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人分杯羹你不愿意?好,现在你汤都没有了!
- 重生八十年末,从农机厂开始!
- 马路一分钱
- 2023字
- 2025-03-07 19:57:03
周明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说道:“德发啊,你是个聪明人。有些事情,不用我说得太明白,你也应该知道怎么做。”
王德发连连点头,说道:“周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等我们把卫星锅的生产技术搞到手,到时候,咱们就可以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赚大钱!”
周明哈哈大笑,拍了拍王德发的肩膀,说道:“好!我就喜欢你这种有魄力的人!只要你好好干,我保证,你的前途,一片光明!”
两人又密谋了一番,这才结束了谈话。
周明走后,王德发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坐拥金山银山,成为县里首屈一指的富豪的那一天。
……
李爱国回到厂子里的时候,脸色阴沉得像是能拧出水来。
他一路闷着头,谁也不理,径直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震得墙上的老挂历都颤了几颤。
厂子里的人面面相觑。
“老李这是咋了?受啥气了?”
“谁知道呢,八成是县里那帮孙子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唉,咱们厂子刚有点起色,就有人眼红,真他娘的……”
几个老工人围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语气里透着担忧和愤懑。
李爱国坐在那张掉了漆的办公桌后,双手捂着脸,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陷进了一个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
原本以为,联合周边几个乡镇的农机厂,一起生产卫星锅,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毕竟,红星农机厂的技术摆在那里,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把这块蛋糕做大,人人都能分到一杯羹。
可他万万没想到,人心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那些个厂长,一个个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嘴上说着“考虑考虑”、“回去研究研究”,实际上却是在拖延时间,暗地里偷偷摸摸地仿制卫星锅!
李爱国不是傻子,他早就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察觉到了不对劲。
今天去县里,他就是直接想要答案。
结果、答案出来了。
赵刚话语中的意思已经透露的很明显了,那些厂子的厂长心思已经很明白了。
李爱国越想越憋屈,越想越窝火。
明明是为了他们好,结果,他们却想把自己赶出去!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老虎,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打断了李爱国的思绪。
“进来!”他有气无力地喊了一声。
门开了,苏九走了进来。
“李叔,您回来了?”苏九看着李爱国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
李爱国抬头看了他一眼,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小九啊,你来了。”
苏九走到他对面坐下,轻声问道:“李叔,县里那边……怎么样了?”
李爱国长叹一声,摇了摇头:“还能怎么样?没戏了。”
他把今天在县里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苏九。
苏九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等到李爱国说完,他才缓缓开口:“李叔,您先别着急,这事儿……未必是坏事。”
李爱国一愣,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小九,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苏九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道精芒:“李叔,您想想,咱们当初为什么想跟那些农机厂合作?”
李爱国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为了扩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啊!”
“没错。”苏九点了点头,“可现在,他们不愿意合作,咱们就不能扩大生产了吗?”
李爱国皱起了眉头:“不合作……怎么扩大生产?咱们厂子就这么大点地方,设备也有限……”
苏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李叔,您忘了,咱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李爱国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是啊!
这段时间,卫星锅的销售火爆,厂子的账上已经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这笔钱,足够他们做很多事情了!
李爱国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小九,你的意思是……”
苏九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缓缓说道:“李叔,既然他们不仁,就别怪咱们不义!他们想自己单干,那咱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实力!”
“咱们自己招工,自己建厂!我就不信,凭咱们的技术,还干不过他们那帮土鳖!”
苏九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自信和霸气。
李爱国听得热血沸腾,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好!就这么干!他娘的,老子早就受够了那帮孙子的鸟气!”
“小九,你说吧,具体怎么做?我都听你的!”
苏九转过身来,看着李爱国,一字一句地说道:“李叔,咱们这次,要玩就玩个大的!”
“第一步,招工!咱们厂子现在的工人数量太少,远远不够。咱们要大规模招工,至少要招五百人!”
“第二步,建厂!咱们现在的厂房太小,设备也落后。咱们要建一个新厂,咱们跟镇上的领导直接开口,这地估摸着都花不了几个钱。”
“咱们厂子这一百多个技术成熟的员工,直接用老带新,最多也就是三五天就能够熟练,然后,厂房这边,直接搭建最简单的,能干活就行。”
“把工资开高点,还怕招不到人吗?”
苏九一口气说完。
李爱国听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解决事情竟然这么简单。
“小九,这……这得花多少钱啊?”李爱国有些迟疑地问道。
苏九微微一笑:“李叔,钱不是问题,只要咱们的产品好,销路好,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来。更何况,咱们账户上还躺着几百万呢,还怕没有钱?”
李爱国点了点头,他知道苏九说得有道理。
现在是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但同样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