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错了,是盐和铁!
-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
- 邩鸟无敌
- 2030字
- 2025-02-24 23:56:12
扶苏心中疑惑,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行了礼,随即坐在了桌旁。
桌上除了食物,还散落着许多书简和卷轴。
几人似乎正在讨论着什么要事。
这情形,似乎是十七弟和门客们正在开会。
把他叫来干嘛?难道是有啥事想向这位长兄讨教?
扶苏想到这,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这时,火锅的香气顺着鼻孔钻进来,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咳,几位在忙公务?子季呢?”
扶苏看着低头忙碌的萧何等人。
他府上也有不少门客,但从没像这样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不过子季向来不拘小节,也没啥皇子架子。
“小公子刚还在,我们正算着建学府和养一支千人军队的花销。”
“刚算到关键地方,失礼了,请扶苏殿下见谅。”
萧何放下笔,收好公文,又行了一礼。
看来是算得差不多了。
“哎呀,长兄你来了,我正打算和几位先生边吃边聊,你来得正好。”
嬴子季热情招呼,让后厨又添了些食材。
小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
“十七弟盛情,为兄自然要来。”
扶苏没察觉到那笑容里藏着一丝狡黠。
还以为今天嬴子季真有啥事要请教他。
毕竟,小子季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人都到齐了。
食材便哗啦啦地倒进了火锅里。
扶苏第一次尝试吃火锅,觉得这吃法真是新鲜得很。
“这味道真是不错,父皇要是尝一尝,肯定也会喜欢的。”
嬴子季正忙着涮羊肉,涮好后蘸了蘸酱料,放进扶苏的碗里。
“我这儿还剩了不少火锅底料,回头可以送给父皇。”
“对了,父皇的信里说了什么?有没有提到那些方士会回来?”
特别是那个徐福。
也不知道那封举报信有没有让父皇警觉起来。
算了,如果徐福真的回了咸阳,得让锦衣卫暗中处理掉他,哪怕事后父皇怪罪。
看着嬴子季偷偷磨牙,扶苏有些摸不着头脑。
“东巡的船队回来时,岸边还举行了庆典,估计是找到不死药了。”
“听说方士里有个徐仙师,可能会跟着队伍回来,接受封赏。”
扶苏以为嬴政真的找到了不死药。
他的门客传消息说,始皇一路上搞庆典祭祀,还免了三个县的徭役。
怎么看都像是找到不死药,龙颜大悦的样子。
找到不死药了?
嬴子季脸上露出古怪的表情。
很快他就明白了。
政哥这是骑虎难下,只能装装样子,让天下人都以为他东巡真的求到了长生。
政哥的心思,真是深得很。
“哎,等父皇回来再说吧,现在时间紧迫,咱们得赶紧动手。”
“萧先生,你算出修建学府和豢养千人骑兵的钱粮缺口了吗?”
计划?
什么计划?
扶苏一脸茫然。
父皇都快回来了,他还以为十七弟能消停会儿。
没想到,这家伙似乎还打算继续折腾?
好像还想趁着父皇不在,来个最后的疯狂,搞个大动作?
翰林院可不是乡里的小私塾。
修缮起来工程浩大。
工匠可以找公输家帮忙,地皮可以用骊山脚下的那块。
但所需的材料、粮食,还有聘用教师……
再加上一千虎豹骑,人吃马喂,这些都要赢子季自己掏腰包。
萧何在纸上写写画画,已经把大概的数目算出来了。
缺口真是大得吓人……
“长兄,你看这里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吗?”
赢子季把记录费用的纸张递过去。
扶苏正吃着涮羊肉,顺手接了过来,随便扫了一眼。
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萧何的算术还真不错,各项费用的估算都很合理,确实是个人才。
“数目差不多,但这教师的费用可以减一些,既然办学府是利国利民的事,那我也得出一把力。”
“我家里养了不少诸子百家的客卿,正好能当老师,他们的开销我负责,这笔钱可以省下来。”
“不过,我能帮你的也就这么多了。”
省下请老师的钱只是杯水车薪。
真正的大头还是建书院的费用。
这笔开销……
就算从国库里拿,也得伤筋动骨。
扶苏虽然不缺钱,还能养一批门客,但自己并没有产业。
大秦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很低。
有身份的人,都不会去经商。
他手头的钱,跟建书院的花销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
“现在咱们确实缺钱……大家觉得做生意赚钱怎么样?”
赢子季知道,动国库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能不能拿出来。
要是掏空了国库,政哥肯定会大发雷霆,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没关系,他手里还有两大法宝!
矿盐精炼法!
冶铁术!
“做生意?这可不行!”
“十七弟你身为皇家贵胄,怎么能带头干这种贱业?”
扶苏刚吃下一块羊肉,也顾不得斯文了,脸色骤变。
始皇的幼子带头经商?
这怎么行!
到时候天下士子都会把这当成笑话。
而且作为皇子,做事不只是代表自己,还代表了皇家的脸面。
“父皇要是忙着搞庆典,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吧……”
赢子季托着下巴,眼神专注。
阿这……
扶苏顿时愣住了。
这是打算背着父皇做生意?
挣不挣钱先不说,让父皇知道了肯定完蛋!
“小公子,若是要从商,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而且扶苏公子说得对,为了修翰林院去从商,会被天下读书人看不起,这对书院的名声影响太大,得不偿失。”
萧何直言不讳。
换位思考。
如果他是个士子,知道翰林院有这污点,入学时肯定得多犹豫几分。
“谁说要从商了,做生意不一定非得从商,而且肯定能来得及。”
“这叫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赢子季又冒出个新词,众人放下筷子,一脸茫然。
“你们觉得,除了粮食,大秦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
“兵器?耕牛?”扶苏一头雾水。
“错了,是盐和铁!”
听到这两个词,萧何和韩信露出沉思的表情。
柴米油盐。
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春秋战国那会儿,秦还为了抢盐矿,跟魏国打了好几仗。
现在大秦多是粗盐,又苦又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