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马车队伍:漫长的行军
- 重生:开局无系统也能造枪造炮
- 老衲佩奇
- 2335字
- 2025-03-11 13:26:05
突然,前方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打破了沿途的宁静。私兵们瞬间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武器紧握,目光紧盯前方。
只见一群骑马的商队从远方而来,他们身着粗犷的服饰,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手中挥舞着手中的马鞭,仿佛在欢迎着这支队伍的到来。
赵谦见状,示意私兵们收起武器,示意私兵们收起武器,保持戒备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应有的礼仪和风度。
李铭从马车中走出,微笑着向那些商队头目挥手致意。
“你们好,我们是靖王殿下的队伍,前往肃州临乐郡封地。”李铭的声音传向那些商人。
那些商人好奇地看着他们,但很快便露出了友好的笑容。他们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回应着,表示欢迎。
这一幕让李铭和他的队伍都感到一阵轻松,仿佛是在这紧张的旅途中吹来的一阵清风。
私兵们与商队头目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是西北方一个叫达西国家来大燕经商的,这次也是购买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回国售卖,刚才看到后方出现大量士兵才驱马过来查看。前方的道路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这无疑让私兵们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这时有一名西域打扮的汉子走到赵谦面前恭敬道:“这位将军,我叫达吾提是这个商队的领队。听您的士兵说起,您的队伍是要去往西北肃州,我等也是去往西北,途中经过肃州,所以想和将军结伴而行,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赵谦听后略微思考后说道:“你且稍等片刻,我去询问一下我们大人。”说完便向着马车走去,赵谦并没有透露李铭的身份,现在是非常时期,靖王的安全最重要。
赵谦走到马车跟前小声道:“殿下,刚才我们遇到的是一个叫达西的国家的商人。”赵谦把刚才打听到的消息和商队头目说的全部讲了一遍。
李铭道:“如果身份没问题跟着就跟着吧,让他们走在最前面探路吧。不过也不要为难他们,或许他们日后还有大用。”
赵谦听到李铭的指示笑了笑点头应是。随即一夹马腹向着队伍前方驶去。达吾提在听到赵谦带来的喜讯后激动不已,这样他们商队也会少很多麻烦。
想到这达吾提便高兴的向赵谦连声道谢。
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李铭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上。马车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这广袤的荒野中缓缓前行。车轮与地面有节奏地摩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在寂静的清晨中显得格外清晰。
李铭坐在马车里,透过那微微晃动的光影,望着外面整齐的私兵阵列。他们身着厚重的甲胄,背负着刀剑和武器,步伐沉稳而有力。尽管这一路的行程漫长而艰辛,但没有人脸上露出丝毫的疲态,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靖王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坚定。
赵谦骑在马背上,神情严肃地在前方开路。他时不时地停下脚步,观察四周的情况,确保队伍的安全。后面的队伍有条不紊地跟着,私兵们之间的协作娴熟,没有丝毫的混乱。苏瑾跟在李铭的马车旁,他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与李铭交谈几句,为他分析当前的情况。
“殿下,我们这一路要经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小心谨慎。大燕各州的局势较为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苏瑾轻声说道。
李铭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明白,苏先生。但我们既然已经出发,便不会再回头。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要坚守初心,为肃州的未来而努力。”
此时,队伍中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原来是一个私兵的小孩在队伍中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他的母亲心疼地跑过来,轻轻扶起他,眼中满是心疼和自责。其他私兵见状,纷纷过来安慰。
这一幕让李铭心中一暖。在这艰苦的行军中,这些私兵们不仅是对他忠诚的卫士,更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这种情谊让他在困难面前感到无比坚定。
“大家辛苦了,休息片刻,我们继续前进。”李铭对私兵们的坚韧和团结深感欣慰,他透过窗户向私兵们挥手示意,鼓励他们。
片刻后,士兵们他们握紧武器,步伐更加坚定地向前走去。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气温也开始上升。马路的尘土飞扬起来,给行军带来了一些困难。但私兵们没有丝毫的怨言,他们在烈日下坚持行军,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
“殿下,我们已经走了大半天的路程了。前方有一片树林,我们可以到那里休息片刻,让私兵们恢复体力。”赵谦前来报告李铭。
李铭点了点头,同意了赵谦的建议。当队伍来到树林边缘时,私兵们迅速集结,搭建起了临时的营地。他们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有的负责搭建帐篷,有的负责烧水做饭,有的则在周围布置防御。
李铭坐在营帐中,听着外面的嘈杂声。他看着帐篷外忙碌的私兵们,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私兵们,为了一腔热血,不辞辛劳,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苏先生,你觉得我们接下来的行程需要注意些什么?”李铭问身边的苏瑾。
苏瑾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的行军路线已经确定,但沿途可能会遇到各种未知的情况。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各方的反应。另外,肃州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准备更多的物资,为在肃州的发展打下基础。”
李铭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不愧是谋士,看来自己的想法苏瑾也猜到了,苏瑾给的建议非常中肯。他们不能只沉浸在眼前的艰难和劳累中,更要为未来做好准备。
此时,外面的私兵们已经搭建好了营地,开始为晚餐忙碌。李铭走出营帐,看到了忙碌的私兵们,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私兵们,为了靖王的事业,不辞辛劳,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大家辛苦了,今晚我们一起吃顿饭。”李铭对私兵们说道。
私兵们听到李铭的话,纷纷欢呼起来。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简单的食物,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艰难的行军中,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成为了彼此的精神支柱。
夜晚降临,林间传来阵阵虫鸣声。私兵们轮流站岗,其余的则躺在营帐中休息。李铭躺在帐篷里,思绪万千。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也深知前方的路依然漫长而曲折。
“肃州,我们一定会到达的。”李铭在心中暗暗发誓。他相信,只要有这些忠诚的私兵们,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在肃州的未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