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历经了多久,杨巨才悠悠转醒。他缓缓地、沉重地睁开双眼,发觉自己正悬浮在灵脉洞眼之上,丝丝缕缕的地脉之灵如同灵动的精灵,围绕在他周身,轻柔而坚定地向他体内注入温润的木灵力。
他试着微微动了动胳膊,刹那间,一股钻心的酸疼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传遍了他的全身。
杨巨神色一凛,下意识地想内视自身状态,然而,就在他提起神念的瞬间,头部仿佛遭受了一记重锤,如炸裂般剧痛袭来。他再也不敢有任何动作,两眼一黑,再度陷入了短暂的混沌。
直到数个时辰之后,杨巨才略微感觉身上的疼痛减轻了些许,他艰难地从灵脉洞眼上缓缓翻落。
随后,他步伐蹒跚、摇摇晃晃地走到石殿中的石桌旁,为自己斟了一杯灵酒。
就在他刚把灵酒送到嘴边之时,忽见一道青色小灵光,如流星般从起居室中疾飞而出。那小灵光速度奇快,眨眼间便来到了他的身前。
小灵光仿佛有灵智一般,上下打量着杨巨,见他已然清醒,竟似十分欢快,在他身前半空之中欢快地舞动起来,犹如一只灵动的小精灵。
杨巨望着那小灵光,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一连串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如闪电般划过:
“这是……”“本命之灵?”
“难道我真的分离成功了?”
紧接着,他从各个角度,仔仔细细地端详着那小灵光,只见它通体呈现出澄澈的天青色,与自己印象中的本命之灵别无二致,散发出来的气息和感觉,也与本命之灵如出一辙。
唯一的区别在于,这小灵光的体型比本命之灵小了许多,仅有米粒般大小。
在确定这就是自己本命之灵的一部分,确认自己真的分离成功之后,一时间,杨巨竟觉得身上的疼痛仿佛减轻了几分,精神也随之振奋起来。他赶忙拿出一个青玉瓶,小心翼翼地将这青色小灵光收入瓶中。
随后,只听杨巨喃喃自语道:
“从道阴恩师那传承而来的血焰煞。”
“历经邓家堡之事,获三条本命之火。”
“踏遍青岭界数百大山,搜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生魂精血,终炼出血焰。”
“于汇灵阁,从姚兴和姚启手中,得六只火系灵兽。”
“在这幽潭岛上,完成血魂魔火的融合。”
“如今又从本命之灵中,成功分裂出这缕本灵灵。”
“如今万事俱备。”
“下一步……下一步……”
“下一步只要做到灵融魔火,就能达到无限亲和,彻底炼成血魂魔火!”
说着,他的语气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杨巨喝下一杯灵酒,强忍着周身的疼痛,小心翼翼地提起自己的神识,缓缓内视自己的肉身。
他发现,全身的经脉,甚至连神识本身,都遭受了重创,但所幸的是,修为并未因此跌落。他低头沉思了许久,心中暗自对自己说道:
“修炼一事,最忌讳心浮气躁,当下之急,务必要先治愈伤势,恢复最佳状态。”
于是,杨巨一连在洞府中静心调养了两个多月,才第一次踏出洞府。此时,外面的积雪已然消融殆尽,他站在洞府外的石台上,极目远眺,幽潭岛的大部分景色尽收眼底。
此刻的幽潭岛,与他九年前初来乍到时相比,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洞府外石台蜿蜒而下的,是一条黑石铺就的小路,宛如一条黑色的丝带,静静地延伸至山下。
在岛南岸的家族石碑处,多了一段向南延伸入海中的黑石码头,那码头坚实而稳固,仿佛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这片海域,可供破浪舟停靠。
而岛上最大的变化,当属幽潭的西面和北面。在幽潭的西面,出现了一片占地十余亩的灵园,园中栽种着各式各样的灵花、灵草与灵树。
这些灵物大多为水属或火属,其中多数是几年前宗门烟霞山的弟子前来幽潭岛巡查时带来的,也有少部分是三年前送来的。
当时,那些弟子告知杨巨,这些灵物皆归烟霞山所有,嘱托他务必悉心照料。并且约定,以后每三年要向烟霞山献上一定数量的灵药灵果,倘若照料得当,结出的灵药灵果数量超出预期,多余的部分便可归他杨家所有。
在这些灵物之中,最为珍贵的当属两株黄月桂树。这种灵树属于水属灵树,但其生长却对月华之光有着特殊的需求,需历经百年方能结果。
而其果实月华果,更是炼制筑基期丹药“青基丹”不可或缺的一味主药。目前这两株黄月桂树,才刚刚种下六年,距离百年成熟还遥遥无期。
不过即便如此,杨巨也丝毫不敢懈怠,悉心照养着它们,毕竟若是死了一株,他可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在幽潭的北面,原本郁郁葱葱的林木之间,凭空多出了一片黑石青瓦的院落。仔细看去,这片院落由五处小院组成。
虽说这五处小院比不上喆居岛黑山顶上的院落那般奢华富贵,但每一处都独具匠心,造型各异,各有其别致之处。
这些小院,皆是杨巨精心建造而成,其目的是为了接待前来幽潭岛的同门。
在家族成立之初,七星峰的陈如风曾告知杨巨,杨家在此地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为途经此地的大乾门弟子提供食宿,在必要之时给予庇护。
然而,这九年下来,除了烟霞山定期前来巡查的弟子,其他同门弟子仅有两次途经此地。
一次是在五年前,寒月溪的一位师妹路过,在幽潭岛留宿了一晚。第二次则是在两年前,景涛峰的一位师兄与铸造峰的一位师弟一同前来,在岛上住了两晚。
相比于大乾门的同门,沈丽的那两位族弟倒是来得更为频繁。基本上每隔半年便会来一趟,极少失约。
每次来了之后,他们只住一晚,给杨巨带来八百灵石,以及下一个半年所需的药材,然后将杨巨炼好的丹药带回。同时,杨巨也会让他们二人帮忙采买不少东西,带到幽潭岛上。
如今,在小青山的洞府中,杨巨已开凿出了三个储藏室,用于存放各类物品,其中不乏大量的灵膳食材以及灵茶灵酒。
除此之外,还有一人也曾来过幽潭岛,那便是喆居岛周家的家主周大渊。他是在七年前,也就是杨巨来到幽潭岛后的第三年到访的。
那时,岛上各处看起来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周大渊当时带着一位家族长老,以及三名家族子弟,一行五人前来,看似是来结交的。
然而,当他登上幽潭岛,查看了岛上的灵脉,又未在岛上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灵产后,对杨巨的态度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仅仅在岛上停留了不到两刻钟,便带着众人匆匆离去。
自那之后,周家之人便再也没有踏足过幽潭岛。也许在他们眼中,这仅有杨巨孤身一人的幽潭岛杨家,不过是一个被宗门遗弃的末流角色,根本不值得结交。
当然,也极有可能是他们并不知晓杨巨身为灵植师和炼丹师的身份。
……
杨巨在洞府外的石台上伫立良久,随后移步走向那条黑石小路,准备前往幽潭西边的灵园,查看园中的灵草灵树。
从灵园返回后,他盘坐在洞府之中,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康复性的修炼计划。此后,每日白天,他都将在灵脉洞眼上修炼四个时辰。
在这四个时辰里,每次他都会将血魂魔火缓缓吸入体内,借助其力量助力自己康复。与此同时,他也会全程将本命之灵纳入体内。
而每天晚上,他则准备继续念诵《真见经》。
到了第二日,杨巨便正式开启了这一修炼计划。刚开始时,每当运转起《木行功》,身上便会传来钻心的疼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四个月之后,这种疼痛便不再那么明显了。一直到七个月之后,在灵脉洞眼的灵力以及血魂魔火的双重助力下,杨巨终于彻底康复,状态也恢复到了最佳。
恢复之后,他又花费了十多天时间,将为沈丽炼制的丹药完成。随后,他便准备着手进行“灵入魔火”,此时距离他上岛,已然过去了十年之久。
一日上午,杨巨将血魂魔火置于石桌上,同时仔细翻看着《血炼魔典》中关于“灵融魔火”的详细描述。就在他正专注研读之时,忽然察觉到洞府外传来一股灵力波动。
刹那间,他一挥袖袍,如行云流水般将血魂魔火与《血炼魔典》瞬间收起。
紧接着,他指尖轻轻一弹,一股灵力如利箭般从指尖射出,冲向洞府外面,在洞府外二百步的半空中,精准地将一团红色灵光抓了回来。
待将那红色灵光抓到眼前,杨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张传音符。他将灵力注入其中,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瞬间在耳边响起:
“师兄,我是沈丽。”
杨巨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思忖:是沈丽来了,这些年一直都是她的两个族弟前来,此次她竟亲自到访。他稍微整理了一下洞府,便起身朝着洞府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