情?
可要知道!
威煌郡距离河关县可有着千里之遥!
别说这几日魏东君一直在首阳山深处了。
这么远的距离,就这几日……
就算是河关县令!
也不可能得知任何关于威煌郡的大事!
北凉王府之所以能知道威煌郡的羌胡有异动。
那是因为北凉王府有着笼罩整个北境的蛛网。
饶是如此,北凉王府也仅知道异动而已,并不能确定羌胡造反。
可魏东君呢?
他多少有些言之凿凿了!
那么……
他哪来的消息?
还是说……
他这十年,并不简单?!
听着武珩的解释,魏东君一脸恍然。
倒是自己草率,原来人家并不是因为羌胡起义而落魄。
再想想刚才这位刘良辰的放荡样……
似乎家道中落也就说的通了……
一切!
恰巧!
此一时。
武珩等人也是从惊骇中缓过来一丝。
强压住心头的震惊,武珩开口问道:
“这位小哥,你应该是河关人士吧?”
“河关距离威煌千里之遥,你又是从何得知威煌羌胡烧杀抢掠的?”
“属实是……”
“家人都在威煌,心中担心不已!”
魏东君点了点头,道:
“猜的!”
“威煌为羌胡和我夏人杂居,百年来非但没有融合消弭仇恨,反而互相杀戮无数。”
“结下血海世仇!”
“再加上这些年,我朝圣主对外征伐不断,羌胡青壮不断被征发上前线。”
“致使羌胡人口锐减!”
“此等情况之下,羌胡不仅是忍辱负重,还在坐以待毙,他们能甘心?”
“想必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便会揭竿而起!”
“这不,现在机会不是来了吗?”
确实!
机会来了!
太子造反!
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机会?
武珩和顾砚声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一抹奇异的光芒一闪而逝。
他们一直担心的是什么?
还不是怕魏东君毫无任何政治敏锐度?
现在看来……
“小哥,不知这个所谓的机会是什么?”
哪怕心中有了答案,武珩还是‘好奇’询问道。
“自然是先太子薨。”
为了自圆其说,不露马脚,魏东君也算是拼了。
几个外乡人他倒是无所谓!
关键身侧有着一位屠魔司的赤衣啊!
真要是跟自己计较怀疑起来……
眼瞅着虞秋池同样一脸好奇和不解的看向自己,魏东君开口继续道:
“先太子薨,国朝定然动荡,这算是给了羌胡起势的契机。”
“深层次的原因还得是北境自身!”
“世人皆知,北凉军乃是先太子的亲军。”
“可现在先太子死了,想想朝堂上的那些大员,他们会怎么对北凉军,对北凉王?”
“而一旦北凉军或是北凉王被掣肘,羌胡能放过这么大好的机会?”
“所以我说,现在机会来了!”
“羌胡怕是已经开始在威煌劫掠了!”
威煌郡换了郡守。
新郡守耿飞乃是中山王一系的。
只要对朝政上点心的人,多打听打听,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这!
显然也从侧面体现,朝堂正在想办法制衡北凉这头猛兽!
“咕噜~~~”
不知是谁狠狠咽了口吐沫。
武珩三人面面相觑,都被震撼到头皮发麻。
要是说此番言论出自某个朝堂大臣之口,他们绝不会如此震惊。
因为这就是作为朝堂大臣该干的事情!
可偏偏!
魏东君十年间根本就没接触过任何的政事,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子而已!
重点是——
他还分析的有理有据!
甚至除了最后的,羌胡已经开始叛乱……
其他!
他之所言!
几乎和北凉蛛网得到的情报,八九不离十!
这特么……
天生的帝王家传承?!
震撼!
相比于得知魏东君的武道天赋,武珩等人更加的震撼!
都忍不住浑身微颤不止!
作为当今最有权势的那批人。
什么武道天赋,什么这个那个,其实武珩等人早已异常的看淡。
大夏六百年,皇室出现过绝对镇压当世的强者吗?
儒家有儒圣,道家有道祖,释家也有佛陀……
可皇室呢?
皇室有什么?
为何又是皇室凌驾于这些势力之上?
所以说!
相较于武道天赋,魏东君现在表现出的政治天赋,才值得武珩等人彻底激动难耐!
当然了,激动归激动。
眼下的话……
“小哥,就算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也不足以说明,眼下羌胡就会到处劫掠吧?”
是啊!
眼下确实是莫大的时机!
但这个时机……
或者准确的说!
因先太子魏景裕之死,而引发的莫大朝堂危机,根本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
羌胡为何现在劫掠?
为何不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
魏东君凭什么如此肯定这个时间节点?
肯定!
魏东君不能说自己有系统!
想了想,他缓缓开口道:
“因为市价!”
“愿闻其详。”市价?什么鬼……武珩作揖恭拜,再无半丝的玩世不恭。
因为到这,他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魏东君指了指武珩身上的衣物。
“可能因为你家道中落,所以才没发现,这段时日河关县的齐绣、蜀锦,价格疯涨!”
齐绣、蜀锦价格本就不便宜,运到河关县,价格那就更高了。
且半匹布就价值十两好银,根本不是普通人家消费的起的。
价格高!
在所有人看来,那都正常!
可真就正常吗?
“青阳镇虽然是边陲小镇,但因为靠着首阳山,采药人和猎户众多。”
“无论是采药还是狩猎,都是在卖命换钱,所以能活下来的,收入都不算太低。”
“且挣了钱不知明日还有没有能力花的他们,消费能力更是不弱于一般的州府大户。”
“故而!”
“上等的酒水,齐绣、越绣、蜀锦等,在青阳镇的消耗异常的大!”
“为此,无论是朝廷还是各大商行,都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运输通道。”
“也就是说!”
“一般情况下,这些高消费的东西,贵是贵,但价格在青阳镇反而是相对稳定的!”
“可是!”
“就在刚刚!”
“我陪身侧这位小姐去购买衣物时,随意问了几嘴。”
“却发现近期这些东西的价格都在疯涨,且原本稳定的供货也变得没货。”
“这是为何?”
“只能是运输路线出了问题!”
“可运输路线又控制在朝廷或是大宗大派手中,哪个蟊贼如此不长眼?”
“肯定不是蟊贼!”
“那么……”
“还能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