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宗室议政

新年的第四天,早朝。

赵仁川正式启用了属于自己的年号——正统。

赵仁川用正统为自己的年号就是想告诉世人,自己身为嫡长子,登基即位既是遵循祖制,也是顺应天命。

龙台宫的大殿上,皇室宗亲和文武官员们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

最先被攻击的是安王赵嘉,因为封王的提议是他说出来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重点讨伐的对象。

安乡郡侯赵旸红着脸指着赵嘉道:“赵嘉,你竟敢违背祖训,说出给异姓封王的话,简直是悖逆祖宗,你不配做我们赵氏子孙。”赵旸身边一群宗室跟着附和,痛骂赵嘉,说的一个比一个难听。

“赵嘉,我看你是想断送我赵氏天下。”

“我看你赵嘉才是最大的乱臣贼子。”

……

宗室们的一顿集体输出,骂的赵嘉头都抬不起来。其他大臣们更是不敢反驳,生怕把自己卷了进去。

赵旸虽然爵位不高,但按辈分却也是和赵嘉平辈,是赵仁川的叔爷辈。这些宗室贵胄平日里不问政事,但只要牵挂到自己的利益,他们立马就会跳出来。显然赵嘉的做法触碰到了宗室的利益,天下就那么大,给那些武将封王,就意味着会有大片国土会分赐给他们。那些人既有兵又有了封地后,先不说他们会不会有异心,单单就手中权力就已经不是宗室亲王可比,更不用说他们这些郡王,郡侯等宗室了,所以赵旸这个年近五十的老家伙才在大殿之上不顾一切的要阻止。

赵仁川被这些个宗室吵的头都大了,可他又不能阻止他们,因为祖制里不仅写着宗室可以议政,还规定涉及祖制的决定必须有宗室人员参加议政。

威望最高的姚嵩站出来制止,让宗室们给朝臣们说话的空间,也被这群贵胄们给顶了回去。

汤山郡王赵纪嚷嚷道:“还议什么,祖制里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异姓不得封王,谁敢开这个先例,我宗室人人得而诛之。”

姚嵩那张因疲惫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涨的通红,他指着赵纪怒斥道:“赵纪,注意你的言行,《燕赵祖训》里虽然给了你们这些宗室议政的权力,可是没有让你们替皇上做决定,还人人得而诛之,你想诛谁?”

“你……”赵纪手指着姚嵩,被问的一阵激灵。想反驳,却又一时语塞。

宗室们终是闭上了嘴。

赵嘉解释道:“封王只不过是缓兵之计,只要等到天下局势一定,到时候再找个理由削掉就好了。”

有人提出质疑,担心封王容易,可将来要削掉一个手里有兵的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搞不好会再出现一次诸侯分裂的混乱局面。此想法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到那时江山易主,处境与现在相比会复杂百倍。

兵部左侍郎连诚安说:“只要除掉燕贼,到时候皇上可以以勤王有功为名为那些总兵在皇宫内设个庆功宴,届时我会将禁军布置在周围,只要皇上发个信号,我们便可轻松控制他们。”

赵旸道:“你们这不是将皇上立于不仁不义之地吗?”

“仁义?”赵嘉瞥了一眼赵仁川,却不料发现赵仁川也正看着他,有些尴尬的赵嘉赶忙转移了视线。

赵仁川自然明白赵嘉那个眼神的意思,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仁义还重要吗?江山,我只要江山,其他都是假的。

赵仁川最终用一句话给这次议政画了句号——江山社稷为重,余者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