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张辽劝降
- 三国:魂穿曹昂,是慈善天王
- 爱吃苹果的小屁孩
- 2017字
- 2025-05-05 20:18:35
下邳之战大获全胜,吕布被俘,张辽归顺,曹操志得意满。
次日,曹操在下邳城内大摆宴席,犒赏三军。
营帐内,文武百官分列而坐,觥筹交错,欢声雷动。曹操高坐主位,举杯笑道:“此番平定吕布,诸将皆有功劳,今日当痛饮庆贺!”
众将齐声应和,唯独刘备坐在席间,神色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
关羽、张飞侍立其后,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曹操瞥见刘备的神情,心中暗笑,故意举杯道:“玄德公,此次破吕布,你亦立下大功,来,满饮此杯!”
刘备连忙起身,恭敬道:“备不过略尽绵力,全赖丞相神威。”
曹操哈哈大笑,一饮而尽。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宴席背后,暗流涌动——曹操对刘备的戒心并未消除,而刘备亦在思索脱身之策。
宴席过后,曹操下令整军,三日后便率大军撤离下邳,班师回许都。
张辽单骑前往琅琊,臧霸听闻张辽来访,心中惊疑,但仍命人迎入。
二人相见,臧霸皱眉道:“文远,听闻你已降曹,今日前来,莫非是替曹操做说客?”
张辽坦然一笑:“宣高,你我皆是豪杰,何必拘泥于旧主?曹公胸怀天下,用人唯才,我观其志向,绝非吕布可比。”
臧霸沉默片刻,叹道:“吕布虽败被俘,但我等泰山豪杰,岂能轻易屈膝于人?”
张辽正色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公雄才大略,早晚必成大业。宣高若执意不降,恐日后难有立足之地。”
臧霸思索良久,终于长叹一声:“罢了!既然文远如此说,我便信你一回。”
臧霸既降,立即召集旧部,宣布归顺曹操。消息传开,泰山诸将震动。
孙观、吴敦、尹礼等人见臧霸已降,亦纷纷率众归附。
唯独昌豨性情桀骜,不愿投降,冷笑道:“曹操奸雄,岂能真心待我?”遂一个人带着本部人马遁入山中消失不见。
曹操得知臧霸归降,大喜过望,亲自出城迎接。
曹操握住臧霸的手,笑道:“宣高来投,我军如得十万雄兵!”
随即封臧霸为琅琊相,使其镇守东方。
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亦各得封赏,分别驻守青州、徐州等地。
曹操对降将的厚待,令军中诸将颇感意外。夏侯惇私下问道:“主公为何如此厚待降将?臧霸等人曾是敌寇,若日后再生异心,岂不危险?”
曹操微微一笑:“元让,天下英雄,唯才是举。臧霸、张辽皆当世豪杰,若能真心归附,必为我军助力。若因疑心而不用,反失良将。”
曹昂亦笑道:“主父亲此举,不仅得猛将,更可安定泰山一带,使青、徐二州再无后顾之忧。”
张辽成功劝降臧霸、孙观等人前来归降,曹操十分高兴拉着张辽在城主府举办庆功宴。
庆功宴上,曹操亲自为张辽斟酒,两人谈论天下大势,越谈越投机。
张辽原本紧绷的面容渐渐舒展,眼中也流露出对曹操的敬佩之情。
“文远可知我为何最终没有杀你?”酒过三巡,曹操突然问道。
张辽放下酒杯,正色道:“请丞相明示。”
曹操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曹昂,意味深长地说道:“因为我儿让我看到了比杀戮更高的境界。为君者,当有容人之量;为将者,当有忠义之心。今日我见文远宁死不屈,子脩舍命相保,都是世间难得的品格。”
张辽闻言,起身郑重行礼:“丞相胸怀,张辽佩服。”
曹昂在一旁微笑不语,但眼中闪烁着光芒。
曹昂知道,父亲这一手恩威并施,不仅收服了一员大将,更在众将士面前展现了一个明主应有的气度。
夜深了,酒宴散去。
张辽被安排在一处舒适的房间内休息,曹操则独自站在帐外,望着满天星斗出神。
曹昂轻轻走到父亲身边,为他披上一件外袍。
“父亲,夜凉了。”
曹操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忽然低声道:“听说你酿了一种新酒?”
曹昂心领神会,笑道:“父亲若感兴趣,孩儿这就让人送几坛到您帐中。”
曹操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不愧是我曹孟德的儿子!”
曹操看着这个儿子,眼中满是欣慰:“子脩,那日之事,你做得很好。”
曹昂谦虚地低下头:“孩儿只是不忍见忠义之士白白送命。”
曹操拍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为君者,既要懂得杀人立威,也要明白惜才爱士。今日若非你及时劝阻,我险些因一时之怒失去一员大将。”
月光下,父子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远处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战马偶尔的嘶鸣。
这是一个寻常的夜晚,却因为一个生死抉择而变得不同寻常。
次日清晨,张辽早早来到中军大帐报到。他已经换上了曹营的装束,整个人精神焕发。曹操当即任命他为中郎将,并拨给他三千精兵。
“文远,你可愿意为我训练一支精锐骑兵?”曹操问道。
张辽抱拳应道:“张辽定不负丞相所托!”
就这样,曾经险些命丧黄泉的张辽,开始了他在曹营的新生涯。
而这一切的转折,都源于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曹昂挺身而出的那一句“我愿意以命保他”。
临行前,曹操命人将吕布和其妻子严氏、貂蝉和女儿吕玲绮一同带回许都。
军中有人不解,问道:“丞相为何不杀吕布和家眷,以绝后患?”
曹操淡然一笑:“吕布虽恶,但其妻女无罪。带回许都,赐宅安置,以示朝廷宽仁。”
实际上,曹操此举亦有深意——吕布虽被俘虏,但其旧部仍未全部归心,善待其家眷,可安抚人心,减少后患。
如果杀了吕布那高顺和陈宫就永远不会归降自己了。
众人闻言,皆赞曹操仁义。
然而,深谙曹操心思的谋士程昱却暗想道:“主公此举,不过是为了安抚吕布旧部,同时向天下展示自己的胸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