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价格的细微差异,市场经济的先兆!
- 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
- 盘古斧
- 3026字
- 2025-04-06 23:45:53
六月底。
红红火火的烈阳之下,猪场显得十分热闹。
抓猪,装笼子,上秤,计数……
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一百八十八,去笼子,一百六十三,下一个!”
谢颖负责计数的工作。
旁边的猪秀才站着看。
有个打下手的。
他自然显得轻松很多了。
“上车,这一车先拉到了河边再说,船在河边等着了,直接装船!”金山负责现场指挥工作,集合了全大队,一共就七个两轮人力拉车,一个人负责前面拉着走,左右前后都有人扶着推着,毕竟一车拉五六头猪,那重量可不轻了。
“今天能出几头猪?”赵江山看着这一幕的红红火火,心里面多少忍不住有些激动。
如果说,去年的养猪只是牛刀小试。
那么今年。
实打实的大丰收。
目前养猪场足足有七八百头猪,全部出栏了,整个向阳大队哪怕粮食一粒米都没有收上来,今年大家也是衣食无忧的。
他祈求了多少年能吃饱饭,吃的上肉的生活。
仿佛就在这么不经意之中就能做到了。
有时候,他看着自己这小儿子,都忍不住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毕竟自己辛辛苦苦追求了十几年的东西,这小子,一年不到,好像就完成目标了。
就靠着养猪。
养猪这活,不说其他公社,涂阳公社七个大队的人都会,都能做,可能养出规模的,现在就只有赵东阳一个人,这里面涉及的养殖技术,饲料技术,看似不起眼,却非常重要。
养猪最重要是什么,是养活了。
养活一头不是本事。
能一口气养活几百头。
那就是铁一样的本事了。
其实养猪这种活不好干,而且对于环境影响也很大。
西门峡猪场这边,虽然隔着居住区域也有一段距离,但是几百头猪的大猪场,那气味可不小,特别是倒风,风一倒灌进大队里面,那熏天暗地的感觉,全大队的人,都不舒服。
可看到今天这场景。
一切都值得的。
“出一百二!”赵东阳耸耸肩,有些轻松的说道:“本来想要出八十到一百头的,但是这些猪的生长进度,比我们预料的要好一些,出一百二头。”
“全给公社了?”
“八十头给了向阳公社,四十头给了东岸公社!”赵东阳笑着说道:“虞主任估计很快就要请你去聊天了,你可要抗住啊,别让他忽悠了,咱们要是失了这点自主权,那可对未来的发展不好啊!”
都是给公社,给供销社收购去了。
但是给哪一个公社。
还是有选择的机会的。
公社和公社之间,也是可以竞争和合作的。
现在向阳大队打通了东岸公社的公路,起码大解放能进出,所以其实送去公社的运力来说,更加轻松一些,一辆大解放,直接开到门口这里,装车,一车拉到食品站去屠宰,简单轻松。
而送去涂阳公社的,运力就显得负责和成本高一些。
先要从他们这里送到河边的小码头去,这段距离不远,但是也不近啊,有车子的话还好说,靠着他们的两轮木板车,那就只能慢慢来,用船运输到了公社,还要从船上卸货到公社的运输工具之上,再送去食品站。
这就是有路和没有路的区别。
有路,以公社的能力,借一辆大解放,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运力就显得简单和成本不高。
不过现在运输成本占比不高。
所以不管是东岸供销社,还是涂阳供销社,都愿意承担这个成本,向阳大队顶多是出人力支持而已,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运费成本的支出。
“只要不投机倒把,我还是扛得住姓虞的压力!”赵江山有些小傲娇,哼哼唧唧的说道:“他天天在会议上说,涂阳,半月湾,东岸,那是一家人,要合作共赢,要互相扶持,那我们向阳以行动支持他的话,也是没错的!”
“话虽如此,但是我们从涂阳贷款,却给东岸供货,显得有些不地道!”赵东阳揉揉太阳穴:“不要忘记了,我们和东湖山大队联合起来准备建砖窑的事情,还是要申请信用社的贷款的,这时候,不能给他们找把柄,卡我们的贷款了,所以关系还是要处好,要讲道理!”
“明白了,就是我们向阳大队当了婊子,还要立个牌坊下来,让人知道我们是贞洁标榜的意思噻!”
赵江山瞥了一眼这臭小子。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要说这臭小子和自己的性格差距有点。
自己向往能动手不要哔哔。
勇往直前。
他显得苟了一些。
但是赵江山和赵大龙的性格,那就是如出一辙。
赵大龙现在老了,显得要点面子了,那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混球来的,认识的人都知道,纯纯就是蔫坏的人,喜欢在人后面当黑手,还是那种想要当婊子,还偏偏要立一个牌坊的混球。
“话糙理不糙!”赵东阳大大方方的认下来了,笑着回应:“总而言之,我们和涂阳公社,东岸公社,半月湾公社,都要处好关系,这未来大路一通,我们就要靠着三个公社的支持,才能一飞冲天!”
现在是大路不同,所以和三个公社的联系都不是很密切,特别是和涂阳公社,直线拉过去两三公路而已,但是修个栈道公路,得修十来公里才能到达。
三个公社形成品字形的三个犄角,而向阳大队,就是在中心点这个位置,日后想要发展向阳大队,和三个公社的关系,都要好好处。
“东岸公社给的价,是多少?”
“七毛七!”
“多两分?”
“嗯!”赵东阳说道:“涂阳供销社本来就有些店打压主了,价格是统一的,但是多少也有些因地制宜的,上面会给出一个范围之内的,供销社是可以进行调节的,而且猪肉的品质这方面,是有操作空间的!”
“价格上差异,会不会导致两个公社之间的恶意竞争,我们始终是涂阳公社的人!”
“东岸公社给了诚意,我们自然也要抗住压力,就目前来说,还不会造成价格差异,两分钱是有些差别,但是差的不大,在承受范围之内,东岸公社也有理由的,向阳大队是涂阳公社,他们多以两分诚意,说得过去!”
“就怕涂阳公社抓住这样的机会发难,他们养大的桃子,要是让别人摘了,你觉得他们能甘心吗!”赵江山提醒说道:“现在这时节,可不要闹出太多事情来,稳稳当当的度过去,才是最关键的!”
“我有分寸!”赵东阳点点头:“还有,我觉得年底,这个猪肉的价格,可能还会提上来一些!”
“这都提一毛钱了,还提?”赵江山目光微微一亮:“往年五年都提不上来一毛钱的价格,供销社的收购那是统一价的,是国家价的,可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不要忘记了,现在是改革开放了!”赵东阳提醒。
“你是说,改革开放影响市价的制定?”
“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怎么影响,不好说,而且我猜测,后面还有可能放开国家统一价格,让地方市场来调度这个物价,到时候肯定会引起不少的风暴,得稳住啊!”赵东阳给他打一针预防针。
其实当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进行过渡,这十年之间都是物价起起伏伏的时候,特别是后来的物价双轨制,哪怕到了八八年,价格闯关失败了,这物价水平的自我调度,还是会慢慢的拉开的。
简单来说,就是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一块钱购买力,还有就是南方的一块钱和北方的一块钱之间的差距。
反正这里面学问很大,可事实上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而已。
“这种事情,也不是我能影响的,我就做好准备!”赵江山想了想:“猪的价格在提升,那鸡的价格,是不是也会提升?”
“看供销社吧,反正这几年,我们就看供销社的面色做人,绝无二心!”赵东阳非常坚定的说道。
“你小子,倒是够稳的!”赵江山彻底的放心了,跟着官方价格走,那啥时候都没有,他想了想,说道:“我们和东岸的公路打通了,最近挑着货去东岸公社卖的不少啊,你说,这里面会不会让人当成投机倒把来抓?”
“有可能的!”赵东阳想了想,说道:“还是要点一点大队的社员,有些事情不能着急,一步步来,挑点自己从山里面采摘回来的东西去卖可以,可做二道贩子,那就肯定有问题!”
“最近的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人在大队收了山货,再挑着去东岸公社卖,价格高很多!”赵江山沉了一口气:“得压一压了,不然让公社来追责,我们大队不少人都得进去转一圈了!”
“反正,稳一手,准没错!”
赵东阳嘱咐。
他反正绝不会在这几年有做自己生意的念头,忍住忍住再忍住,一定要套着大队的皮,才能干活,不然,他宁愿啥都不干,反正能写书,也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