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尉真乃朕之肱骨

宋徽宗是钓鱼佬,自端王起,至进阶大位,多年来稳坐钓鱼台,自认为资深棋手,政治手段玩的贼六。

这位高高在上的道君皇帝陛下,妄想羽化登仙,在退位之际,意图用开疆扩土的功绩,让自己全身而退,成为宋国百年来的中兴之主。

眼下,时机成熟。

辽国崩溃,天祚失国!

幽燕之地如同梦魇一般,缠绕在宋国臣民头顶百年之久。

他宋徽宗要做的便是,拨开梦魇,吞下幽燕,完成自太祖起未完成之壮举。

“戍卫皇城也不知是好是坏......”张令徽低声呢喃。

“哈哈,自然是好事,待将军您和公主殿下......那可是皇亲国戚......”甄五臣明显已经醉的不省人事,听到张令徽含糊不清的话,顺势接了过去。

看着醉醺醺的众人,张令徽无语摇头。

其实他更愿意去地方任职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实力,寻得合适时机,再度返回燕京,如此一来,此前赢得的钱也可以充分利用,而不是现在便戍卫皇城之中。

此举虽然风险更大,但是危机亦可转化为机遇。

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实乃驻华之宝,奈何手中没有兵卒。

如此,倒不如先出去看一眼这个时代,究竟是何等光景,招得兵马,伺机而返。

而守卫皇城,看似威风凛凛,实则不过是困在此地,坐等灭亡。

眼下木已成舟,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皇城,嘉宁殿。

年逾六旬的耶律淳身着白绫袍,金文金冠,终于在群臣的拥戴下,被迫当上了大辽皇帝。

作为辽兴宗之孙、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自幼由祖母萧挞里(辽兴宗皇后)抚养,成年后“笃好文学”,与传统契丹人剽悍武夫形象不同,他更具儒士风度。

辽道宗曾一度想立其为太子,可见其在宗室中以贤德文雅著称。

奈何,耶律淳刚登基的好心情早就不知所云踪。

每时每刻听到的都是坏消息。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大辽要亡国了,金兵势大,根本无力抵抗。

如今,金兵围困西京大同府,一旦西京有失,则朔州和应州防线危矣,进而威胁到燕京,仅剩的居庸关将独木难支。

“嗟乎兮,徒之奈何......”耶律淳长吁短叹,一脸愁容。

原本身体就不好,被重臣拥立赶鸭子上架上位,面对如此困局,亡国的压力之下,更是加剧病情恶化。

大辽亡国之君这个锅,他耶律淳背不起!

“陛下,太尉李处温、直枢密院李处能联谊觐见。”这时,有宦官高声宣道。

耶律淳无力摆手:“宣。”

不多时李处温兄弟二人步入嘉宁殿。

“臣,李处温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臣,李处能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二位爱卿请起,如今急匆匆来见朕,是有何要事啊?”

二人对视一眼,李处温拱手道:“陛下可知光禄卿马植?”

耶律淳蹙眉,他此前不过是逍遥王爷,虽然素有贤德名号,但哪里知道什么马直马弯,当下脸色铁青,耐着兴致道:“何事?”

李处温稍作犹豫,解释道:“陛下,马植,字良嗣,曾出任前朝天祚帝光禄卿,如今在宋国直龙图阁秘书丞任职。”

“十年前宋使童贯出使我大辽,马植叛国投敌,童贯将其带回宋朝,宋赐国姓赵,改名赵良嗣,其和犬子李奭是好友,昨日犬子慌忙汇报,赵良嗣与他修书一封......”

李处温、李处能二人添油加醋,凭空想象‘夸大事实’,将宋国上下要北伐的消息告知耶律淳。

后者脸色大变,急忙找来李奭问话。

李奭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耶律淳感到天旋地转,身子一歪,险些栽倒在地、

大辽危亡,一旦宋国北伐,以如今燕京兵微将寡,如何抵挡?

“陛下,为今之计,我大辽应早作谋划。”

“其一,联宋抗金,请陛下再次遣使宋国陈述利害,自澶渊之盟以来,我辽、宋结为兄弟之国,至今已有上百年之久,如今我大辽危亡,宋国理应守望相助。”

“其二,以防宋国有诈,行那背信弃义,兴师北伐之举,我大辽应紧守边疆,陛下应派一员虎将镇守涿、易二州,以防不测。”

“其三,微臣斗胆,推举忠武将军张令徽,其弘政殿提出联宋抗金之策,对我大辽更是忠心耿耿,至此国难当头,理应为陛下戍卫涿、易二州。”

联宋抗金!

出使宋国!

镇守边疆!

“好好好,太尉真乃朕之肱骨!”耶律淳抚掌大笑。

随后他转念一想,接着道:“奈何朕已任命张卿家领侍卫亲军,兼掌汉军精锐戍卫燕京皇城,此时前往涿、易二州,然,皇城谁来戍卫?”

李处能上前一步,建言道:“陛下,臣推举知枢密院事萧旦,驸马都尉一心为国可戍卫皇城。”

李处温接着道:“所谓举贤不避亲,臣举荐犬子领侍卫亲军,护陛下安危。”

李奭见状,立刻跪倒在地:“陛下万岁,臣愿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君恩。”

耶律淳虽然想到,此举或许会让耶律暮云伤心,但是为了大辽,这是值得的。

当下稍作犹豫,大手一挥,沉声道:“准了!”

三人对视一眼,欢天喜地高呼:

“陛下万岁!”

“然,此次谁可出使宋国?”

“出使友邦,兹事体大,当召百官商议。”

去岁,天祚帝退守燕京时,便派遣使者出使宋国,只是杳无音讯罢了。

话音未落,一名身穿玉色长裙二十岁许,身姿曼妙有致的女子进入大殿。

来人正是耶律暮云。

“陛下不可!”

“张令徽对陛下,对我大辽忠心耿耿,涿、易二州与宋国对峙,边疆险地陛下应遣大将镇守才是。”耶律暮云厉声娇叱。

“太平公主怎知军国大事?”

“忠武将军忠心为国,对陛下,对我大辽忠心耿耿,至此危亡之际,更应该遣陛下心腹前往。”

李处温当仁不让,反唇相讥道。

“那不如太尉前去戍卫涿、易二州,此等险地,最是需要太尉这样老成谋国重臣方可。”

“公主殿下言重了,老臣年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