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西行受阻

“看你有几分能耐,这样吧,你就带人在这里引水挖渠,开荒种地吧。待什么时候功德圆满,你就什么时候离开。”

姜宸想了想,觉得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遂开口说道。

光是把沙漠变成绿洲还不够,还得迁徙来人口,让他们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这样,姜宸的功德才算是圆满。

虽不知附近的人口,是金蝉子怎么拐来的。但他们的到来,显然很符合姜宸的需求。

再加上,金蝉子带着他们,干的确实不错。这才过去多久,又是教他们养殖牛羊,又是教他们引水挖渠、开荒造田,生生为他们开辟了一片可供繁衍生息之地。

这本事着实厉害,想来,有金蝉子在,此地无疑会越来越繁荣,进而让姜宸的政绩越来越好看。

姜宸现在缺少的,就是这种人才。

若无金蝉子,这些事都得他自己亲力亲为。可有了金蝉子,他只需交代一声,剩下的金蝉子自会办好,无需他操心。

此等人才,姜宸岂能错过,务必要想办法将他留下来。这时,金蝉子的赎罪之言,可谓正中姜宸的下怀,连强留他的理由都省了。

至于西天取经,不是姜宸故意拦他,而是就算姜宸不拦他,他也过不了流沙河。

真当流沙河是闹着玩的,没有仙人的修为,你过去个试试,最多一时三刻,就能化去全身血肉,将你变成一堆白骨。

姜宸拦金蝉子,是在救他!

“啊,仙人莫怪,不是小僧想要拒绝,实在是小僧有要事在身。”

“我自大汉而来,奉皇命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先前因故在这里耽搁一段时间,已是辜负我皇的信任,如何能长期逗留在此?”

“这样,不如仙人开恩,放小僧过去。待小僧从西天求取真经归来,完成我皇的任务。势必会恳请我皇,遣工匠农户来此,助仙人完成这桩功德之举。”

金蝉子,或者说是汉三藏,迟疑了片刻,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他觉得很羞愧,明明想要赎罪,但面对仙人的简单要求,他却做不到,这真是让他无地自容。

“和尚,不是我故意为难你,而是就算没有此事,这西天取经之事,也不是你一肉体凡胎的凡人能够做到的。”

姜宸笑了,感觉自己成了西游路上的劫难,在考验金蝉子取经的决心。

“仙人此言何意,还请告知小僧,为何小僧去不了西天?”

闻听此言,汉三藏顿时急了,连忙追问道。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可以说是他的毕生追求。为此,他甚至已将生死度之事外。

这种情况下,有人告诉他,他去不了西天,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不提此地距离灵山,何止十万八千里。也不提这一路之上,妖魔横行。就是说前面不远的流沙河,你就过不去。”

“这流沙河,八百里宽,千万里遥,贯穿南北,隔绝东西。水中更是蕴含着九幽黄泉之气,使得鱼虾不兴,鸟兽不至。”

“莫说你这肉体凡胎的凡人,就是修为有成的仙人落入其中,不消一时三刻,也要化成一堆白骨。”

“你告诉我,这流沙河,你要怎么过?而过不了流沙河,你便到不了西牛贺州。到不了西牛贺州,你如何前往灵山求取真经?”

指了指不远处的流沙河,姜宸朝他解释道。以流沙河水之歹毒,除非汉僧立即恢复前世修为,不然他绝对过不去。

“千万里遥,八百里宽,世间竟有如此大河,这下连绕路都不行了。”

汉三藏闻言,久久不语。

其实,不止是他,就连姜宸也觉得流沙河有些离谱了。宽倒是其次,主要是太长了。

有多长?南瞻部洲与西牛贺州有多长,它就有多长。

流沙河就是两洲的分界线,一条河直接隔开了两洲。就像是一块完整的大陆,被人从中间一剑劈开,留下的剑痕就是流沙河。

流沙河如此之长,就使得汉三藏想要前往西牛贺州,只能从流沙河走,想绕路都不行。

“和尚,你安心留在这里帮我的忙吧,至于汉皇那边,我会帮你解释的。不是你有意懈怠皇命,而是现实不允许。”

“这流沙河,是真的过不去。不仅是你,换成别人也一样。”

担心汉三藏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姜宸安慰道。

他不否认汉三藏想要取经的决心,但很多事,不是光有决心就能做到的,还得有相应的能力。

“仙人神通广大,可否送我过流沙河?”汉三藏回过神来,底气不足的说道。

“你肉体凡胎,一身浊气,与大地牢牢相连,简直比三山五岳加起来还要沉重,纵然我有些神通,也是举不起你。”

姜宸拒绝道,他没有骗唐三藏,事实就是如此。

仙人清灵,凡人污浊,故而仙人想要举起凡人极为困难,犹如托举三山五岳,需得有大法力才行。

反倒是妖魔,因同样污浊的缘故,很容易就能拘走凡人。

“你这和尚,要求真多。你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渡众生脱离苦海吗?”

“既如此,我让你所为之事,和求取真经又有何区别?”

“化沙漠为沃土,为无数生灵提供栖身之所,这不就是在渡他们脱离苦海吗?”

“他们也是众生的一员,渡众生是渡,渡一人也是渡,先渡眼前人啊。要是连眼前人你都渡不了,谈何渡化众生?”

“和尚,你不要顾此失彼,为了求取虚无缥缈的真经,忽略眼前需要你拯救的众生。以至于到了最后,一事无成,真经没有取到,人也没渡成。”

为了得到汉三藏的帮助,姜宸尽力忽悠道。

与其让他白白枉死在流沙河中,直接开启下一世。不如想办法发挥他的剩余价值,让他多做功德。

这样,以后西天取经的时候,十世善人的名头,才会更加的名副其实。

“仙人说的有理,小僧受教了。”

汉三藏无法,只得答应姜宸留下来。但他并不是被姜宸的道理说服,而是无奈屈服于现实。不屈服不行,谁让他过不去流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