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二个师父
- 火红年代开始逍遥自在生活
- 微风潜入夜
- 2051字
- 2025-03-22 09:06:07
黄师傅神色庄重,稳稳坐在太师椅上。徐东阳满怀着崇敬之情,双手毕恭毕敬地献上束修六礼,接着又小心翼翼地端起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恭恭敬敬地递给黄师傅。做完这些,他走到画像前,虔诚地点燃一炷香,轻轻插入香炉,随后双膝跪地,朝着画像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拜完师,黄师傅目光温和地看着眼前这位新入门的徒弟,缓缓说道:“东阳啊,我膝下有个儿子,可惜他对医术不感兴趣,没能继承我的衣钵。之前我也收过两个徒弟,只是他们都已不在人世了。从今天起,你若真心拜我为师,那便是我唯一的徒弟了。”
徐东阳一听,立刻挺直腰板,态度极为恭敬地回应道:“知道了,师父。徒儿定会谨遵您的教诲,刻苦钻研医术。”
这时,黄师傅将目光转向坐在一旁的牛爷,微笑着问道:“牛爷,今儿个怎么有空来我这儿呀?”
“老黄,咋啦,我给你送这么好的徒弟来,还不能来看看啦?”牛爷半开玩笑地说,眼中满是笑意。
“牛爷,您这说的哪儿的话。要不是您介绍,我哪能收着这么好的徒弟啊。”黄师傅连忙客气地回应道。
“这位是……”黄师傅看向站在徐东阳身旁的徐慧真,眼中露出询问的神情。
“哦,这是你徒弟的未婚妻,叫徐慧真,您就叫她慧真就行。”牛爷赶忙介绍道。
“郎才女貌,真是般配啊。”黄师傅看着徐东阳和慧真,由衷地夸赞道。
“那是你徒弟眼光好。我跟您说,慧真可不简单,您可别小瞧了她。东阳能踏踏实实地跟着咱们学艺,慧真功不可没。”
“牛爷……”在众人面前被这么夸赞,徐慧真的脸瞬间红了,她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摆弄着衣角,一副娇羞的模样。
“好了好了,不说了,再说你又该不好意思跑开了。”牛爷笑着打趣道。
“牛爷,您和徒媳妇这么熟啊?”黄师傅看着他们俩亲密的样子,好奇地问道。
“老黄,您也知道我好喝点酒,常去贺家小酒馆。慧真现在在小酒馆帮忙,一来二去的,自然就熟了。”牛爷解释道。
听说徒媳妇在小酒馆帮忙,黄师傅转头看向徐东阳。
徐东阳心领神会,赶忙解释道:“师父,我的院子就在小酒馆隔壁。慧真的父亲和老贺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我想着让慧真在小酒馆帮帮忙,顺便学学做生意,以后自己开个铺子。”
“是啊,您不知道,慧真这丫头这段时间进步可大了。”牛爷在一旁补充道。
“老头子,牛爷,可以吃饭了。”黄夫人在门口高声喊道。
“牛爷,今天就在家里吃顿便饭吧。”黄师傅热情地邀请道。
“那敢情好。”牛爷说着,看了看略显拘束的徐东阳和徐慧真,大声喊道:“东阳,慧真,走啊,在自己师父家别客气。以后你们俩可得好好孝顺你们师父。”
黄师傅在前头带路,听到牛爷的话,转过头说道:“牛爷说得对。听到没,东阳,以后你可有两个师父了。”
“是,师父。”徐东阳一边回应,一边轻轻拉住徐慧真的手,跟着黄师傅和牛爷往餐厅走去。
吃完饭,徐东阳看了看时间,恭敬地对黄师傅说:“师父,我先送慧真回家,然后就去保和堂找您。”
“那我也该走了。”牛爷在一旁说道。
三人一起走出院门,牛爷神色凝重,语重心长地对徐东阳说道:“东阳啊,往后可得用心学,老黄的医术在这四九城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徐东阳默默点了点头。随后,他先把牛爷送回家,又将徐慧真安全送到家,这才急忙往保和堂赶去,继续跟着黄师父专心学艺。
黄师父见徐东阳中医理论知识学得挺扎实,便开始着重教他临床实践的本事,首先教的就是四诊技巧——望闻问切。
“东阳,望诊呐,就得仔细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脉象这些。比如说看患者面色,是红润还是苍白,眼神有没有光彩,就能大概知道他身体的状况。再看舌苔,颜色是红是白,舌苔是厚是薄,干不干,从这些能判断病情是寒是热、是虚是实。观察舌质的形态和颜色,还能了解脏腑有没有毛病。”
“至于闻诊,就是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这些,还要闻患者身上的气味,像口气、体味,甚至排泄物的气味,这些对诊断疾病都很有帮助。”
“问诊呢,就得和患者耐心交流,详细问问病情啥时候开始的、怎么发展的、有啥症状、平时吃喝拉撒睡怎么样。记住,问诊要全面、准确,问的时候注意方式和语气,得让患者能把实话说出来,啥都别瞒着。”
“切诊,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摸脉象和按诊。脉象变化可多了,有浮沉迟数滑涩等不同特点。”黄师傅说着,伸出手做出切脉的动作示范。
平常保和堂没病人的时候,黄师傅就一门心思给徐东阳讲四诊的理论知识。一旦有病人上门,他就带着徐东阳实操,让他亲自上手感受怎么正确按脉。不仅如此,黄师傅还会根据四诊收集来的信息,教徐东阳辨证的方法,像八纲辨证、脏腑辨证这些。他把自己以前遇到的临床案例都翻出来,引导徐东阳分析病情、判断证型,然后制定治疗方案,选合适的方剂和药。
理论知识讲完后,黄师父便让徐东阳给后面来就诊的病人进行望闻问切。他还特意叮嘱徐东阳,要把诊断结果、拟定的治疗方案,以及选用的方剂药物,都详细记录下来。等徐东阳忙活完,黄师父就会把自己的诊断和徐东阳的仔细对比。要是发现徐东阳有做得不好、考虑不周全的地方,黄师父总是耐心地指导,从病理分析到治疗思路,毫无保留地剖析讲解,恨不得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一股脑儿传授给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