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中伏

关羽虽未完全信任,但念及是刘备旧部,便未深究。

次日清晨,夏侯惇率五千精兵直抵城下,高声叫阵:“关羽!可敢出城一战?”

关羽立于城楼,冷然道:“匹夫之勇,不足为惧。“

夏侯惇见关羽不出,便令士兵在城下辱骂:“红脸贼!只会缩在城里,算什么英雄?“

“大耳贼刘备抛妻弃子逃命,你关云长也不过是个看家护院的懦夫!“

关羽闻言,丹凤眼怒睁,手中青龙偃月刀猛然一顿:“鼠辈找死!”

他当即点兵三千,开城出战。

两军对阵,关羽纵马直取夏侯惇。

刀光如电,二人交战十余回合,夏侯惇故作不敌,拨马便走:“关羽厉害,快撤!“

曹军见状,纷纷溃逃。关羽冷笑:“曹军不过如此!“

关羽挥军追击,一路追杀二十余里。忽然,关羽勒马:“下邳空虚,不可久追。”

正欲回军,忽听一声炮响!

“关羽休走!”左侧黄忠拍马杀出,右侧许褚提刀拦截。

刹那间,伏兵尽出,强弓硬弩齐发,箭如飞蝗!

关羽急令盾牌手结阵,但曹军攻势凶猛,箭雨之下,士卒死伤惨重。

“冲出去!”关羽大喝,青龙刀横扫,直取黄忠。

黄忠挥刀相迎,二人战作一团。许褚趁机从侧翼杀来,关羽以一敌二,刀法不乱,但曹军越来越多,渐渐合围。

关羽奋力杀退黄忠、许褚,率残部突围,欲退回下邳。

不料夏侯惇早已截断归路:“云长将军,此路不通!”

关羽大怒,挥刀再战。从午时杀至黄昏,血染征袍,身边亲兵已不足百人。

“将军,前方有座土山!”:一名亲卫浑身是血,指向不远处。

关羽环顾四周,曹军层层包围,只得下令:“上山据守!”

土山之上,关羽清点残兵,仅剩八十余骑。

山下,曹军点燃火把,将整座山团团围住。

“云长将军!”夏侯惇在山下高喊道:“曹公子惜才,何不早降?”

关羽横刀立马,傲然道:“关某誓死不降!”

夜风呼啸,火光映照着他赤红的面庞和染血的战袍,宛如一尊战神。

山下的曹军如潮水般将整座山头围得水泄不通,弓弩手列阵以待,箭锋寒光闪烁。

关羽立于山巅,丹凤眼微眯,远远望见下邳城内火光熊熊,黑烟翻滚而上,染红了半边夜空。

“不好!“

关羽猛然一惊握紧青龙偃月刀:“下邳出事了。”

“城中,还有甘、糜二位夫人呢!”

关羽凤目怒睁,提刀上马大声调:“兄弟们随我下山,杀回城去!”

说完关羽一马当先朝着山下冲去。

“放箭!”

山下曹军见关羽冲来,千弩齐发,箭如暴雨。关羽挥刀格挡,刀光如轮,箭矢纷纷折断落地。然而曹军箭阵连绵不绝,身后士兵接连倒下,战马也被射倒。

“将军,退吧!”:一名亲卫举盾护在关羽身前,肩头已中三箭。

关羽咬牙,只得退回山上。

一夜之间,关羽率军冲锋三次,皆被乱箭逼回。

东方渐白,关羽清点残兵,仅剩五十余骑。众人衣甲破碎,血染征袍,却仍紧握兵刃,誓死相随。

“整顿兵马,再冲一次!”:关羽抚过青龙刀锋,冷声道。

忽然,山下传来马蹄声。只见一人单骑上山,银甲白袍,正是张辽。

“文远欲来决死乎?”:关羽横刀立马,声如洪钟。

张辽大笑下马,解下佩剑掷于地上:“云长何出此言?故人相见,特来叙旧。”

关羽凝视良久,终于收刀入鞘。二人于山顶巨石并坐,朝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关羽沉声道:“文远难道是来和我谈论关某投降的吗?”

张辽摇头:“不是的,现在我是来救兄长的。”

关羽眉头微挑:“那么文远要帮我吗?”

张辽再次摇头道:“也不是。”

关羽冷笑道:“既然不帮我,你来这里干什么?”

张辽神色凝重:“刘备现在不知道是生还是死,张飞也是下落不明。昨天曹军已经攻下下邳,全军将士没有伤害一人,还会派人保护刘备的家眷,不许有人打扰他们。像这样厚待刘使君,我特地来告诉一下兄长。”

关羽闻言,丹凤眼怒睁:“你说这些话是专门说我的吧。我现在虽然处在绝境,但视死如归。你应该赶快离开,我就下山迎战曹军!”

张辽大笑,笑声中却带着苦涩:“你这样岂不是被天下人笑话吗?”

“我凭忠义而死,何笑之有?”:关羽抚过长须,刀锋在地上划出火星。

张辽淡淡道:“云长若执意赴死,实有三罪。”

“愿闻其详。”:关羽冷声道,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刀柄上的青龙纹饰。

张辽向前三步,声音陡然提高:“当年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玄德公败走,生死未卜。你若战死,他日玄德公东山再起,欲寻臂助而不得,岂非背弃誓言?”

山风骤起,吹动关羽的袍角。

张辽见关羽沉默,继续道:“玄德公将家眷托付于你。你若战死,二位夫人将沦落何处?这岂非辜负重托?”

关羽握刀的手突然收紧说道:“曹昂公子不是已下令保护刘府家眷吗。”

张辽打断道:“今二位夫人正在府中安好,不必担心。”

张辽道:“最后一罪最为重大。云长兄文武双全,今欲逞匹夫之勇,弃天下大义于不顾,此乃真负义也!”

土山之上,秋风卷起阵阵沙尘。关羽抚摸着青龙刀的纹路,刀面上映出他疲惫却依然坚毅的面容。

张辽的话语在耳边回响,三条罪状如同三把利剑,刺中了关羽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关羽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如闷雷道:“依你之见,关某当如何自处?”

关羽的目光扫过山下密密麻麻的曹军,又望向远处仍在冒烟的下邳城。

张辽向前一步,甲胄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如今四面楚歌,兄长若不暂降,必是玉石俱焚。不如先归顺曹公,一可保全二位夫人,二可不负桃园之誓,三可留待有用之身。”

张辽指着山下正在救治伤兵的曹军医官:“若兄长战死,他日玄德公归来,见妻儿流离失所,岂不痛心?”

关羽沉默后突然仰天长笑,笑声震落山岩上的碎石:“好个张文远!你说三利,关某也有三约!”

关羽猛地将青龙刀插入岩石,刀身嗡嗡作响:“其一,关某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其二,两位嫂嫂需按皇叔俸禄供养,闲杂人等不得惊扰;其三...”

关羽的声音突然低沉:“但知兄长下落,虽千万里,吾必往之!缺一不可,否则宁受三罪而死!”

山风骤起,吹动关羽的战袍。

关羽拔出佩剑,在巨石上刻下深深的痕迹:“此三约,天地共鉴!”剑锋与岩石摩擦迸出火花,照亮了他坚毅的面容。

张辽肃然,单膝跪地抱拳:“云长真义士也!辽这就去禀明曹公。”

张辽起身时,看见关羽的左手因用力过度而渗出鲜血,却浑然不觉。

曹昂听完张辽的禀报,笑道:“第一条,准了!”

程昱皱眉进言:“公子,关羽此约...“

曹昂挥手打断:“刘玄德俸禄加倍供给,内外严禁更是家法常理,有何可疑?”曹昂端起酒樽,琥珀色的液体映出他深邃的目光。

当张辽说到第三条时,夏侯惇手中的酒樽突然一顿,酒水溅出几滴。“什么?”

夏侯惇怒道:“这是养虎为患乎?”

曹昂却微笑,目光深邃:“云长真国士也!”

曹昂转向程昱:“先生,以为如何?”

程昱从席间起身,衣袖带起一阵墨香:“关羽之义,正可成就公子之德。今纳关羽,一可显明公容人之量,二可安天下豪杰之心,三......”

程昱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说道:“他日公子放归关羽,更显公子之诚信。”

曹昂目光在众人游移,最终拍案:“善!三约皆允!”

张辽再上土山,带回关羽。

关羽道:“请曹昂公子退兵,容某入城禀明嫂嫂。”

于禁说道:“公子,恐有诈!”

曹昂却大笑:“云长义士,岂会失信?“曹昂抽出令箭掷于地上:“退兵三十里!”

许褚不解:“主公,若关羽他不守......”

曹昂意味深长:“得人心者得天下。今日退三十里,他日可得天下人心。”

夕阳西下,关羽单骑入下邳。城中出奇地安静,街道整洁如常,百姓往来如昔。他在府门前勒马,看见门楣上“刘府”二字完好无损,门前守卫竟是原来的老兵。

“将军!”老兵含泪跪地,“曹昂严令,一草一木不得擅动。”

内堂中,甘夫人抱着阿斗,与糜夫人正在绣补战袍。见关羽进来,二人急忙起身,针线筐打翻在地,彩线滚落一地。

“叔叔...”甘夫人声音哽咽,“皇叔他...”

关羽跪在阶下,甲胄与青石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关某无能,使嫂嫂受惊。”

刘备的目光落在阿斗熟睡的小脸上,孩子的嘴角还挂着甜甜的笑涡。

烛光下,关羽将土山三约娓娓道来。说到“但知兄长下落,虽远必往”时,手中的茶盏微微颤动,茶水泛起细小的波纹。

糜夫人轻抚阿斗的襁褓:“叔叔忠义,我们妇道人家不懂军国大事。全凭叔叔做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