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现代文教学

八年级教材里的文章主要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文言文,一个现代文。

关于现代文教学,到目前为此我已有了一些收获。其实,关于这些收获,还得得益于我的学生,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我的老师,不过这个老师的形象却是在我的心里,非目之所见。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让我收获了许多,但是这些收获更多的是停留于万卷书里。当我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那一刻,我才从这万卷书慢慢地走了出来。

刚开始,我有些不适应,我给学生们讲课,他们基本都是一脸懵逼地看着我,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所以,每次周记,他们都会写我这位语文老师。

大致内容是:听不懂啊,好难啊,好烦躁啊,等等。

这些周记首先进入的是他们班主任的眼里,所以四班的班主任没少跟我抱怨,所讲的内容太难之事。

“张老师,你这样不行啊,学生都说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你得好好备课啊!”

“张老师,你看,这次学生又开始抱怨啦,哎呀,你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嘛!”

……

那段时间,在四班的班主任面前,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一样。但我有什么办法呢?我需要一点时间成长,谁一出娘胎就是个大人呢?那岂不是怪物了?

“我知道了。”我很镇定地回答道。

但那也是她最后一次在我面前发抱怨了。

“老师,这阅读题好难啊,有没有什么办法,或者什么方向呢?”周欣同学抱着《周末限时练》到我办公桌前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就要有答案了,经小姑娘这么一问,我的脑子立马活跃了起来。

“你把你手中的练习册给我。”

我从练习册中选了一篇已经讲过的阅读。

“你看,这道题:赏析下面的句子。这类题呢,别怕,其实很简单的。”

“初中语文的赏析句子,无非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呢通常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这个我在课堂上已经讲过。我们可以从多篇阅读里找到与之类似的题,仔细比对,你会发现。这个考得最多。

第二个呢是词性,比如句子中运用的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等。你看这个词,美丽的,可以看出作者是对这个东西的喜爱还是讨厌呢?”

“喜爱。”

“对。”

“嫩绿呢?”

“还是喜爱。”

“对,像这类词都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类景物的喜爱之情。那么在赏析句子时,以词性为例,可以看一个句子有些什么词,这些词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又比如这道题,总是一词可以看出什么呢?”

“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一直都是这样。”

“对,一直都是这样,可以表现出母亲在失去父亲后一直都过着这样孤独寂寞的生活,是吧?”

“嗯。”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归纳一下,阅读题中的赏析题大致可以从写作手法和词性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但是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那就是描写的手法。描写的手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而人物描写又包括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肖像)描写。当然,有时可以从细节描写这个方向思考。这个,可听得明白?”我停顿了一下。

“能明白,但是我担心自己还是不会做。”

“这个简单,买一本阅读训练题,好好练练就行了。”

“哦,那老师——”

“还没完呢?”

我见她正要离开,继续说道:“刚才是赏析题,但是还有两种阅读题也是经常考的,一种是句段的作用,还有一种是标题的作用。

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作答。

比如说,句段在开头或者前面几段的话:内容上,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塑造了什么形象,点明了主旨;结构上,点题,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为下文什么内容做铺垫。

若句段位于文章的中间,同样的:内容上,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点明了主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什么内容,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或照应上文的什么内容,为下文的什么内容做铺垫。结尾我就不说了,过段时间,我会将它们打印出来发给大家。

至于标题的作用,一般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答,一是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二是是否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三是是否造成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四是能否看出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五是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六是是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七是是否指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八是是否一语双关,既指出什么,又指出什么,九是是否改写了什么诗句,等等。

当然,在实际作答时,以上这些方面不可能全部出现,根据具体情况,写出它提现的那几个方面。可还明白?”我看了看她,一脸懵的样子,只好止住。

“好吧,先就讲这么多。总而言之,阅读题都有思考方向的,一旦掌握了这些思考方向,答案都像是写在阅读中一样,比默写题,文言文题简单多了。”

“好的,谢谢老师——”小姑娘立马鞠躬谢道。

“哎哎哎,我还没讲完呢?小丫头急什么——”我见她又要走,连忙阻止道。

“哦,不好意思,老师,你说。”

“其实,语文就两大块,读和写。而读又包括阅读和背诵,写呢就是你们理解的写。阅读这一块,总的来说,就是要多读,多思考,不要让自己的脑子停下来。看到好的句子多记一记,有时也可以改写一下。

对了,你的积累本弄得怎么样了。”

“积累本?哦,这个没什么问题。”

“好,一定要利用好你的积累本,把不会的基础知识抄写进去,慢慢会形成一个系统。这样你的学习就不会显得很凌乱了。”

“嗯。”

“还有,比如很多参考书都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归类好了的,但那毕竟是别人的,你要弄出属于你自己的才是。”

小姑娘连连点头。

“当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你的积累本会被你写得有些有些凌乱,这个无妨,因为老师讲的知识点就不是从头到尾很系统的。

现代文阅读这一块,你只要把同类东西抄写到一起就行了,记住一定要学会多找几个例题粘贴到这些知识点的旁边,这个例题还要有完整的答案。这样对比参照,你才能把控,才能知道在现实里如何操作。

额?今天说的有些多,慢慢消化,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来找我就行。学而不思则殆,学而不问与不学无异。一定要先思考,思考后还有困惑,一定要多问。”

等周欣走后。我突然感觉自己刚才说的话似乎有点多,这让我不自觉想起了当初我聆听老师教诲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