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最差成绩

此前在10月13日的乒乓球亚锦赛男单决赛上,日本选手张本智和以出色的发挥,以3比1的比分力克中国小将林诗栋,为日本男单赢得了自1974年以来首个亚锦赛冠军。

为了庆祝这次历史性胜利,日本乒协在12月14日的理事会上给张本智和颁发了100万日元奖金。

可以说,这也是张本智和去到日本之后的一大高光时刻了,因为他是战胜了国乒主力队员夺冠的。

此外,在女团比赛中获胜的张本美和、伊藤美诚、平野美宇等五位队员各收获了20万日元,而女子双打冠军大藤沙月、横井咲樱则分别得到了50万日元的奖励。

张本智和的这次夺冠,不仅为日本乒乓球界增添了荣誉,也彰显了日本男乒在国际赛场的强劲复苏势头。

尽管奖励金额不大,但这份尊重与认可,无疑是对运动员努力的最佳回报,同时也能激励更多日本青少年投入到乒乓球运动之中。

无论是男单,还是女单,这次的表现都不乐观。

本届亚锦赛,中国乒乓球队仅获得男团、混双两项冠军,在其他五个项目上,获得女团、男单亚军和女双季军。中国队2金2银1铜创造了队史亚锦赛最差成绩。

10月10日凌晨,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决赛中,国乒女团1:3不敌日本女团,遗憾获得亚军。

这是2005年后,中国女乒首次无缘亚锦赛团体冠军。

中国队上一次在国际大赛的女团赛场上出现重大失利,还是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当时中国队在女团决赛中以1:3爆冷负于新加坡队,痛失冠军。

在亚锦赛赛场上,中国女乒上一次丢掉女团冠军还要追溯到2005年。

中国女单两大主力张怡宁和王楠没有参赛,由牛剑锋、郭跃和郭焱出战。中国女队以2:3的总比分输给了韩国队,无缘女团决赛。

在此之后,中国女乒实现亚锦赛女团7连冠。

本届亚锦赛中国男队也不乐观,男双全部止步8强,男单赛场梁靖崑、向鹏早早止步32强,徐瑛彬止步16强,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在1/4决赛爆冷输给了韩国小将吴晙诚,只有林诗栋顶住压力,在男团、混双两个项目上获得金牌,单打闯入决赛获得亚军。

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是亚洲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赛事,上届亚锦赛,国乒包揽了7项比赛的全部冠军,没想到今年惨遭滑铁卢。

究其原因,可以从主观、客观及场外因素等多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是赛程密集,运动员疲于奔命。

很多人对国乒最深刻的印象定格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那些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光辉时刻。

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乒乓之崛起就引人瞩目,并且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不断书写传奇。

虽然期间也经历过波动与低谷,但中国乒乓“梦之队”的盛誉,是一场又一场胜利铸就的底气。

然而,近些年来,国乒的绝对统治力似乎在逐渐丧失。

曾经常见的大比分领先的“碾压式”胜利,已经较少再看到。

巴黎奥运会男子团体决赛,中国队虽然总比分3:0夺冠,但每一盘都是3:2险胜。而在此前的男子单打1/4决赛中,也是在两度落后的劣势下极限逆袭,以4:3险胜对手,让不少观众直呼“看比赛必须常备氧气瓶”。

以10月12日中国队赛程为例,当天有多场男女单打和双打赛事。

其中,王楚钦在13:00迎战林兆恒,向鹏在同一时间段对阵林昀儒,徐瑛彬则面对穆罕默德·卡萨布。

此外,梁靖崑和林诗栋也分别在13:40和15:00出战单打比赛。

双打方面,陈幸同/蒯曼在14:20对阵申裕斌/田志希,梁靖崑/徐瑛彬和林高远/林诗栋在15:00分别迎战对手。

双打的1/4比赛、半决赛、决赛全赶一天完成,整个赛程安排得相当紧凑,许多选手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多场比赛。

有球迷替林诗栋计算了一下,如果一切顺利,他有一天得打7场比赛。

网友评价道:教练组像敬酒的新人,观众也像赶场子吃席的客人。

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国乒最近的行程过于密集。

奥运会、WTT常规挑战赛阿拉木图站、WTT澳门冠军赛、WTT中国大满贯再到亚锦赛,中间还穿插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此次出征阿斯塔纳亚锦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可谓疲劳作战。

中国大满贯男女单打决赛6日晚结束,国乒参赛选手于次日清晨就飞赴阿斯塔纳。

而女队又临时变阵,王曼昱因遭遇家庭变故临时退赛,陈幸同临危受命,8日赶赴阿斯塔纳出战。

国乒女队中最疲劳的正是孙颖莎,从巴黎奥运会算起,到此次亚锦赛之前,她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已经打了整整29场比赛,参赛密度之大令人咋舌。

相较而言,日本女将在前一站中国大满贯中发挥不佳,已早早进入到亚锦赛备战之中。

其次,专业化程度不高,主办方“神”操作多。

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化运作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动力。

乒乓球虽被誉为中国“国球”,但商业化程度并不算高。

WTT的诞生肩负着重新定位乒乓产品的使命,致力于提升乒乓球运动职业化与商业化,从而提高乒乓球在全球的影响力。

但,是其相当密集的赛程也对国际顶级乒乓球运动员带来了生理及心理上的考验。

赛场上,运动员们不仅要费力解决身体的疲劳、场地的不适,还要应付主办方的一些列“神”操作:中途换比赛台、改国旗;比赛期间裁判“梦游”多次计分错误,还要运动员多次中断比赛提醒比分,打乱运动员比赛节奏;运动员比赛一场主办方只提供几个球,还要运动员自己捡球……

这一系列的操作,对于参赛的运动员来说,无疑也是挑战。

第三,多次爆冷,对手乒乓球水平崛起。

不得不承认,必须正视其他球队的进步,特别是在朝鲜队和日本队身上,国乒多次出现爆冷情况。

日本女乒此役派出奥运阵容参赛,早田希娜、平野美宇、张本美和、伊藤美诚均是世界排名前列选手,张本美和尤其表现出绝佳的竞技状态。

这本届亚锦赛女团决赛中,16岁的张本美和3:2战胜王艺迪,3:2战胜孙颖莎,一人独得两分。

可以说,张本美和是日本队取胜的最大功臣,也极有可能是未来中国女乒最大的劲敌。

可以预见的是,新周期以张本美和为代表的00后球员将全面挑起日本队大梁,而目前国乒女队主力阵容中仅有孙颖莎一名00后选手。

10月8日,乒乓球亚锦赛男团比赛,中国男团对阵伊朗男团。

第一盘比赛,王楚钦首秀输球,2:3不敌14岁的伊朗小将本雅明·法拉吉。

据了解,王楚钦此次的对手本雅明·法拉吉出生于2009年12月,目前还未满15岁,世界排名为第210位。

在2022年的WTT青少年赛事中,本雅明·法拉吉代表伊朗队出战斩获冠军;在2023年的WTT青少年常规挑战赛巴统站中,本雅明·法拉吉获得U19男单、U17男单两个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比赛当中,U代表Under(以下)的意思,即年龄之下,本雅明·法拉吉能够获得横跨U19、U17两个年龄段的冠军,实力不容小觑。

随后在12日晚举行的乒乓球亚锦赛男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中,王楚钦以1:3不敌韩国18岁小将吴晙诚,王楚钦本次亚锦赛之旅就此结束。

吴晙诚的父亲是前韩国奥运男团亚军吴尚垠,作为“星二代”,他的进步神速,两年前击败李尚洙等名将夺得韩国国内锦标赛男单冠军,也是去年杭州亚运会男团亚军成员。

在本次亚锦赛男团半决赛中,王楚钦曾以3比1战胜吴晙诚。

此外,站上女子单打冠军领奖台的金琴英来自“神秘之师”朝鲜,不过她在巴黎奥运会亮相之后,也不算神秘了。

当时在混双决赛前,国乒为了研究特殊打法,特意请来倪夏莲帮孙颖莎/王楚钦练球,最终战胜了朝鲜队。

而现在,金琴英的球路更刁钻、凶狠了。

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看,乒乓球项目整体上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对运动项目本身、对明星运动员技战术的研究越来越透彻,各国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人才流动,也有助于缩小水平间的差距。

像国际乒联2014年开始要求使用“40+大球”,本质上就是为了促进“百花齐放”而进行的规则调整。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国乒还是外协,老将还是小将,大家都很拼,世界范围内再出现“GOAT”也越来越难。

第四,人才断层,阵容处于“真空期”。

中国女乒并非没有在团体大赛中丢过冠军,2005年亚锦赛女团半决赛,中国2:3不敌韩国无缘决赛;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中国女团在决赛中1:3不敌新加坡队。

无论是2005年亚锦赛还是2010年世乒赛,中国女乒丢冠也都与阵容有关系。

2005年,当时两大主力张怡宁和王楠缺阵;2010年,国乒由丁宁、刘诗雯两位年轻选手领衔。

此次亚锦赛,国乒同样处于奥运选手参赛的“真空期”,此次参赛名单中只有孙颖莎和王楚钦两名奥运冠军,陈梦、王曼昱、马龙、樊振东四大主力都缺席了该项赛事。

虽然王艺迪世界排名突出,但与日本选手的交手并不占优。

去年德班世乒赛和杭州亚运会,她均没能战胜如今的日本女单一姐早田希娜,今年釜山世乒赛女团决赛,她同样输给了平野美宇,随后的澳门女子世界杯,她又不敌张本美和。

而临时驰援的陈幸同,9日抵达赛场便匆匆参加半决赛的比赛,状态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虽然早田希娜并未在团体赛中登场,但平野美宇和张本美和都参加了巴黎奥运会,伊藤美诚更是东京奥运会日本女队的绝对核心。

早在今年2月的釜山世乒赛上,日本女乒便让中国女队两陷险境,双方的实力差距本就不算太大,此消彼长下赢下战胜国乒也在情理之中。

有媒体引用网友观点认为,国乒出现了人才断层。

本届亚锦赛,许多大家熟悉的主力队员并没有参赛,虽然削弱了国乒的整体实力,但也给了年轻选手们“抢班夺巢”、扛起重担的机会。

然而,失去了老将压阵,小将们的表现不尽完美,一些备受期待的年轻选手黯然离场。

还有网友将这一问题归咎于队伍管理的短视、梯队建设的失误、选拔机制的失衡等深层次因素。

另外,网络上一些人认为,“饭圈”文化或影响战绩。

赛场之外,纵观网友的评论,除去一些情绪宣泄和争议,也有不少发声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反映了大家对国乒发展的长期关注和深度思考。

比如,商业透支论。

近些年,乒乓球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有着高额奖金的商业联赛得到运动员和球迷的青睐。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乒乓球受喜爱程度正不断抬升,“国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也有网友认为,过度商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频繁的商业赛事占用了大量训练和休息时间,导致一些主力队员东奔西走连轴转,影响比赛状态和技战术水平。

有球员从巴黎奥运会三线作战,到WTT澳门冠军赛、中国大满贯,再到这次的亚锦赛,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已出战了整整34场比赛。

此外,“饭圈”文化也开始对国乒战绩产生影响。

有人认为,国乒队员中的一些新生代领军人物,在球场上面对的是双重压力,不光光有比赛的压力,更有来自“饭圈”的侵扰,认为“莫名其妙”的连连爆冷,不只是技术原因,更有“心魔作祟”。

一些“狂热”粉丝在网络上激烈对战,互相辱骂、诋毁、诽谤,乃至“殃及”教练、队友,最终影响的一定是运动员本人和整个团队的状态。

亚锦赛的失利,固然有阵容不齐、主力队员连续作战身体疲惫等原因,但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说,本次比赛作为新的奥运周期的第一项洲际大赛,接连爆冷也为国乒敲响了警钟。

陈梦此前在节目中坦言,外国选手的崛起是乒乓球运动的好事,只有百花齐放,乒乓球才能走得更远。

但面对日本、韩国、朝鲜小将们的快速崛起,国乒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不过,WTT赛事密集,国乒队要吸取教训,及时调整状态。

此次,在亚锦赛女单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可以说是遭遇了一次全面溃败。

历经多年积累的国乒女单精英尽数出局,令人唏嘘不已。

这场令人震惊的失利不仅标志着中国女单的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新一代选手即将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