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闻鸡起舞(加更)
- 晋: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装傻呢
- 黑啤男爵
- 2052字
- 2025-04-21 00:45:56
“王宫。北军中候。”
“孟观。殿中中郎。”
“李肇。殿中中郎。”
“张劭。中领军。”
“杨济……”
“……收到邀请函的,大多是在京的禁军头子。”
嵇绍既然得到了陛下的首肯,那么参与这件事便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嵇绍一封一封地查看董猛制作好的邀请函。
果然,邀请函上,并没有找到文鸯的名字。
如今文鸯被削去了将军官职,只保留了一个爵位,想来也的确不应该是董猛和贾皇后等人拉拢的对象。
陛下设立这次比武宴会的目的,原就不简单,是想要借此机会拉拢文鸯将军。
但是,董猛如今却邀请了这么多的禁军将领来参加,又是为何呢?
嵇绍心中暗道,“当下,全天下都知道,京师禁军已经在弘农杨氏的控制之下。”
“董猛如此做,难道是想替贾南风拉拢禁军?”
嵇绍瞳孔地震,“背着弘农杨氏拉拢禁军,只有一种可能……”
“难道……贾南风要造反?”
“不行,我得抓紧将这一发现,报告给陛下!”嵇绍急匆匆将这些邀请函封好,收入袖袍中。
接着,他佩带好银印青绶,换上官服,整理了一下衣冠。
随即就踏上进宫的道路,开始了他今天的工作。
如今,每日进宫陪伴陛下,传达朝堂上过来的公文,监督尚书省的执行情况,就是他这个给事黄门侍郎的法定职责。
不过,尚书省早就被杨骏牢牢控制住了,嵇绍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小文官,又谈何“监督”尚书省呢?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名义上的职责而已。
每日陪伴陛下,顺便传达一些朝堂内外的讯息,这才是嵇绍的本职工作。
嵇绍也乐得其中,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既能陪在陛下左右,又能为陛下尽一份自己的力。
“说回来,当今陛下,真是少有的明君。不仅没有什么架子,礼贤下士,还知识渊博、明察秋毫,识人似有火眼金睛一般,身上还有一种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数旬之前,我怎么也不能想象,这竟会是那个被传为‘愚钝不慧’的当今天子!”
嵇绍摇摇头,直到现在,他也还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他每天近距离接触的陛下。
西晋官员多居住在城东,嵇绍也不例外,需经过铜驼大街前往宫城。住得较远的,常常要乘车穿越这一条大街。
因为嵇绍的住所并不太远,因此他习惯步行上朝。
铜驼大街是宫城与市井的分界,两侧立铜驼、铜马,因此得名。
铜驼大街两旁有商铺和民居,白天人流量大,百姓也常在此聚集,交流八卦和谈资。
嵇绍刚踏上铜驼大街,几句响亮的逸闻就传进了嵇绍的耳朵里。
“那两位司州主簿,每日五更天,刚听到鸡叫,便起身舞剑,当真勤勉!听闻他们相约‘若四海鼎沸,当共济天下’,倒是有几分豪气。”一个中年男子坐在一群围观者中间,有声有色地描绘。
“听说他们常论‘胡人必乱中原’。可是当今朝廷却还在纵容匈奴内迁……唉,这世道,练剑何用?”有个年纪较大的老者,不解道。
“鸡鸣起舞?怕是作秀给上头瞧的,哪比得上咱百姓种田实在!”有个老农撇撇嘴,附和道。
“就是,读书人不去钻营官场,倒学武夫挥剑,莫不是读书读傻了?”
“如今太傅专权,后宫还有贾皇后虎视眈眈,两个小吏舞剑,岂能撼动大树?”有声音阴阳怪气,满是不屑。
“兄台,这话可不能乱说!担心掉脑袋!”和他紧挨着的围观者,立马往边上挪了挪,似是要和他划清界限。议论太傅和皇后,也不怕被诛九族。
“这两位司州主簿,姓甚名谁?”有围观百姓问,主人公叫什么名字,这才是八卦逸闻的主题。
“一个叫刘琨,一个叫祖逖。据说这刘琨,还是前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光禄大夫刘蕃之子。”中间的中年男子言之凿凿,看来是掌握一些一手消息。
“这可是名门望族啊!那我看,他们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倒是不无可能!”
“如今上有朝堂倾轧,下有匈奴隐患,这般青年才俊若能出头,或许真的能还天下一个太平!”有年轻人说。
……
看似只是一些市井之民的无聊八卦之举,嵇绍却将这些话听了进去。
“这两个年轻人,倒是真有干劲。”嵇绍素日里倒是也有所耳闻。
这刘琨出身大族中山刘氏,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乃是刘备同宗,素有文名。
这祖逖同样出身名门,出自范阳祖氏,祖上很多代都有郡守及以上的大官做,在当时是幽州一带的世家大族。祖逖少时豁达坦荡,轻财好侠,后折节读书,如今和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这两个年轻人就在司州任职,倒是方便,不如邀请他们也一起来参加比武宴会。相信陛下对他们也会感兴趣……”嵇绍在心中琢磨,如此想着,就把袖袍中的邀请函捏得更紧了。
这些邀请函中,指不定就会诞生许多陛下以后的得力干将。
司州是大晋的京畿行政区域,也就是京都。辖区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太行山,西抵潼关,南达伏牛山,东至荥阳,涵盖了今天河南省中西部及山西省西南部,包括了河南郡(洛阳所在)、河内郡(今焦作一带)、河东郡(今山西运城)、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平阳郡(今山西临汾)等12郡。
任职司州,实际上人就在洛阳上班。深夜“闻鸡起舞”,看来邀请他们来参加比武宴会,是再合适不过了。
……
宫门的守卫掏出门籍,是一本宫廷名册,上面记载着官员姓名、官职、爵位。
守卫与嵇绍一一核对上面的信息,又仔细端详了嵇绍的官服,最终判断,这确实是一位秩六百石的大晋五品官员。
守卫恭敬地向他行礼,“嵇侍郎,请进!”
嵇绍点点头,大步迈进了宫门。他才刚任职,等时间一久,守卫自然就认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