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再去山谷

封于修看着这些就有些烦闷,他走进还算热闹的内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把枣红马交给店小二,封于修进了自己房间,放下行李,一眼又看见残破不堪的镔铁竹节鞭,心中一阵烦躁,决定先找一个铁匠铺子,把这把铁鞭融了,改成一柄长剑。

开封城西,一条僻静的小巷深处,封于修找到了这家铁匠铺。铺子门脸破旧,招牌上的“张记铁铺“四字已经模糊不清。门帘是用破麻布拼成的,上面沾满煤灰。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炉火映照下,一个佝偻着背的老铁匠正在打铁。他的右腿有些跛,每挥一下锤子,身子就跟着歪一下。

封于修从包袱中取出镔铁竹节鞭,递了过去,“老丈,能否把这把铁鞭融了,打造成一柄长剑。多出来的铁料就送你了。我还给你加一两银子!”

老铁匠接过铁鞭,手上一沉,差点掉在地上。他用力把铁鞭端起,浑浊的眼睛突然一亮:“好料子!这可是上等的镔铁啊!融了有些可惜呀!”

他仔细端详着竹节鞭,粗糙的手指抚过鞭身:“这工艺,怕是最好的匠人打造的,当年我也有这般手艺,现在可不行了。你真要融了?”

封于修点点头:“太沉重了,使着不趁手,改打一柄长剑。”

这个理由对方倒是能接受,老铁匠点点头,动手前又有些犹豫:“老朽许久没有打制长剑了,恐怕会糟践了东西,让客官不满意。”

“差不多就行,您就大胆动手吧。”封于修也不指望这里能打造出多好的宝剑,只要凑合能用就行。反正总比残破不堪的铁鞭要强。

炉火熊熊,老铁匠将铁鞭放入火中。镔铁难融,他不得不一次次添煤,汗水顺着皱纹密布的脸颊流下。

“老了,不中用了。”老铁匠一边捶打烧红的铁块,一边叹气,“以前在汴梁城最大的铁铺当学徒,那会儿一天能打三把刀。现在...唉...”

铁锤落下,火星四溅。老铁匠的技艺确实生疏了,好几次差点把铁块打歪。封于修在一旁看着,眉头微皱,却也没说什么。

整整一天时间,长剑才勉强成形。剑身略显粗糙,剑柄也只是一块硬木,但剑脊还算笔直,剑锋也相当锋利。

老铁匠擦了擦汗,有些不好意思:“将就着用吧。这镔铁是好料子,就是我这手艺...唉...”

封于修接过长剑,随手挽了个剑花。剑虽不完美,但分量适中,挥舞起来倒也顺手,只要锋利能杀人,要那么华美干什么。

走出铁匠铺,封于修抬头望天。乌云密布,隐隐有雷声传来。他握紧手中的长剑,剑身映出他坚毅的面容。

虽然这剑比不上名匠打造的神兵利器,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剑者,心之刃也。只要心中有剑意,手中之剑便是利器。

长剑在手,封于修顿觉舒服多了。这下子,可以好好盘算一下下一步的行程了。

封于修现在可以去终南山重阳宫,再去找丘处机,把自己探查的情况告诉他。

不过封于修并不打算这么做。上次见丘处机,对方的态度已经了然,毕竟只是萍水相逢基于义愤,他与杨铁心又不是多么深厚的感情,这种事情找他也没啥意义。再说重阳宫里那些小道士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封于修实在不想去看这些家伙的嘴脸。

封于修也可以继续南下,回嘉兴与李萍母子团聚。包惜弱的事情,等找到杨铁心再说。他也是打算这么做。

然而,这次在金国六王府吃了瘪,封于修总是心中有些憋闷。现在虽然换了铁鞭,有了长剑,但这种普通长剑,远不如前世的宝剑,更不能与那些金国高手的神兵利器相对抗。

该去哪里弄一柄宝剑呢?

封于修思来想去,突然眼前一亮,自己怎么这么笨?现在这个时间线,襄阳城外独孤求败的剑冢里不是就有两柄宝剑吗?

原著中说的清楚,剑冢本有四柄剑,第一柄是青光闪烁的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柄是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此剑已被弃之深谷,故不在剑冢之中,以石片代表。

第三柄是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外表黑黝黝,剑身深黑之中隐隐透出红光三尺多长,共重九九八十一斤,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圆圆的似是个半球。

第四柄是把木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独孤求败放四剑于此,代表着他人生中的四种剑境“利剑境”、“重剑境”、“木剑境”以及无剑胜有剑的“无剑境”。

封于修寻思着,自己九阳神功尚未练完第四册,玄铁重剑足足八十一斤,实在太重了,自己又不会杨过的重剑剑法,这柄剑自己恐怕施展不了。但第一柄青光利剑自己恰好能用,想想“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八个字,顿时就来了精神。

于是,封于修第二天就退了房间,牵马出城,转向西南而去。

快马加鞭,仅仅用了十天就赶到了襄阳城。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这里了。

在襄阳城找家客栈住下,第二日,封于修连枣红马都没骑,自己一个人径直去城西南二十余里山林。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不过上次来的目的是为了捕捉菩斯曲蛇,而这次却是为了寻找剑冢。

进了密林,一路前行,即使见了菩斯曲蛇封于修也没有打算去捉,只是继续向前。

走着走着,封于修突然听到了隐隐约约有轰鸣的水声。循声而去,又行了七八里路,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右前方似乎有一道匹练倾泻而下。

封于修心中一喜,果然是瀑布!

按照神雕侠侣书中描写,神雕曾引杨过来一处瀑布练玄铁重剑。如果就是这个瀑布的话,那此地应是在剑冢之东北方向,那他若是要寻剑冢,应是往西南方向寻去。

封于修一念至此,心里豁然开朗,转身向西南方向而去,并没有去瀑布观望的念头。虽是神雕大侠练剑之处,但斯者已逝,光一个瀑布又有什么稀奇。

果不其然,等到封于修往西南方向行走数里,终于来到一座峭壁之前。那峭壁便如一座极大的屏风,冲天而起,峭壁中部离地约二十余丈处,生着一块三四丈见方的大石,便似一个平台,石边隐隐刻的有字。极目上望,瞧清楚是“剑冢”两个大字。

“剑冢!”

封于修望着那两个大字,不由的悠然神往,弱冠之龄,便已然争雄天下,独孤求败,纵然提及其不过寥寥数语,但却跃然纸上。

大石上“剑冢”两个大字之旁,尚有两行字体较小的石刻,时代年久,字迹较浅,风蚀水侵,已经看不清楚了。想来就是神雕书中所记载那段话了。

原著道:“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封于修手摸刻字,只觉剑意森然,明明已经过去了悠悠岁月,但仍能感觉到当年刻字之人的万丈豪情与难寻敌手的寂寥。

感慨一番后,封于修想起自己来的目的,于是上下打量,正在寻找从什么地方才能攀援而上之时,突然一声凄厉的鸟鸣在上方响起,一股劲风夹杂着枯枝烂叶,扑面而来。

封于修吓了一跳,连忙纵身后撤,疾退十余步,这才躲过了风浪的冲击。

他凝神望去,三丈之外赫然是一头大雕,那雕身形甚巨,比人还高,形貌丑陋之极,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黄黑,显得甚是肮脏。

这丑雕钓嘴弯曲,头顶生着个血红的大肉瘤,世上鸟类千万,从未见过如此古拙雄奇的猛禽。但见这雕迈着大步来去,双腿奇粗,有时伸出羽翼,却又甚短,不知如何飞翔,只是高视阔步,自有一番威武气概。

那雕侧着头,用一只眼睛盯着封于修,咕咕叫了起来,双翅不断挥舞,似乎在驱赶他尽快离开。

见此情景,封于修不免有些郁闷,原著中这神雕与杨过相处甚为融洽,怎么到自己这里就变得凶巴巴的?

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封于修自然不甘心,他展现出最灿烂的笑容,摊开双手表示自己并无恶意,温和地与这只雕交涉:“雕兄,在下郭啸天,误入此处,看到独孤前辈的刻字,不禁甚为向往。能否让在下瞻仰一番前辈英豪的遗迹?”

封于修竭力表现出来的人畜无害似乎打动了这只雕,它转头看看封于修,忽然弯喙转头,疾如闪电,一口将身侧偷袭的一条毒蛇啄死,出嘴部位之准,行动之疾,不亚于如武林中一流高手。看得封于修也惊叹不已。

神雕啄死那条蛇,又转头看向封于修,翅膀挥舞两下,咕咕叫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