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刚刚经历过暴风雪洗礼的哨所。屋檐下的冰棱开始滴水,在冻土上凿出细小的孔洞。杨戍疆站在操场中央,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消散。他的目光扫过正在晨练的战士们——王闯带着新兵们练习雪地战术动作,每个人的动作都带着高原军人特有的沉稳。
“报告!“通信兵小跑过来,“团部紧急通知。“
杨戍疆展开电文,眉头渐渐锁紧。上级通报:某境外组织近期频繁在边境线活动,疑似进行军事侦察。电文末尾特别标注:“加强7号至9号界碑巡逻,注意收集证据。“
巡逻队踩着新雪出发时,杨戍疆特意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除了常规武器,他们还携带了新型执法记录仪和信号干扰器。王闯注意到连长往背包里多塞了两块备用电池和一份等高线地图。
“这次不一样?“王闯小声问道。
杨戍疆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拍了拍新兵的肩膀:“记住,界碑在哪里,我们的防线就在哪里。“
在7号界碑附近,他们发现了新鲜的脚印——比常人的脚印要大上一圈,显然是特制的雪地靴。脚印在界碑附近徘徊许久,最终消失在冰川方向。
顺着脚印,巡逻队来到一处隐蔽的冰洞。洞口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新鲜的冰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杨戍疆打出战术手势,战士们立即分散警戒。
冰洞深处,他们发现了被遗弃的侦察设备:一台军用级热成像仪,几个能量棒包装袋,还有一张手绘的地形图。图上详细标注了哨所位置、巡逻路线和时间。
“这不是普通的越境者。“杨戍疆的声音在冰洞中回荡,“是专业的军事侦察人员。“
追踪持续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他们在一处冰斗发现了目标——三名穿着白色伪装服的外籍人员正在架设通讯设备。对方显然受过专业训练,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巡逻队。
“站住!这里是……“杨戍疆的警告在冰川间回荡。
一场激烈的追逐在雪原上展开。王闯在追击中不慎滑入冰缝,幸亏被战友及时拉住。而杨戍疆则紧咬住其中一名目标,在海拔5800米的高度展开了一场意志与体能的较量。
当最后一名越境者被制服时,暴风雪再次降临。杨戍疆看着被押解的三人,注意到其中一人手腕上的特殊纹身——某国特种部队的标志。
回到哨所,审讯持续到深夜。这些“登山者“最终承认,他们受雇于某境外情报机构,专门收集边境军事部署信息。
第二天清晨,杨戍疆将缴获的设备移交上级后,带着全连官兵来到7号界碑前。风雪中,他举起右拳:
“我志愿加入.....“
洪亮的宣誓声在雪山间回荡,新兵们的脸庞被朝阳染成金色。王闯站在队列中,看着界碑上鲜红的“中国“二字,突然明白了父亲当年选择坚守在这里的原因。
又是一年退伍季。哨所门前,即将退役的老兵们抱着战友泣不成声。杨戍疆亲手为每个人戴上大红花,当轮到王闯时,这个曾经的新兵却挺直腰板:
“报告连长!我申请继续服役!“
杨戍疆看着眼前这个已经成长为优秀班长的战士,想起了三年前那个在暴风雪中瑟瑟发抖的新兵蛋子。他郑重地将士官肩章别在王闯肩上:
“从今天起,9号界碑就交给你了。“
多年后,当杨戍疆站在军区荣誉室的展柜前,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和锈蚀的冰镐时,哨所又传来了新的故事——王闯带领的巡逻队在某次任务中立功受奖,而照片背景里,7号界碑上的“中国“二字依然鲜亮如初。
窗外,昆仑山的雪终年不化,就像一代代边防军人坚守的誓言,永远镌刻在这片神圣的国土上。
凌晨两点零七分,王闯被刺耳的警报声惊醒。他翻身下床时,作战靴的鞋带还打着死结,防寒服领口的纽扣崩开一颗,滚落在结霜的地板上。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混合着枪械碰撞的金属声。
电子沙盘室的红光笼罩着每个人的脸。新任连长赵铁柱的指尖划过全息地图,九号界碑附近的区域正在高频闪烁。“三小时前,北斗系统捕捉到异常热源,移动轨迹呈战术队形。“他调出热成像图,七个红点沿着冰川裂隙蛇形前进,“对方避开了所有常规巡逻路线。“
王闯的呼吸在防寒面罩里凝成冰碴。作为边防第八年的老兵,他太熟悉这种路数——五年前那场暴风雪中的追击战,杨戍疆正是被这样的战术队形引入雷区。
“无人机分队升空侦察!“赵铁柱的命令短促有力,“王闯带尖刀组前出,记住——“他的战术手电光柱劈开黑暗,“活捉领队。“
夜视仪将雪原染成幽绿色。王闯伏在冰棱后,看着三百米外的人影在暴雪中时隐时现。对方穿着白色雪地伪装服,但防红外斗篷的接缝处仍漏出微弱的体温信号。
“班长,他们往死亡谷去了。“新兵李浩的呼吸声在耳机里发颤,“要不要等无人机...“
王闯的食指竖在唇边。他闻到了柴油味——那是境外特种部队雪橇车的特有燃料气味。冰层下传来细微的震动,对方在布置什么东西。
突然,雪地上爆开三团蓝光。王闯的瞳孔骤缩:“跳频干扰器!全体闭眼!“
强光扫过的瞬间,七个红点突然分裂成二十一个。王闯的夜视仪闪过雪花噪点,等视野恢复时,五个热源已呈扇形包抄过来。
“散开!“王闯的吼声被风雪吞没。他翻滚着躲过射来的麻醉镖,冰碴擦着脸颊飞过,留下火辣辣的灼痛。李浩的惨叫从右后方传来——新兵的腿部被钢索缠住,正被拖向冰川裂缝。
王闯抽出多功能军刀扑过去。刀刃砍在复合纤维索上迸出火星,对方的拖拽力大得惊人。他摸出镁热剂点燃索头,3000度高温瞬间熔断绳索。
“带人后撤!“王闯把李浩推向战友,自己迎着热源冲去。防弹插板挡住两发橡皮弹,第三发擦过左肩,防寒服绽开的裂口喷出羽绒。
雪雾中突然亮起红光。王闯的心脏几乎停跳——对方在界碑基座安装了微型爆破装置!
王闯的战术匕首刺入冰层,借力荡过三米宽的冰缝。爆破装置的红光规律闪烁,倒计时显示00:59。他扯开防寒手套,冻僵的手指在操作界面快速滑动——这是三年前杨戍疆手把手教他的排爆程序。
“滴——“
错误的提示音让冷汗浸透后背。倒计时跳至00:30,王闯的瞳孔突然聚焦在某个细节:爆破装置的固定螺丝有细微划痕,是左手持工具留下的痕迹。
他猛地转身,战术手电扫向东南方冰塔。镜片反光暴露了目标——那个左撇子狙击手正在校准射界。
“砰!“
麻醉镖擦着耳际飞过。王闯在滑倒的瞬间扣动扳机,电击弹精准命中狙击手的右肩。界碑方向传来金属坠地的脆响,爆破装置被冲击波震落冰渊。
黎明时分,直升机桨叶搅碎雪幕。被俘的狙击手后颈露出熟悉的纹身——与五年前那批人同属某境外情报机构。王闯靠在界碑上处理伤口,止血绷带被染成暗红。
赵铁柱递来卫星电话,杨戍疆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听说你差点成了冰雕?“
“比不上您当年在冰缝里挂了两小时的壮举。“王闯咧开干裂的嘴唇,“不过缴获了新玩意——“他踢了踢脚边的电子战设备,“能干扰北斗三代系统的便携终端。“
寒风掠过界碑,掀起王闯的衣角。防弹插板上的弹痕与界碑的岁月刻痕交相辉映,新兵们正在远处学习如何用雪水煮自热米饭。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王闯摸出杨戍疆留下的指南针。磁针依然固执地指向正北,就像他们永远指向界碑的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