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都敢教我做事了!

“我哪有什么意见,都是从书上学来的。”

韩世明找个了借口搪塞过去,赵庭芳莞尔一笑,“切,还说书呢,我借给你的复习资料你看了吗?大娘说你下班回家就睡大觉,一页都没看!”

“我,我那不是工作太累……等过阵子闲下来了,我不但要看,还要向你请教呢!”

“哼哼,我提起来你就说看,不提你就不看了是不是?”

“喵!”

老猫也跳到桌子上,梆梆给他两拳!

“那哪能呢……”韩世明尴尬挠挠头,一把搂过老猫,使劲搓搓猫毛,把老猫嫌弃得直翻白眼,从他怀里蹿出去,跑到窗台上梳理被弄乱的毛发。

“对了芳芳,你家是哪里的啊?”

韩世明没话找话。

还用上了昵称。

“我家……”提起这件事,赵庭芳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我爸是南方人,早年去过花旗国留学,学的是什么机械动力学和金属加工,反正得了好几个博士学位,回来后被安排到京城工作,不过现在具体在哪我也不知道了。”

“抱歉,提起你的伤心往事……”

韩世明微微皱眉,莫非她爸就是后世的机械动力学泰斗赵炳章老先生?

“没事,我都习惯了!”赵庭芳笑了一声,拍拍手,老猫颠颠跑过去,钻进她怀里放赖。

“我很羡慕你在逆境中也能有这么好的心态。”韩世明把写完的“意见信”叠好,“我就不行了,那天老刘瞪了我一眼,我就恨不得立马抄起一块砖头,给他来个满面桃花开!”

“噗!”

赵庭芳咯咯笑起来,“怪不得大娘总说你东北虎东北虎,上来那股虎劲……”

她伸过手来,在他脸上轻轻掐了一下,“虎了吧唧的,以后收敛点自己的脾气好不好?”

“遵命!”

韩世明夸张敬了个礼,逗得赵庭芳又笑起来,她双手抱着膝盖,瞅瞅已经黑下来的夜色,轻轻吁了口气!

世明哥这家伙,总是故意逗我笑!

讨厌啦!

不过他今天好像情绪不佳,眼角眉梢带了一丝淡淡的忧愁,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吗?

“差点忘了,今天开工资了,给你买了一副手套,以后就不怕干活冻着手了。”

“这怎么好意思……”赵庭芳脸一红,嗫喏一声,搓搓手,扭扭捏捏。

“有啥不好意思的,咱俩不是……”韩世明掏出那副花了自己两块三毛钱高价的黑色小羊皮手套,递过去,“好朋友嘛!”

“真好看!”

赵庭芳接过来,套在手上,“还带松紧的……”

“怎么样感觉?”

“很合手,谢谢世明哥!”赵庭芳比划了两下,抿嘴一笑。

“你看我这穷得叮当响,也没啥好回礼……”

“又跟我瞎客气是不是?朋友论交,不在于礼物多贵重,而在于是否用心。”韩世明瞅瞅窗外已经黑下来的天,“我得回去了,你早点睡觉,天冷了记得多穿衣服。”

“知道啦!”她噗嗤笑了一声,“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还能不知冷热?”

“这不是……”韩世明尴尬挠挠头,“关心一下下!”

“收到你的关心,快点回去吧,早点歇着!”

她抱起老猫,抓着小爪子冲他挥舞两下,“猫猫和世明哥说再见!”

“喵!”

老猫摇摇尾巴,斜楞两下眼睛,脑门就挨了一下!

“啥眼神!”

“喵!”老猫气得呲牙咧嘴!

“呼!”

赵庭芳躺在舒服的被窝里,抓起枕边韩某人送的黑色小羊皮手套,却又有些睡不着了!

世明哥对我这么好,以后我该怎么报答啊!

唉,果然人情债最难还!

“猫猫你喜欢世明哥不?”

赵庭芳咯吱老喵子一下,这家伙抬起头,黏腻喵叫一声,凑到她枕边,用小下巴蹭蹭她的手心,大尾巴摇啊摇!

夜深了,风从土坯房上刮过,发出呼呼的声音,赵庭芳捏捏毛茸茸的小猫爪子,闭上眼,甜滋滋一笑!

有人关心有人疼的滋味还真是舒服呢!

“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厉行节约、减少损耗……”

周县长拆开信封,一个字一个字看起来,他越看越兴奋,手在桌子上使劲拍了一下!

“好你个韩世明,都敢教我做事了!”

他抓起茶杯抿了一口,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赞叹一声!

“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啊!”

“啥事这么高兴?”

门开了,县里的一把手,也是刚从省城治病回来的县书记白志国大步流星走进来,周县长把韩世明的信递给他,“老白你猜猜,写这封信的人今年多大年岁?”

“我看看……”

白书记拿过信,先是扫了一眼,“呦,这是给咱们要办的修配厂提的意见:厉行节约,畅通反馈渠道,根据农民的需求随时调整……呀,这些意见都很中肯,也很实用啊!我猜这个人要么办过厂子,要么就是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不然提不出这么多切合实际的好建议!”

“那你猜猜他今年多大年岁?”

“嗯……最起码也得四十五岁往上!韩世明……咋是他!”

“哈哈,咋就不能是他,虽说他今年才二十岁,但这孩子处事老练,一肚子学问,主要是自学成才……”

“我看啊,你把你会的那几个夸人的词儿都用在他身上了!”白书记把信又看了一遍,“还别说,这小子既然能未雨绸缪,给咱们提了这么多中肯的意见,我看修配厂这事倒是真可以搞一搞!”

“我的领导啊,你当办厂子是说话呢,哪有那么容易!”周县长苦笑着摇摇头,“别人不说,就老徐那人,整天小算盘打得啪啪响,他要是想整点事……”

“能者上,庸者下!不行就把他换掉!”白书记大手一挥,“甘罗十岁拜相,霍去病十八岁北逐匈奴,李世民十八岁起兵,韩世明今年都二十了,还当不了这个厂长?”

“也对,他们农机站,除了世明那孩子,也没几个可用之才。”

“兵在精不在多,有一个韩世明就足以撑起这个摊场,走,咱们下去看看,看看他们那个收割机的使用情况。”

“我正有此意。”

俩人穿上厚大衣,骑着自行车,直奔乡下而来。

举目四望,原本还是郁郁葱葱的青纱帐,现在已经悉数被放倒,在秋风中透出淡淡的萧索俩人边走边谈,不一会就来到了三道沟公社大西河堡村,远处传来机器轰鸣声,俩人不约而同刹住了车子,驻足观看。

但见五辆拖拉机排成一排,带着无与伦比的气势,在茂密的青纱帐里开出一条条整齐的缺口!

“瞅见没老周,搞农业,机械化是唯一出路!”白书记把自行车支在地头,“走,看看咱们的大发明家搞出来的好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