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能干的奸臣
- 梦回大明之我是崇祯皇帝
- 千年龙王l
- 2183字
- 2025-05-11 23:52:35
徐光启是被李浩亲自送出乾清宫的,一路上好言安慰,希望这位老臣在京里好好修养教书育人。
至于扶贫工作,就交给年青人来办好了。
崔呈秀跪在乾清宫大殿里,眼睛紧紧盯着地砖一动不敢动。
生理上没有动,心理上早就开起了吐槽大会。
凭什么徐光启那老家伙就能坐沙发,老子就得跪地砖。凭什么徐光启只是做了一个要跪的姿势,皇帝就亲自来搀扶。
凭什么老家伙能被皇帝好言好语,自己只得到一句冷冰冰的候着。
还他娘的是太监说的!
虽说自己的上一任干爹是太监,崔呈秀本身对太监这一群体并没有十分严重的偏见。可……好歹人家魏忠贤是东厂提督太监,手握大明最凶残的特务组织。
你他娘的一个小黄门也训斥老子,小王八蛋甚至还不配叫太监,只配叫黄门儿。
眼前出现了一双麂皮靴子!
崔呈秀赶忙叩首:“罪臣崔呈秀,参见万岁!”
李浩坐回到龙椅上,看了一眼下面跪着的崔呈秀:“罪臣!
这个罪字就免了吧,起来回话!”
崔呈秀眼前一亮,有这句话以前跟着魏忠贤混的时候犯下的事情就算是揭了过去。
跟着魏公公混的那波人,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现在还有十好几位在诏狱里面蹲大牢。
自己有这个结果,绝对算是黄恩浩荡。
“谢万岁!”崔呈秀谢恩的时候,居然有些哽咽。
“这一次关中的差事干得不错,一个月的时间带着乡民抢种了数千顷的土豆,又在入冬之前收获,解了陕西一省的灾荒!
大功一件!”
“回万岁的话!
此事全凭万岁运筹得当,徐阁老布置有方。臣不过是个跑腿的,万岁的恩典臣受之有愧!”
崔呈秀具备一个合格奸臣所应有的优秀素质,有功劳,当然是紧着领导。
李浩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看,这就是差距。都像孙老头和徐老头那个样子的,还不把老子累死。
要不怎么说,皇帝都喜欢奸臣呢。
“徐阁老这一次就不回去了,你还是要继续回去。朕已经和孙阁老说过了,明日吏部就会下明诏,你任陕甘总督!
这一次去陕甘,你可尽管把当初搂地皮的手段尽数使出来。好好的刮一刮陕甘的地皮!”
“万岁!”崔呈秀吓得一下子跪倒在地上。
“臣不敢!
以前跟着魏逆做下的腌臜事,现在回想起来……臣几次有自裁之心。
幸得万岁谅解,臣宛如两世为人。
以前的崔呈秀已经死了,现在的崔呈秀是万岁爷您从阿鼻地狱里面捞出来的。
万岁爷信任臣,臣此次去陕甘,定然会遵循万岁的意思。着力推广土豆、红薯、还有玉米这三样粮食。
不再让陕甘再饿死一人!”
“嗯!如此就好!
崔呈秀,你好好的干。朕不会让有功之臣没了下场的,朕今年一十有七。
不敢说千秋万代,但你若是真能让陕甘富足起来,朕保你崔家三代富贵还是办得到的。
好好给朕经营好陕甘,为了你,也为了你崔家子孙。”
“谢万岁!”崔呈秀重重将脑袋杵在地砖上。
“你回去陕甘,不能只盯着这三样粮食的种植。
还得着力探寻陕西的矿藏!
上次说过的,扶风那一带石灰石很多。你可以建造砖窑烧制水泥!
水泥可是好东西,修桥铺路建造房屋都是最好的材料。朝廷会派给你几个大匠,水泥厂要先造出来。”
“诺!
臣已经命人在扶风试着烧了两窑,失败了一次,另外一次成功了。
只是这烧制水泥,需要大量的柴碳。臣正在命人收集柴碳!”
“不用了,榆林、神木那些地方有大量的煤。
徐先生说,很多地方的百姓因为没有柴火,取暖都成问题。
不要总是想着在山上砍柴了,眼睛往地下看,多挖一些煤来烧。也不至于整个陕北都是光秃秃的山!
天生万物皆有灵性,草木藤树也有它们的用处。现在时机不好,情形好一些朕会下令保护这些东西不准乱砍乱伐。
你记着,今后整个大明烧的,可能都是煤。
你手里不是有许多跟着高逆的乱民吗,就将他们安置在那些地方当矿工吧。
每日里挖掘煤矿,换取衣食。
注意!你要亲自过问他们的薪酬,不得有任何人克扣。
他们本来就是乱民,若是朝廷对他们不好,再次叛乱就是大祸。西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若是谁再弄出乱子,也就不用回来见朕了。”
“诺!臣定然整饬吏治,不让安抚好民众,不会再起叛乱。”
“哦,陕甘还有一样,就是伊教教徒甚众!
对于那些教众,要以国法一视同仁的管束。官府断案,以公平为先。
不得偏私伊教人,也不得偏私于汉人。
若是闹起教乱来,比高逆为祸更加惨烈。切记!切记!”
“臣记下了!
臣觉着,应该禁止汉民和伊民私下结社。
一个村就是一个村,不得和外部村镇结什么生死联盟。同时官府牵头,要汉民尊重伊民的习俗。
也令伊民尊重汉民的习俗!
也就是说,即便汉民和伊民同店吃饭。汉民要尊重伊民不吃猪肉的习俗,不能强迫伊民吃猪肉。
而伊民也要尊重汉民吃猪肉的传统,不能强制干预汉民不吃猪肉。
而且汉民也不能带汉食,进入伊民所开店铺。
如此,能极大减少汉伊之间的矛盾。
还有就是,增加陕甘驻军。一旦出现械斗,朝廷便可出动大军弹压地方。
臣觉着,刚柔并济防串联,互相尊重,就能治好汉民与伊民。”崔呈秀赶忙应诺,他到关中不过几个月,也感觉到当地伊教人和汉民之间的事情很难处置。
因为信仰不同,习俗不同经常闹到官府。
甚至有些关系紧张的地方,伊村和汉村两村的孩童打架,都会演变成几百人的械斗。
这的确是个挠头的事情!
还好,进京之前曾经仔细思量过这事情,皇帝问起来也不至于做应声虫。
从崔呈秀嘴里听到互相尊重四个字,李浩就是眼前一亮。
不愧是做过兵部尚书的人,手底下的确有两把刷子。这年月,可不是随便哪个官员都能有这个觉悟。
“你说的这个互相尊重很好!
有了这个想法,朕把陕甘交给你是没错了。
还是那句话,为了子孙的福萌,好好干吧!”
李浩挥挥手,示意崔呈秀可以走了。
“臣告退!”崔呈秀刚刚站起身,忽然间想起来:“万岁,那个人要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