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60.要挟你得受着
- 大唐从高仙芝战败到平定安史之乱
- 放下那支笔
- 2225字
- 2025-03-15 15:52:34
叶护怔住了,手中的茶碗险些掉落,滚烫的茶汤溅到了皮肤,灼烧感传入心中,他慌忙把茶碗放回矮几。
边令诚见状当即倚虎作威:“你们好深的心思啊!”
叶护没想到李宁会这样问出口,哪怕他清楚李宁说对了,也只能以手按胸,向边令诚敬礼违心否认的:“绝无此事。”
“无此事,那为什么不率兵来援?难不成以轻骑奔袭,大半个月你们无法从阴山一带跑到俱兰城?我记得这个距离大概也就六七百里路吧!”
“而你们如果一人两骑,或者三骑,战马的半个时辰一般能跑十五到二十公里吧。”
十五到二十里是战马长途奔跑,非冲锋状态的速度。
特急军情传令兵会以五十到六十公里一小时,以能跑死马的速度传达,但通常会在沿途官道驿站换马。
《大唐六典》记载大唐的水、陆驿站共有一千六百多,其中一千二百多为陆驿,二百多为水驿。
“况且你们出兵,并不像朔方军那样手续繁琐,要是朔方军军将顾虑深的话,还需派人前往长安向圣人请令。”
“别和我说,移地健带了大唐无需支援的消息回去!”
从叶护先前的回答,李宁确定移地健回了葛逻禄后进行了一次商议。
并没有因为对方背刺大唐就第一时间赶其出门,向大唐请罪。
至于这个商议内容就看叶护会不会告诉他了。
面对李宁的质问,叶护有些圆不回来。
是啊为什么不来援,但论支援速度,葛逻禄派人来绝对是最快的。
比朔方军还要快。
叶护沉默了。
边令诚看了看低头沉思的叶护,又看了看拖住下巴,一副志在必得模样盯着叶护的李宁。
分辨话语真假的能力他还是有的。
他一拍桌面:“好贼子,本使定要奏明圣人,尔等生了异心,无心悔过,派我大唐天兵荡平葛逻禄。”
“你们凭什么冤枉我部!”叶护身旁的副将站了起来。
“没有吗?齐亚德·伊本·萨里过些天应该就到碎叶城了,叶护,你要不要再等些天,你们对质?”李宁有恃无恐。
这下,叶护不得不表态了,他站了起来:“监军使、李校尉息怒!我部绝无异心,只是受了移地健蒙骗,才迟迟未曾出兵。”
李宁抿了一口茶汤,平静道:“说吧,移地健对你们说了什么?”
边令诚见李宁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觉得他有些年少轻狂,提醒道:“他的话不可信!”
“监军,他不敢,咱们大唐与大食的战争结束了,大食那边损失比我们大唐还要重,卑职想。”
李宁再度看向叶护:“如果现在有一块肥肉送到大食那边,我们出粮,他们出兵,他们应该很乐意去分上一分。”
“当然,你可以不信大食会出兵,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大食已经把俘虏我安西军的三千多儿郎放回来了,这点意味着什么你很清楚,你如果不知道现在可以派人去俱兰城打听。”
“两天就能跑个回来。”
他一转头,看向侧边的王忠义:“王将军,你一道命令,应该能把那两千回国的轻骑调过来吧!”
王忠义受宠若惊般站起了身,从他第一天表态,李宁就没给他明确的答复。
这一个月来尽心尽责,但最后在俱兰城城西又没冲出大食士兵的重围,去接应李宁。
弄得他一直没有好的机会表露心态。
这会,他觉得他终于有好的机会了。
要是李宁知道他丰富的内心,他一定会对他说一句:你为什么想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啊!这一个多月来我那么信你,啥都交给你做还看不出来的吗?
他完全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那句“天都黑了”的催促话惹的祸。
“李校尉。”王忠义先是一副跟着党走的郑重模样回了一声李宁,然后趣味性十足看向叶护,意味深长的看向叶护:“莫说两千,若修书一封给我王,我拔汗那还是能在凑齐五千精骑的。”
李宁回过头来,一脸平静的看着叶护。
给足对方军事上的压力。
叶护握在一起的手不断摩挲着。
边令诚越是品味李宁的话越觉得有道理,决定等会回去好好看这些天送来的军情。
看个屁啊,直接问李校尉不就行了,还能拉近我与他的关系。边令诚瞬间换了一个思路。
想清楚后的叶护单手按胸分别对边令诚、李宁躬了躬身后道:“小王所言,监军使与李校尉自行甄别。”
托着下巴的李宁点了点头:“我听着。”
有人动脑,边令诚决定让脑子放松下,至于会不会坏掉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说吧!”
叶护组织了一会语言道:“上月十二,移地健一回到汗帐,便对父汗与各部首领说大唐打败,损失惨重,他率领的部众是靠着轻骑才得以逃了回来。”
叶护停了话,等待李宁确认,因为他知道移地健背刺了大唐。
李宁微点头:“他有一半真话,继续。”
“后来,他提倡趁着大唐新败,安西军主力遭受重创,大食东侵的时机,整合回纥,以壮大我族,为保此事能顺利,另外派人联合吐蕃、松漠地区强大的契丹、奚等一部一同给大唐施加压力。”
松漠地区位于现在的赤峰市和通辽市一带。
也就是幽州以北,属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兵抵御,镇压的地区。
“他想得挺多啊!也想得挺好。”李宁不由赞叹,神色却是凝重。
移地健在安史之乱后通过“绢马贸易”以及对部分丝绸之路的掌控,获取大量钱财,最终整合了回纥。
他记得没错的话过两年安西军的确与吐蕃开战,虽然赢了,但吐蕃没伤元气,在安史之乱期间入侵安西都护府,成功侵占安西都护府,造成郭昕独守孤城的结果。
而契丹、奚也在这两三年叛乱独立,为此安禄山出兵平叛,还战败了。
具体时间他记得不是很清楚。
契丹也从这个时期开始逐渐崛起,发展到五代十国时期建国,把燕云十六州收入囊中。
如今,叶护太子这样一说,他竟隐隐觉得可能安史之乱没爆发之前,这些大唐周边国家就已经暗中来往。
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无暇顾及,只顾平内乱,各方因此受益,得以崛起。
突然,他觉得要是自己成为了安西节度使,哪怕没成为节度使,只成为统兵的大将,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率领安西军入朝平叛,后院会不会起火!
这好像是必然的事情!
一瞬间,如山般的压力砸了下来,砸到了李宁的肩膀上。
麻蛋,好像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