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带着大人们先走,我来断后。”
杨彦没跟他客气,道:
“既然如此,郭兄就带着铁骑去后面扎营,若敌骑来追,也好帮我们挡一挡。”
郭汜又开始磨蹭了,似乎是不愿去。
结果,敌军就在这时追来了。
见追兵足有数千铁骑,郭汜建议打一场。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是明智的,否则被数千骑追杀,定会损失惨重。
但是,他们的骑兵日夜赶路,体力消耗过多。
所以,杨彦建议道:
“挑选百余精兵,跟我冲击敌方主将和帅旗。”
“扰乱敌军,为我军争取休息时间。”
郭汜在打仗方面不含糊,当即和杨彦各从麾下选了五十精骑。
俩人带着百骑,迎着追兵去了。
胡母班等人忍不住找了个高地观战。
只见惨淡月光下,百骑趁着夜色反击,冲击敌军骑兵阵。
杨彦带兵直插中军,勇不可挡,并高呼“敌将已枭首”。
敌军见中军被突入,以为主将真有危险,纷纷聚往中间救援。
结果敌军阵就这么乱了。
杨彦和郭汜几番冲杀,凿穿了敌阵。
郭汜大呼过瘾:
“此次足够他们乱上一晚了。”
那么杨彦和郭汜的骑兵就能有时间休息了。
不过,杨彦却看到敌军很快稳定下来,并开始有序列阵了。
杨彦佩服敌将统兵力强悍时,听到军阵中传来呼喝:
“颜良在此,颜良在此。”
杨彦急忙找了高地观察,
只见敌人中军位置火把通明,牙旗高立,稳定了军心。
而阵中有数十精骑手持火把、旗帜纵横呼喝。
混乱就在旗官们的呼喝声中逐渐稳定下来。
郭汜见敌军混乱已平,不由叹道:
“想不到带兵将竟是颜良。”
“听说他有吕布之勇,乃是河北名将,在军中威望极高。”
杨彦也觉得棘手。
毕竟敌军骑兵中有这一勇将,想要杀乱他们就难了。
而且,颜良若是带骑兵压上来,自己骑兵在疲惫状态下迎战,伤亡肯定不小。
所以,必须再次冲击敌阵。
杨彦看向郭汜等人道:
“随我再次冲击,直取颜良,敢否?”
郭汜热血上头:
“有何不敢!我再选五十精锐。”
杨彦也重新选了五十人,更换战马后,
杨彦一马当先,朝着颜良中军位置杀过去了。
这一次,目标明确,
杨彦舞动大枪宛如风车,一路狂杀,抵挡的敌军纷纷落马,无一人是一合之敌。
中军位置的颜良看到敌军杀来,也不甘示弱的驱马迎上来了。
烈烈火光中,杨彦看到了一身金甲、魁梧彪壮的颜良御马冲来。
他挥舞大刀,气势精猛雄壮。
杨彦御马不停,暴冲挺枪突刺,直取颜良胸口。
颜良侧身躲过,大刀劈落。
杨彦枪未刺中,便摆尾横扫,杨彦急忙抽刀格挡。
兵器相撞,俩人的战马各自后退半步。
杨彦杀敌至今,单手气力已超千斤,
所遇之敌也没人能挡住自己的气力暴击。
这颜良算是他所遇的第一劲敌了。
杨彦血性大起,越发激猛的冲了上来。
颜良也是血勇翻腾,奋战不已。
俩人交手二三十合,杨彦略占上风,
但要短时间内击败颜良却不可能。
这时,跟着杨彦冲锋的精骑被围住了。
杨彦当即不再恋战,一枪逼退颜良之后,朝着他身后的大旗冲了过去。
颜良拍马来追,杨彦弯弓射出一箭。
颜良躲避不及,只能用胸甲硬接了这一箭。
箭矢没有射穿胸甲,但力道巨大,差点把颜良掀翻落马。
不等颜良再追,又是一箭射来。
颜良狼狈躲开,等再追时,却见杨彦已一路狂暴的杀向了牙旗。
牙旗周围有重兵守护,可惜这些精锐甲兵无人能挡住杨彦一击。
他几乎是一路践踏了过去,然后一枪打断了牙旗。
牙旗被夺,士气下跌,周围一片惊慌哀嚎。
颜良看着杨彦一路狂暴的杀了出时,竟有些畏惧的没敢追的太急。
“此獠无耻,会用冷箭,需我弟文丑在此,方可力擒。”
“或者等明日我集合骑兵,以兵力优势碾压。”
颜良揉着自己发疼的胸口,放任杨彦等人撤回去了。
休整一夜,颜良集合全军,准备兵力碾压的时候,却见到对方也在列队迎敌。
青天白日下,对方的阵容一目了然。
颜良见对方近两千骑,竟然全都是带甲精锐。
反观自己的三千骑兵,带甲率明显拉胯。
且对方经过一夜休整后,气势十足。
这仗……
副将见此,急忙劝道:
“凉州铁骑,天下无双。河东铁骑也不遑多让。”
“我们怕是要吃亏。”
颜良没吭声,其实他已意识到此战不妥,应该退了。
但作为主将,他不能直接说出来,否则太丢人。
副将很识趣,继续道:
“为了三个无关紧要的人,可能会牺牲数百将士。”
“不如算了吧。”
颜良很要面子道:
“我们撤走,岂不是丢了主公的一世英名。”
“不如我们暂歇,让他们撤走。”
副将很懂事跑上去交涉了。
杨彦自然更不想打,所以见副将来交涉,他很痛快的答应撤走了。
为免颜良带兵追击,杨彦和郭汜带了三百精锐断后。
结果,颜良倒是很守信用的没来追杀。
杨彦等人撤出河内郡后,便绕过平阴南下。
杨彦也在这里跟郭汜道别,让郭汜带着三个大人南下去京城送人。
这就相当于把功劳的主动权送给郭汜了。
郭汜颇为感动,约定回来后便跟他共同对付韩暹。
分别之后,杨彦回程时走了恒县。
结果,刚好撞上韩暹贼军跟贾隋军在一处小镇对峙。
贼军颇多,足有上千人,且还有骑兵。
贾隋明显分兵了,只有三五百人。
此时,杨彦有种看到自家孩子被别人欺负的感觉。
杨彦当即带兵压了上去。
上千贼寇逃走不及,少量被杀外,其余尽被拿下。
押解数百战俘回程途中,杨彦发现其中不少姓杨的,而且多是杨县人。
杨彦出面招降,这些人便纷纷从了。
不过,杨彦没带他们回罗氏镇,而是让他们回去招同僚来降。
“凡来降者,赏钱一千,种地免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