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在得知建康的情况后,担心自己失去打着正统旗号的资本,便赶忙率部返回建康。
王伟得知侯景返回的消息后,就准备率领群臣去城外迎接,侯景得知,则拒绝,令其不要大张旗鼓,而是独自出来迎接即可。
王伟得令,独自一人准备在城外等候。
大宝元年十月,侯景率部返回建康,在王伟的迎接下,重新回到建康,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部下大将,继续转战各地,但皆是胜少败多。
侯景此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在府中静静的独坐着,王伟觐见道:“丞相。”
侯景见王伟前来,问道:“左仆射,你说我当初渡河而来,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不应该谋反啊!”
王伟:“丞相多虑了,天下之大,善战者不在少数,一时的成败得失,都不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如果丞相仅仅因为武昌一战,就失去信心,那才是真的失败,只要丞相心中不败,就永远不会失败!”
侯景听闻,当即说道:“左仆射跟随我这么多年,每当我失去信心的时候,都是你前来安慰,你我二人,真是谁也离不开谁啊!”
王伟:“丞相说笑了,在下也只是一知半解罢了。”
侯景传令,让下人将酒端了上来,对王伟说道:“左仆射,今日,就让你我二人,一醉方休!”说罢,侯景就端起酒杯。
“好,一醉方休!”王伟也举起酒杯。
二人对饮起来,直至深夜。
就在二人对饮的时候,密探已经将情报传递给了高澄,高澄得知此事后,却也不多去理睬,而是准备对关中用兵。
第二日上朝时,高澄与众臣商议自己的进攻关中策略。
众臣听闻,先是窃窃私语,随后杨愔站出来道:“禀陛下,现在征讨关中,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
杜弼说道:“我看已经正好了,最近这些日子,关中军队连挑衅的人数都变少了,可见,宇文泰手下已经无多少兵马了。”
崔季舒也赞成道:“右仆射此话不错,近日坊间传闻,说宇文泰不让士卒专心练兵,而是去耕田,真是让人耻笑。”
慕容俨则回怼道:“左仆射这话,是认为关中军队都不堪一击?”
“不错。”崔季舒回道。
慕容俨说道:“左仆射距离前线十万八千里,自然会这么认为,末将则在前线亲自见过魏军,根本不像坊间传闻那样懦弱,相反,他们更加好战。”
众臣听闻此话,也分成两拨,开始争吵起来。
高澄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众人争吵。
独孤信和慕容绍宗也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高澄朝旁边的纥奚舍乐使了个眼色,纥奚舍乐当即喊道:“肃静!”
群臣听闻此话,也都闭起嘴来,看向高澄。
高澄说道:“宇文泰强不强,不在于朝廷上诸位的争吵,而是在于实战,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我们和宇文泰的区别。”
高澄的此番话语,让群臣认为有些道理。
独孤信此时也说道:“禀陛下,若现在动兵,南边的侯景若是趁机反扑,该如何抵挡?”
刘丰站出来说道:“禀陛下,南方的侯景今日安分不少,他的军队现在都布置在郢州和会稽一带,根本抽不出兵马来对付我们,所以还请陛下放心。”
冯子琮和羊鹍也赞同刘丰的看法。
高澄希望能凭借此战夺取新野等郡,好让魏军在荆州的势力,彻底退出。
就下令道:“诸位!朕欲图领兵出征,大军分三路向关中进攻。”
此话一出,一直沉默的慕容绍宗说道:“陛下,不可啊!大军分三路出击,彼此间不呼应,若是宇文泰携带重兵前来,恐怕会遭到全军覆没啊!”
高澄则说道:“不必担心,朕自有策略。”
众臣听闻,还是劝道:“陛下还是重新制定策略吧。”
高澄先下令退朝,随后召集独孤信、慕容绍宗几人前来商讨。
高澄令侍卫取出地图,随后对几人说道:“我欲让第一路军图攻下新野、扶风等郡,而我率领第二路军转战沿岸的蒲坂等地,至于最后一路大军,则是用来吸引宇文泰注意,让其难以对我们使出全力。”
几人听闻,也认为此计划暂时可行,但独孤信补充道:“陛下,吸引宇文泰那一路的大军,必须得绕过阿那瓌的防区,臣认为,不如让李弼统领,一方面率部快速推进,另一方面也让宇文泰有所忌惮。”
高澄认为可以,就批准此次计划。
齐军开始全线准备,向关中挺进。
荆州方面以独孤信为河南大行台,率部向新野、扶风推进,王思政则作为独孤信副手,参与此战。
对潼关一带,高澄率领大军屯驻河北郡,向蒲坂一带发起攻击。
至于沃野一带,李弼率部出怀朔镇,向宇文泰攻去。
齐军三路最高统帅都各自有较高的行使权,可以在应对一些事情时,改变军队策略。
这比起刘义隆的元嘉北伐来,齐军的目的更强,各部的应对也能更加有效。
独孤信令刘丰三人回撤至临潼郡,防范敌人来袭,令郭贤前锋配合高岳,一起向扶风一带推进。
魏军反应的速度也极快,长孙俭、崔谦几人立刻向长安通报,同时整军准备迎敌。
宇文泰得知齐军向扶风发动袭击,立刻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与众臣商量,如何应对齐军对扶风等地的侵占。
众臣还未商量出个所以然来了,斥候进殿报告道:“禀丞相,达奚武将军来报,齐军分两路攻来,一路由慕容绍宗率领进攻潼关,另一路在段韶率领下进攻蒲坂,高澄亲自坐镇河北郡。”
宇文泰此时还认为齐军的意图仍是扶风郡,就下令:“令章武郡公领兵增援扶风,豆卢宁领军增援潼关。”
于谨则提出不同的意见:“禀丞相,此次齐军出征,两路进攻,很有可能同是主力,不可不认真对待啊!”
宇文泰则坚持认为,高澄走的还是他父亲高欢的老路子,一路主力,一路为吸引兵力。
从沃野镇来的斥候,此时冲入殿道:“禀丞相,在五原一带发现齐军骑兵!”
宇文泰问道:“多少人?”
斥候:“回丞相,不下三万!”
群臣听闻,都慌了起来,他们没想到齐军换了打法,不再以一路猛攻,而是三路同时猛攻,这样的败家子打法,也就只有高氏的疯子们才能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