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管理:思维与要径(第5版)
- 黄旭主编
- 2185字
- 2025-04-09 18:19:37
前言
面对第5版的修订,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应该如何更好地呈现新版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集体学习,我们认识到在这个关键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持续更新教学素材,新版内容要充分体现“四个自信”,更好地服务学生、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助推我国企业直面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助力推进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进程。这便是我们这次修订的目标和动力。
《战略管理:思维与要径》自2007年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以来,受到广大高校师生与社会读者的支持和厚爱,成为全国百余所高校“战略管理”或“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首选教材。第5版秉承以往版本全面、厚重、扎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保留了理念思维、体系架构及工具方法等经典内容,尤其强调战略性思维洞察与技能开发、战略管理实践,尽可能将基本理论、思维塑造、技能开发、实战训练等内容融会贯通,呈现给读者。本书详细介绍了EFE矩阵、IFE矩阵、CPM矩阵等定量战略分析工具及方法,SWOT矩阵、BCG矩阵、IE矩阵、GS矩阵、SPACE矩阵等战略匹配工具及方法,以及QSPM战略评估与选择的工具和方法。此外,本书进一步凸显了战略形成中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逻辑主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战略管理的要旨。本书不仅适用于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还对MBA、EMBA、MPA等专业的研究生教学有较好的适用性,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第5版在第4版的基础上,除了对各章节内容在相关理论、方法、数据及案例等方面进行更新与完善之外,还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新增、调整与充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新增了课程思政元素: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三进”要求,教材融入了战略管理课程的思政元素,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 添加了数字化战略专章:紧跟数字时代步伐,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为使战略决策者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本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第10章诠释了数字化时代的战略管理精要,探讨信息技术如何赋能企业数字能力,以及数字化战略转型路径。
● 充实了本土企业案例:本书基于当今中国式情境,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了在新时代中国本土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中的逻辑范式与发展路径,传承与创新,探索与深化战略形成中的决策逻辑,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书由黄旭教授担任主编,负责架构拟定、写作思路梳理、案例甄选、部分章节内容的修订、总纂与审订工作。徐乾副教授和徐姗教授担任本书的副主编。徐乾副教授承担了格式调整、本章小结与问题讨论以及部分章节内容的修订;徐姗教授负责第10章的撰写及其他部分章节的修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战略管理”课程组的老师们及两位硕博士生也参与了教材相关内容的修订及案例的更新。具体分工为:第1章,徐乾、黄旭、邓凯丹、徐姗;第2章,张薇、邢存宇、徐姗;第3章,潘旭明、黄旭、邓凯丹;第4章,张薇、高莉芳、徐姗、黄旭;第5章,邓凯丹、潘鑫、徐乾、黄旭;第6章,张薇、刘军军;第7章,邓凯丹、黄旭、徐乾;第8章,邓凯丹、徐姗;第9章,黄旭、张薇、徐乾;第10章,徐姗。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李巧华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叶思妤讲师、成都师范学院罗雪副教授也参与了案例甄选与部分章节内容的审订。茹裕程、余肖、张馨怡、林依君、杨钰钰硕博士生也分别参与了前期部分案例资料的搜集与章末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等辅助工作。
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学习、借鉴并引用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谨对其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使用本教材的一些院校主讲“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老师也给予我们有益的建议和反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们向对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的西南财经大学及工商管理学院的领导与老师们表示感谢,向机械工业出版社吴亚军编辑及其团队成员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表达诗人高远志向和对理想不懈追寻的诗句,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进取精神、探索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灵魂所在。如果我们的这次修订能够表达出这种精神,能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为读者提供新的内容和新的有价值的探索,那么这将给予所有参与修订的团队成员极大的鼓励。
在完成第5版修订之时,笔者想起一段挥之不去的名言。英国著名的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被问及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回答说:“因为它就在那儿!”(“Because it’s there!”)毋庸置疑,战略管理也是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甚至一生去认识、去补充、去发展的管理科学领域。在此,衷心祝愿各位授课老师及学者对“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与探索能够继续走下去,“因为它就在那儿”。
黄旭
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