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得【错金虎符】的这一刻起,李政便再也不甘心屈居西苑了。
只要天子亲军能早一日成型,他的处境就能早安稳一分。
可即便是一支五十人的部队,所需要的补给,装备和训练,也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笔钱,他既不能找国库,也不能找吕后。
眼下。
李政所拥有的,仅仅只有眼前的这两三间宫殿。
而且,其中还不知被安插了多少前廷和后宫的眼线。
想要练兵。
他最起码要走出宫城,要找到一条生财之道,要脱离太后的眼皮子底下。
“要怎么开这个口呢?”
李政原本还为此感到十分苦恼。
但他没想到,机会很快就送上门了。
朝野上。
又一件吸引着无数目光的大事,摆在了他的眼前。
——册立皇后。
严格来说。
从先帝驾崩,到李政即位。
这个过程中虽然已经完成了帝位的交接,甚至李政通过自证天命之后,已经被臣民们称作为“皇帝”。
但从即位程序的完整性上来讲。
他还只走完了“灵前即位——登基大典——改元建新”这三道程序中前面两步。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按照儒家的思想。
新皇登基的当年,为了以表对先皇遗志的遵从,也出于一份孝道,是不能立即更改年号的。
一般到等到第二年,才是新皇登基的元年,才能真正在政治意义上算作是新帝登基的起始。
同时。
新皇对后宫皇后、嫔妃等的册立,也通常会放到第二年。
如今,年关将至。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可一日无主。
由于李政是仓促即位,之前在东宫也没有册立过太子妃。
所以。
在这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需要提前认定好皇后的人选。
立后嘛。
这本来是一件喜事。
但如果皇帝本人没有选择的权力,那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看着面前一脸风轻云淡的吕后,李政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这西苑仰人鼻息的日子,朕是一刻都过不下去了。
他暗自腹议道。
“礼部昨日散朝之后,给哀家上了个折子,说这几位都是他们多番挑选过后,排出来的皇后人选。”
“哀家也亲自审查过几位公卿家的女子,也一并添在了上面。”
“皇帝酌情考虑考虑,数着这开年立后的日子也有些紧了,最好是能早点做决定。”
“.......”
李政摊开礼部的奏折一看。
好家伙。
这些名字的前缀不是国公之女,就是侯爵之妹。
而且基本全在秦王一脉的豪强贵胄圈里打转。
至于吕后所添上去的那些女子,也全都是出自她阵营里的人。
“怎么样?皇帝有看得上的吗?”
“没有。”
李政看完把奏疏一搁,有些不满意道,“太后,朕想换一批,可以吗?”
“立后事关国本,皇帝也不能全由着性子来。”
吕后出言提醒道。
李政又兴致寥寥地扫了一眼,“儿臣只是觉得,在皇后的选立上,也不非要着眼于权贵之家,儿臣并不挑剔出身,寒门百姓也好,庶人之女也罢,只要能与朕琴瑟相和,心意相通即可。”
“况且,这平常人家的女子,大都还会和母后一般,自小便操持家务,深知民间疾苦,性格上也不会娇惯任性.......”
李政徐徐渐进道,“要不母后再给儿臣重新物色几个吧?”
“百姓女子,自然有百姓女子的好。”
吕后先是肯定了一番李政的说法,随后又径自说道,“不过哀家觉得,当今朝廷初定,皇帝还是要选一个能让天下人都满意的才行,毕竟要以大局为重。”
经过太庙祭天后。
吕雉和朝臣们发现,朝堂上的三方势力彼此相争,一时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当今天子在不胡乱插手的情况下,却能短暂地维持住这种微妙的平衡。
这一局面对任何一方势力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
权谋之争,历来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激烈。
这其中,需要极端的耐心和漫长的蛰伏。
当前,皇帝的位分已然不可再轻动。
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谋求皇后的人选了。
后宫与前廷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不管成功的概率有多少,只要是能争取己方势力的女眷入主后宫,并顺利诞下皇子,那握在手中的胜算便又多了几分。
一阵沉默之后。
见李政迟迟没有松口,吕后便不再卖关子道。
“皇帝之前不是说想要更改朝会的制度吗?近来,好像还在叫人筹办一个什么'造作司'?”
“倒让哀家差点儿给忘了,这后宫不得近御的条例,到现在也还没有解除吧?”
“.......”
李政听到这儿就明白了。
吕后一次就抓到了他的三个痛点。
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是一场摆在明面上的政治交易。
不过,也是李政难得的开口机会。
只是堂堂母仪天下的“皇后”尊位,仅凭着这些怎么足够呢?
李政抬手又拿起了那份名单,慢条斯理道,“除了母后刚才所说的以外,朕还想搬到东殿去处,那边僻静。”
“当然,每逢正月十五,朕还是会过来给母后问安的。”他补充了一句。
“可以。”
“朕还想出入皇城。”
“不行!”吕后毫不迟疑。
“那让朕手下的太监出入呢?”
吕后凝眉想了想,“可以,但要搜身,太监不得携带天子诏书或印玺,违者杀无赦!”
“而且皇帝委派的太监每次外出,必须要有禁卫随行,不得在城外滞留。”
“儿臣没有银子用了,还想接管先帝的内帑。”
吕后一愣,随即又笑了笑,“行。”
“嗯.......朕想了想,东殿的位置太过偏僻了也不行,要不再给儿臣五百个禁军护卫?”
吕后没有应声,只是直勾勾看了他一眼。
旋即。
李政立马识趣道,“那五十个总可以吧?”
“.......”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
李政争取到了他现阶段所能争取的一切。
最终,母子二人总算是达成了共识。
翌日。
天子迁居东殿。
立后诏书颁行天下。
皇帝会在年底成亲,开年立后。
皇后的人选,将由皇太后亲自指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