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1月16日,拉科鲁尼亚。
寒风如同来自冰封地狱的恶鬼,裹挟着细碎的冰碴,狠狠抽打着约翰·摩尔爵士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庞。
他紧了紧湿冷的军装领口,抬起头,眺望眼前这片灰蒙蒙的天空。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随时都要塌下来,压得人心头沉甸甸的。
已经撤退了多久?
摩尔爵士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有些记不清了。
从萨拉曼卡一路退到这里,几乎是不眠不休的急行军。
饥饿、疲惫、伤病,原本意气风发的远征军,此刻就像一群被暴风雨摧残过的可怜虫,衣衫褴褛,步履蹒跚,脸上写满了绝望。
但他不能倒下,至少现在还不能。
他是约翰·摩尔,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陆军中将,这支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
他肩负着国王和国家的重托,更承载着数万名士兵的生死存亡。
“将军,法兰西人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城外。”副官安德森上尉的声音打断了摩尔爵士的思绪,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摩尔爵士转过身,看着这个年轻而忠诚的部下,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我知道了,安德森。命令各部队进入预定阵地,准备战斗。”
“战斗?”安德森上尉的声音有些颤抖,“将军,我们不是要撤退吗?弹药和补给都已经……”
摩尔爵士摆了摆手,制止了安德森上尉接下来的话。
“撤退是为了保存实力,但绝不是毫无抵抗的溃逃。”
“我们需要在这里挡住苏尔特,为海军争取足够的时间,让我们的士兵安全登上军舰。”
“可是,将军,敌人的数量……”
“数量并不总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安德森。”摩尔爵士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勇气和决心同样重要。去传达命令吧。”
“告诉士兵们,为了家乡的妻儿,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耀,我们必须在这里站住脚!”
安德森上尉挺直了胸膛,敬了个礼:“是,将军!”
看着安德森上尉匆匆离去的背影,摩尔爵士深深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痛了他的肺叶。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艰难。
苏尔特,那个狡猾而凶猛的法国元帅,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他的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骨子里流淌的还是不列颠的血。
那份骄傲和坚韧,是支撑他们战斗下去的最后力量。
他走到地图前,粗糙的手指划过拉科鲁尼亚港口周围起伏的地形。
埃尔维尼亚村,佩德拉隆加山脊……
这些不起眼的地名,将在今天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他已经尽力布置了防线,利用地形优势弥补兵力的不足。
贝里克将军的第1师负责守卫右翼,霍普将军的预备队居中策应,佩吉特将军的部队则扼守左翼,保护通往港口的道路。
“轰!”
远方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响,如同拉开了血腥序幕的信号。
紧接着,更多的炮声响起,法军的炮弹呼啸着划破天际,落在英军阵地前沿,炸开一团团泥土和硝烟。
战斗开始了。
摩尔爵士拿起望远镜,望向城外。
法军的步兵纵队如同灰色的潮水,正缓缓向前推进。
他们的步伐整齐,刺刀在阴沉的天空下闪烁着寒光。
那是经历过无数次胜利洗礼的精锐之师,拿破仑麾下的骄兵悍将。
“让炮兵还击!”摩尔爵士下令,“瞄准他们的步兵方阵,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
英军的炮兵阵地立刻响起了怒吼,实心弹拖着尖锐的啸声砸向法军队列,偶尔能看到几名法军士兵应声倒下。
但整个纵队依旧坚定地向前推进,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他们上来了!”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法军主力正在猛攻埃尔维尼亚村!”
埃尔维尼亚村是英军防线的突出部,也是法军最可能选择的突破口。
摩尔爵士的心悬了起来。他知道,第50女王亲卫步兵团和第42皇家高地步兵团正在那里浴血奋战。
“告诉贝里克将军,务必守住阵地!”摩尔爵士沉声说道,“我会派弗雷泽将军的部队前去增援!”
他再次举起望远镜,视线紧紧锁定在埃尔维尼亚村的方向。
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混乱的战场。
枪声密集如爆豆,硝烟弥漫,遮蔽了视线。
隐约可以看到双方士兵搅杀在一起,刺刀的寒光不断闪烁,不时有士兵倒下。
高地步兵团的格子裙在硝烟中格外醒目。
他们以顽强著称,此刻正用手中的布朗贝斯燧发枪和刺刀,与数倍于己的法军进行着殊死搏斗。
枪托砸碎骨头的闷响,刺刀刺入肉体的噗嗤声,伤兵痛苦的哀嚎,军官声嘶力竭的命令……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交响乐。
“将军,右翼快顶不住了!”又一名传令兵冲了过来,脸上沾满了硝烟和血污,“法国人太多了,他们像疯了一样往前冲!”
摩尔爵士的眉头紧锁。
苏尔特的攻势比他预想的还要猛烈。
他看了一眼身后的港口,运输船正在紧张地接纳着伤员和非战斗人员。
时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佩吉特将军的预备队呢?”摩尔爵士问道。
“正在赶往支援的路上,将军!”
“不够,还不够!”摩尔爵士当机立断,“安德森,备马!我要亲自去前线!”
“将军,太危险了!”安德森上尉急忙劝阻。
“没有时间犹豫了!”摩尔爵士厉声道,“士兵们需要看到他们的指挥官!”
“告诉霍普将军,让他随时准备投入最后的预备队!”
他翻身上马,不顾副官的阻拦,带着几名随从冲向了战况最激烈的埃尔维尼亚村。
马蹄踏过泥泞的土地,溅起一片片污浊的泥水。
越靠近前线,战斗的景象就越发惨烈。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令人作呕。
随处可见倒毙的士兵和战马,断裂的枪支和散落的装备。
他看到一群高地步兵正在后退,脸上带着惊恐和疲惫。
法军的掷弹兵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气势汹汹。
“站住!不准后退!”摩尔爵士拔出指挥刀,大声喝道,“第42团的勇士们,拿出你们的勇气!跟我来!”
他一马当先,冲向了正在溃退的士兵。
他的出现,如同一针强心剂,注入了士兵们几乎枯竭的勇气中。
“是将军!将军来了!”
“为了将军!冲啊!”
原本后退的士兵们停下了脚步,看到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身先士卒,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他们发出怒吼,调转枪口,跟着摩尔爵士冲向了法军。
“前进!高地人!前进!”摩尔爵士挥舞着指挥刀,声音在喧嚣的战场上异常清晰。
他的身影成为了战场上最醒目的焦点。
法军的火力立刻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子弹像冰雹一样从他身边呼啸而过。
“将军小心!”安德森上尉大喊。
摩尔爵士没有理会,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指挥着士兵们稳住阵脚,一步步将冲上来的法军顶了回去。
在他的鼓舞下,英军士兵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原本岌岌可危的阵线竟然奇迹般地稳固了下来。
埃尔维尼亚村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
双方士兵在狭窄的街道和残破的房屋间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
刺刀见红,枪托互殴,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易手。
摩尔爵士不断地来回奔走,调整部署,鼓舞士气。
他的军帽早已不知去向,脸上沾满了硝烟,但眼神依旧锐利。
“干得好!孩子们!就这样打!”他对着一群正在用刺刀将法军逼退的第50团士兵大喊。
就在这时,一颗呼啸而来的炮弹落在了他不远处。
轰!
剧烈的爆炸掀起了漫天烟尘,弹片如同死神的镰刀般四散飞溅。
摩尔爵士感到左肩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从马背上掀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将军!”安德森上尉发出惊恐的叫喊,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
摩尔爵士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但左臂已经失去了知觉,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剧痛如同潮水般袭来,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
“扶我起来,安德森……”他用尽全身力气说道,“战斗……还没有结束……”
他看到士兵们惊恐的脸庞,看到远处港口桅杆林立的运输船,看到那片依旧阴沉的天空。
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亲眼看到士兵们安全撤离了。
意识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黑暗如同幕布般缓缓落下。
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刻,他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风笛声,那是苏格兰高地士兵们冲锋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