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交易,愤怒的朱翊钧!

朱翊钧深吸了几口气后,才继续沉思。

这份“劝进表”虽然不会在文化殿上宣读,但是作用是一样的,无非是逼他和两宫让步。

一旦他和两宫妥协让步了,那么今后他们就会如法炮制,一而再的再而三的,用这种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所以说这份“劝进表”是试探,是对两宫的试探,是对他这个未来天子的试探!

当然内阁和六部不可能天真的认为,他和两宫会完全同意“劝进表”上的所有条件。

所以他们就把那些可以交换的条件写了上去。

至于涉及到他们本人和派系的实际利益,恐怕是不会那么容易让步妥协的。

冯保和司礼监他是一定要保的,“两宫共尊”也是要坚持的。

神机营他们休想!

好一个兵部!这胆子和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

自从兵部出了一个“好尚书”,自英宗后,兵部就完全架空了五军都督府。

以致其成为了摆设,和那些勋贵们镀金养老的地方。

将这些武勋们,彻底的排挤在了军权之外。

现在连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英国公也容不下了!

朱翊钧无奈的闭了闭眼。

就只能先委屈一下英国公了!

至于矿税,曹运他现在还顾不到。

高拱想利用吏部,扩大自己内阁首辅的权利,这个倒无妨。

内阁有张居正在,就不会让他独霸内阁。

而张居正则是想趁机推行他的“考成法”。

想到这,朱翊钧笑了。

这个“考成法”所牵扯到的官员和利益,可比隆庆帝的遗诏多多了。

也不知他是如何说服那些文臣们的。

既然是想做交易,他现在已经让步了,那么内阁和六部也得出点血!

不然他们下次再这么来一次,可就真要把朱翊钧给气死了!

朱翊钧计策已定,就将冯保招致近前,仔细地嘱咐他该如何做如何做。

本来还是一脸苦相的冯保,在听完朱翊钧交代给他的事情后,立马眼睛变得雪亮,摩拳擦掌狠狠的道:“主子放心!奴婢一定把此事办好!”

“这次奴婢定叫内阁和六部的老不死们,吃不了兜着走!”

朱翊钧笑道:“大伴办事,本殿放心!”

朱翊钧顿了顿又道:“在此之前,你可以私下里先去见一见张居正。”

冯保一愣,然后瞬间明白了。

朱翊钧颔首,内阁和六部太团结了可不好。

内阁内部太团结了也不好。

冯保想了想又坏笑道:“那高仪高阁老在受召进宫的途中,也可以发生点意外…”

“哈哈!好你个冯大伴!”

朱翊钧又休息了片刻后,先去了陈皇后的坤宁宫。

母子密谈了半个时辰后,就又一起到了李贵妃的翊坤宫。

冯保则是穿换了便装,连夜悄悄去往张家别院见张居正。

张家别院,书房。

“不知冯公深夜到访,所谓何事?”只见上手的张居正,身形颀长,国字脸眉眼英挺,乌须垂腹,周身散发沉稳威严之气。

即使面对劝倾朝野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冯保,也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哼!张太岳!本公不是来和你废话的!”冯保一身便衣,坐在张居正对面,神情倨傲。

“你若还想继续合作下去,想趁机推行你的“考成法”,那就拿出点诚意来!”

“冯公此言差矣!”张居正摇头道:“这“考成法”既不是我的,又不是我首先推广的。”

“我推这“考成法”,完全出于公心,是为了向百官负责,向朝廷负责!”

“可不是为了张某的一己私利!对此,张某问心无愧!”

冯保可不管张居正是为了什么,他只是道:““两宫共尊”,司礼监、东厂,还有神机营、江南织造不能动。”

“其他的就看你的本事了!”

“还有,对于遗诏上的其他条款,本公希望能尽快看到一个具体的实施章程。”

说完冯保起身就要出书房,刚走到门口,就又回头道:“先生明天告病吧!”

“冯公且慢!”张居正上前两步,试探问道:“这是两宫的意思?还是太子的意思?”

冯保侧过身来道:“是两宫和太子共同的意思!”

又道:“你们内阁和六部这样干是在玩火,是要出血的!”

说完就径直离开了张家别院。

张居正坐回到他的座位上,沉思良久。

是两宫和太子吗?

他又想了一会儿,便吩咐人明天替他告假,就说他累倒了。

第二天中午,高拱刚刚哭完灵,回到自己的府邸,准备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再去内阁。

就有司礼监的小内侍前来传召,要他速速进宫。

刚刚躺下的高拱,赶紧又披上了衣服,皱眉问道:“何人传召?是两宫还是太子殿下。”

“为何上午哭灵时没有召见,而本阁刚刚回府就又召见?”

小内侍避而不答,只是道:“高首辅,还是赶紧准备一下,随咱家进宫吧!”

高拱想到这么急召他入宫,八成是两宫和太子看到那份“劝进表”后急了。

“哼!本阁倒要看看,今后谁还敢绕过内阁行事!”于是他心里便不急了。

高拱一边想着一会儿见到两宫和太子之后,该如何提条件,又该做哪些让步。

一边往宫里赶。

同时受到召见的高仪,也在进宫的路上,可是他被一群乞丐堵住了去路,就在高仪的随从驱赶乞丐的时候。

他乘坐的马车的马又受惊了,差点把高仪摔下来。

所以等到高拱急匆匆的赶到了隆庆帝灵堂的时候,却发现内阁三位阁臣只来了他一人。

六部的尚书、侍郎确是都在。

还有在京的宗室和勋贵们,以及一些看着眼生的官员。

甚至是国子监和太学的一些学生们也在。

就在高拱满心狐疑的时候,兵部尚书、晋党的核心成员杨博,在他的耳边低语了几句,他这才反应了过来。

他说为何不见自己派系的那些官员,原来今天来的官员都是一些低品阶的小官。

按例,他们根本没资格入宫来哭灵。

而四五品以上的高阶官员,除了六部尚书和侍郎外,竟然一个都不在!

这显然不对,高拱顿时就感觉到了不好!

可没等他想明白的时候,就听两宫和太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