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拜访一汽

“我说姜善,你怎么这样,我的钱怎么到你那这么多,你都开上法拉利812了,我才宝马五,怎么这么悬殊。”

“那好,你来做助理,我去当主任,你看我是不是也开法拉利。”

“那好来吧!我们换换。”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喂”

“姜善呢?”

“在我旁边。”

“她的贷款还没还,就买了法拉利812,真心大,我都替他着急!”

“贷款还没还那?”

“那能怎么地!”

“是不是让我给你还!我可不给你还那。”

“就是借!”

“我不借。”

“借不!我跟你可是夫妻了,我都不结婚了,怎么的还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没那意思,就是喜欢。”

“喜欢可不行,就要娶了才好看。”

我们去了登记处,查看行不行重婚。结果被人说了一通就回来了。我说:“不行吧,你非得说行,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我说行就行,我和你爸都有过!”

“额!我爸都死啦,你还不放过!”

“不好好的吗!我都见过了,家人都见过了,自己见的,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那不行,我爸喝酒喝的不行了,跟我一样!”

“诶!你就是不学好,我说什么了,你就说不行不行的!”

“就是那种事,夫妻间的事。”

“我和你有什么事,不都行吗!”

“就是......”我贴近姜善耳边小声说。说的姜善脸红脖子粗的,我说:“怎么了这是!”

“人家还是女孩呢,怎么能听这些话!”姜善跑到了车边把门一拉就上车了,可是法拉利812!

我喊着说:“等我,等我!”我跑在后边追车轱辘,一不小心踩上了狗屎,我说:“Shit!妈的怎么这么背!”

我和姜善回到公司,我的助理王思思来到我的桌子前,说:“我们的计划都排满了,明天去一汽集团,就是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长春一汽,可是城中城啊!”

“嗯!这个一汽是有名堂,就是长春的城中城。中国的龙头企业,共产党的公司,就是产品太老,将我们的技术移植到一汽可是个好点子,这是个刚来的长春的吉林大学本科生说的,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你还记得很清楚!”

“我是主管,怎么记不清楚。”

于是我和助理王思思来到吉林省会长春的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就是长春一汽。我说:“我们去总监办公室。”

我们来到总监办公室,就见这总监在接受采访,我说:“我们小声等会儿。”

说着,就听这人说:“今年一汽怎样招人?”

“就是在一本重点大学招收新生。”

“怎么不是大四学生!”

“今年采取集团和大学共同培养的战略。大一就招进公司,然后在大二接受公司培训上岗实习,然后就工作和读研读博和博士后。”

“那现在用工怎样?”

“用工荒,有用的人才少,能用的贵!非常贵!都不是共产党,我们要大力发展党员结构,培养年轻党员参加党政机关工作。”

“好了,观众们,我们吉林的莘莘学子,我们有好福气了......”

“该到我了!”我马上前去,说:“记者我们宝马集团跟一汽是兄弟合作公司,现在有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请说。”

“我们宝马要将技术移植到一汽集团。”

“我要说一句,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就差时间了,今后大量需要大学生,尤其是机械学生和车辆学生。”

我和这位记者谈论了这年的招聘,我说:“现在招聘想找到好员工可是非常难,这学生都是好的,可是能用的就那么几个,还都有些疾病,我们都想让这些学生歇歇再上班,观众朋友们,各位学子要好好学习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发挥才能!”

我和一汽总监说:“我们都是汽车行业的专家,这方面都清楚,我们的技术都是在快速发展的,我们的技术是德国宝马总公司的,你们的技术可是老套了,我们要你们做我们的技术储备力量怎么样?”

“我们的技工和工程师都是一流的,都是中国领先的,可是技术是落后的,还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那样子,我们就要跟国际竞争了,这可不行,我们主张自主研发,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技术资金和科技资金,我们现在的红旗轿车就是产品!”

“那好,我看看红旗生产线。”

我们来到了动力车间就是发动机生产车间。这里井然有序,貌似刚刚清理过一样,我说:“我们来到这里是看发动机,发动机呢?”

“这里是零件生产车间,发动机组装车间在另一个厂房,走,我们去看看再说。”

我到了发动机组装车间,我看到这里一样非常干净,我说:“我们就去看看成品怎么样?”

“好,这边走。”

我来到发动机测试区,我看到这里的发动机都非常精良,我问:“这是什么技术?”

“精加工,数控机床加工的,很精良!世界最先进的!”

我们来到整车组装车间,这里的地面可以照脸!我说:“我看看新车。”

“走,这边。”

“这个是什么?”

“这个是安全测试。在中国只有红旗车有这样的测试。你说说你们宝马有吗?”

“我们宝马用的是欧洲的安全标准,跟国内的不一样,都是国际的!”

“嗯!还是宝马!我们红旗的定价在14万到45万!你们宝马是19万到54万!”

“嗯,我们宝马是合资企业,不像你们一汽是自主品牌!还是共和国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