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Advanced菜单设置详解

Advanced菜单可改变CPU与其他系统设备的具体设置,Advanced菜单的主界面如图6-16所示。

图6-16 Advanced菜单的界面

6.3.1 Instant Music Configuration(免开机音乐播放功能设置)设置详解

Instant Music Configuration用于设置在BIOS程序中开启或关闭Instant Music功能。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有一点需要注意,Instant Music Configuration开启时PS/2键盘功能将自动关闭。Instant Music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17所示。

图6-17 Instant Music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图6-17 Instant Music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续)

6.3.2 JumperFree Configuration(JumperFree设置)设置详解

JumperFree Configuration用于管理CPU超频、AGP插槽频率、内存电压、AGP接口电压等相关设置。JumperFree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各设置项如图6-18所示。

1.AI Overclock Tuner(人工智能超频)

AI Overclock Tuner(用于对中央处理器进行超频设置。该设置项提供了预先设置好的超频比率,只需选择需要的值即可。AI Overclock Tuner的参数界面如图6-19所示。

图6-18 JumperFree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其各设置项

图6-18 JumperFree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其各设置项(续)

图6-19 AI Overclock Tuner参数界面设置

2.AGP OverClock in MHz(AGP插槽频率)

AGP OverClock in MHz(AGP插槽频率)用于调节AGP插槽的频率数值。使用【+】键或【-】键可以对数值进行调整,取值范围为66~75。AGP OverClock in MHz的位置如图6-20所示。

3.DDRRAM Voltage(内存电压)

DDRRAM Voltage用于设置内存电压,其可选参数有Auto、2.5V、2.6V、2.7V和2.8V。系统默认参数为Auto(自动设置),这样电脑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的调整。DDRRAM Voltag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21所示。

4.AGP Voltage(AGP接口电压)

AGP Voltage用于设置AGP接口电压,其可选参数有1.5V、1.6V和1.7V,一般默认设置为1.5V。AGP Voltag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22所示。

图6-20 AGP OverClock in MHz的位置

图6-21 DDRRAM Voltage参数设置界面

图6-22 AGP Voltage参数设置界面

6.3.3 CPU Configuration(CPU设置)设置详解

CPU Configuration用于设置是否支持GART(图形地址定向表)错误,以及调节HT总线倍率。CPU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各设置项如图6-23所示。

图6-23 CPU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各设置项

1.GART Error Reporting(Gart错误报告功能)

GART Error Reporting用于设置开启或关闭Gart错误报告功能,可选参数值有Disabled和Enabled,一般默认设置为Disabled,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GART Error Reporting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24所示。

图6-24 GART Error Reporting参数设置界面

2.HT Ratio(HT总线倍率)

HT Ratio(HT总线倍率)通常只有在对CPU进行超频时才需要调整,比如外频从200提升到225没有问题,但是HT总线频率不可以从800(K8)提升到900,它们之间有一个倍率关系这个时候就需要把HT总线的倍率降低。HT Ratio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25所示。

图6-25 HT Ratio参数设置界面

6.3.4 Chipset(芯片组设置)设置详解

Chipset用于更改芯片组的高级设置,选中该项按【Enter】键,便可打开此选项的设置界面。Chipset的位置及其子设置项如图6-26所示。

图6-26 Chipset的位置及其子设置项

1.MemClock Mode(时钟模式)

MemClock Mode用于设置内存时钟模式,默认设置为Auto(自动设置),将参数设置为Manual(手动设置)时,一些具体的设置项就会显示。MemClock Mode的位置及手动设置项如图6-27所示。

MemClock Value用于设置内存分频,供选的参数有200MHz、266MHz、333MHz和400MHz。MemClock Valu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28所示。

图6-27 MemClock Mode的位置及手动设置项

图6-28 MemClock Value参数设置界面

2.MCT Timing Mode(MCT频率模式)

MCT Timing Mode可以选择Auto,自动设置所有与dram相关的频率,如有需要可以将参数改成Manual手动设置。MCT Timing Mode的位置及内部设置项如图6-29所示。

图6-29 MCT Timing Mode的位置及内部设置项

●CAS Latency(CL):即CAS延迟时间,是内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电脑在内存中读取数据时,在实际读取之前都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而这个缓冲所用的时间,即为我们所说的CAS延迟时间。虽然CAS延时越短速度越快,但是过高的速度往往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性,设置时需要慎重。CAS Latency(CL)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0所示。

图6-30 CAS Latency(CL)参数设置界面

●DRAM RAS TO CAS Delay:即行寻址到列寻址的延迟时间,该参数设置也对内存带宽影响较大,数值越小,速度也就越高,但是过高速率也常伴有不稳定性。DRAM RAS TO CAS Delay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1所示。

图6-31 DRAM RAS TO CAS Delay参数设置界面

●DRAM RAS PRECHANGE Time:即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预充电时间,该参数用来控制在进行SDRAM刷新之前,行地址选通脉冲预充电所需时钟周期。缩短时钟周期可以提高SDRAM的性能,但是过短的时钟周期会导致预充电时间不足,SDRAM会因无法正常完成刷新而不能保持数据。DRAM RAS PRECHANGE Time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2所示。

图6-32 DRAM RAS PRECHANGE Time参数设置界面

DRAM ACTIVE TIME:是指TIME内存行有效至预充电的最短时间,该参数的调整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参数最好设置成Auto,交由电脑自动设置。DRAM ACTIVE TIM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3所示。

图6-33 DRAM ACTIVE TIME参数设置界面

3.1T/2T Timing(内存下达命令的时序)

1T/2T Timing用于设置内存下达命令的时序,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4所示,将其参数设置成Auto,由电脑自动设置。

图6-34 1T/2T Timing参数设置界面

4.Master ECC Enable(ECC错误检测及校正功能)

Master ECC Enable用于启动或关闭支持ECC错误检测及校正功能。Master ECC Enabl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5所示。

图6-35 Master ECC Enable参数设置界面

5.Audio CODEC Interface(内置音频编解码接口)

Audio CODEC Interface用于设置内置的音频编解码接口,一般设置成Auto,BIOS程序会自动检测电脑所使用的音频设备。Audio CODEC Interface的位置及内部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6所示。

图6-36 Audio CODEC Interface参数设置界面

6.Primary Video(首先启用的显卡)

Primary Video用于设置显卡的启动顺序,若系统同时装有PCI接口显示卡与AGP接口显示卡时,通过Primary Video的设置可以选择优先使用的显卡。Primary Video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7所示。

图6-37 Primary Video参数设置界面

7.Aperture Size(显卡共享系统主内存的大小)

Aperture Size用于调节显卡共享系统主内存大小,一般默认数值为64MB。如果显卡质量很好,那么没必要加大共享系统主内存大小;如果显卡不足以满足需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大共享系统主内存大小。Aperture Siz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8所示。

图6-38 Aperture Size参数设置界面

8.AGP FW Enable(AGP快速写入)

AGP FW Enable用于设置AGP快速写入功能,一般默认设置成Auto。AGP FW Enabl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39所示。

图6-39 AGP FW Enable参数设置界面

9.AGP SideBand Address(AGP SideBand地址)

AGP SideBand Address用于关闭或设置自动检测AGP SideBand地址,AGP SideBand Address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40所示。

10.Onboard Device(内置设备)

Onboard Device用于设置芯片组的相关设备。选中该选项,并按【Enter】键,可以进入此选项的设置界面。Onboard Device的位置及内部设置项,如图6-41所示。

图6-40 AGP SideBand Address参数设置界面

图6-41 Onboard Device的位置及内部子设置项

Onboard Device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子设置项。

(1)MAC Interface

MAC Interface用于启动或关闭本主板内部的802.3 MAC接口,可选参数主要有Disabled和Enabled,选择Enabled对Onboard LAN Boot ROM进行设置,如图6-42(a)所示,当MAC Interface设置为Enabled时,Onboard LAN Boot ROM选项就会显示出来,如图6-42(b)所示。

图6-42 MAC Interface设置为Enabled时显示Onboard LAN Boot ROM项

Onboard LAN Boot ROM用于启动或关闭主板内置网络控制器的开机只读内存(Boot ROM)功能。Onboard LAN Boot ROM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43所示。

图6-43 Onboard LAN Boot ROM的参数设置界面

(2)Internal SATA IDE Interface

Internal SATA IDE Interface用于启动或关闭主板内置的Serial ATA与IDE接口,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在如图6-44(a)所示的设置界面中,将Internal SATA IDE Interface设置为Enabled时,RAID Option ROM变为显示状态,如图6-44(b)所示。

RAID Option ROM用于启动或关闭主板的NVIDIA Serial ATA开机只读内存(Boot ROM),此选项的可设置值有Disabled和Enabled。在如图6-45(a)所示的界面中,选择Enabled时,RAID Option ROM内部子设置项如图6-45(b)所示。

图6-44 将Internal SATA IDE Interface设置为Enabled时显示RAID Option ROM项

图6-44 将Internal SATA IDE Interface设置为Enabled时显示RAID Option ROM项(续)

图6-45 显示RAID Option ROM参数设置界面及设置项

●Primary Master as RAID:用于将Primary IDE Master设置为RAID,此选项的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如图6-46所示。

图6-46 Primary Master as RAID参数设置界面

●Primary Slave as RAID:用于设置是否将Primary IDE Slave设置为RAID,此选项的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如图6-47所示。

图6-47 Primary Slave as RAID参数设置界面

●Secondary Master as RAID:用于将Secondary IDE Master设置为RAID,此选项的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如图6-48所示。

●Secondary Slave as RAID:用于设置是否将Secondary IDE Slave设置为RAID,此选项的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如图6-49所示。

●Third Master as RAID:用于设置是否将Third IDE Master设置为RAID,此选项的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如图6-50所示。

图6-48 Secondary Master as RAID参数设置界面

图6-49 Secondary Slave as RAID参数设置界面

图6-50 Third Master as RAID参数设置界面

●Fourth Master as RAID:用于设置是否将Fourth IDE Master设置为RAID,此选项的可选参数有Disabled和Enabled,如图6-51所示。

图6-51 Fourth Master as RAID参数设置界面

11.USB Configuration(USB设置)

USB Configuration用于设置与USB硬件设备相关的功能。USB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内部各子设置项,如图6-52所示。

图6-52 USB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内部设置项

(1)USB Controller Support用于关闭或设置USB控制器支持的类型,可选参数有Disabled、USB 1.1 Only、USB 1.1+USB 2.0,如图6-53所示。

图6-53 USB Controller Support参数设置界面

将USB Controller Support的参数设置成USB 1.1 Only后,将显示Legacy USB Support选项,如图6-54所示。

图6-54 显示Legacy USB Support

(2)Legacy USB Support用于启动或关闭支持USB设备功能。一般设置为Auto(自动),当系统检测到有安装USB硬件设备时,就会启动USB控制器;若是未检测到任何USB硬件设备,就会关闭USB控制器。Legacy USB Support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55所示。

将USB Controller Support的参数设置成USB 1.1+USB 2.0后,Legacy USB Support及USB 2.0 Controller Mode两个选项会同时显示,如图6-56所示。

图6-55 Legacy USB Support参数设置界面

图6-56 显示Legacy USB Support及USB 2.0 Controller Mode

(3)USB 2.0 Controller Mode用于设置USB 2.0设备的传输速率模式。此选项可选参数有FullSpeed(12Mb/s)和HiSpeed(480Mb/s),如图6-57所示。

图6-57 USB 2.0 Controller Mode参数设置界面

6.3.5 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内置设备设置)设置详解

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用于控制板载芯片功能,可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启用该功能。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内部子设置项如图6-58所示。

图6-58 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的位置及内部子设置项

1.Serial Port1 Address(串口COM1地址)

Serial Port1 Address用于设置串口COM1的地址,可选参数有Disabled、3F8/IRQ4、2F8/IRQ3、3E8/IRQ4和2E8/IRQ3,如图6-59所示。

图6-59 Serial Port1 Address参数设置界面

2.Parallel Port Address(并行端口地址)

Parallel Port Address用于选择并行端口所使用的地址值,可选参数有Disabled、378、278和3BC,如图6-60所示。

图6-60 Parallel Port Address参数设置界面

当选中Disabled以外的任意一个参数后,都会弹出一个子设置选项。例如,选中378时,Parallel Port Address的各子设置项,如图6-61所示。

●Parallel Port Mode(并行端口模式):内部参数有Normal、Bi-directional、ECP、Epp和ECP & EPP。

●Parallel Port IRQ(并行端口中断号):内部参数有IRQ7、IRQ5。

图6-61 Parallel Port Address各子设置项

3.Onboard Game Port(板载游戏端口)

Onboard Game Port用于设置板载游戏端口的基本I/O端口地址,其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62所示。

图6-62 Onboard Game Port设置界面参数

4.Onboard MIDI Port(板载MIDI端口)

Onboard MIDI Port此项用于设置板载MIDI端口的基本I/O端口地址,可选参数有Disabled、300和330,当设置为Disabled时,进入某些游戏会出现无声现象,但系统中仍会出现声音控制图标。Onboard MIDI Port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63所示。

图6-63 Onboard MIdI Port参数设置界面

5.MIDI IRQ Select(MIDI端口IRQ选择)

MIDI IRQ Select用于设置MIDI端口的中断请求号,其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64所示。

图6-64 MIdI IRQ Select参数设置界面

6.3.6 PCIPnP(PCI即插即用设备)设置详解

PCIPnP用于更改PCI/PnP设备的高级设置,提供了PCIPnP设备所使用的IRQ地址、DMA通道资源与内存区块大小设置。PCIPnP的位置及内部子设置项如图6-65所示。

图6-65 PCIPnP的位置及内部子设置项

1.Plug And Play O/S(即插即用操作系统)

Plug And Play O/S设置为No时,BIOS程序会自行调整所有设备的相关设置。若安装了支持即插即用功能的操作系统,则需要将参数设置成Yes。Plug And Play O/S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66所示。

2.PCI Latency Timer(PCI信号计时器的延迟时间)

PCI Latency Timer是指允许PCI装置占用PCI通道的时间,如果参数设置为64,即可以占用PCI通道64个时间周期;设置为96,则是占用PCI通道96个时间周期。将PCI Latency Timer设置得长一点,能够使PCI装置充分利用PCI通道,但其他PCI装置使用PCI通道的等待时间就变长了,设置前还需仔细斟酌。PCI Latency Timer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67所示。

图6-66 Plug And Play O/S参数设置界面

图6-67 PCI Latency Timer参数设置界面

3.Allocate IRQ to PCI VGA(自行指定PCI接口显卡的IRQ中断地址)

Allocate IRQ to PCI VGA用于设置用户是否能够自行指定PCI接口显卡的IRQ中断地址。当设置为Yes时,用户可以通过BIOS程序自行指定PCI接口显示的IRQ中断地址。Allocate IRQ to PCI VGA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68所示。

图6-68 Allocate IRQ to PCI VGA参数设置界面

4.Palette Snooping(图像校正)

Palette Snooping用于改善因显卡不标准造成的图像问题,此时需将参数设置成Enabled。如果电脑使用的是标准VGA显卡,那么将参数设置为Disabled即可。Palette Snooping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69所示。

图6-69 Palette Snooping参数设置界面

5.PCI IDE BusMaster(PCI IDE总线控制)

PCI IDE BusMaster用于开启或关闭BIOS程序是否利用PCI控制总线来读取/写入数据至IDE设备。PCI IDE BusMaster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70所示。

6.OffBoard PCI/ISA IDE Card(非板载PCI/ISA IDE卡)

OffBoard PCI/ISA IDE Card用于设置非板载PCI/ISA IDE扩展卡插槽。如果使用了PCI IDE卡,则此项必须设置,参数视电脑PCI IDE卡是插在Slot 1~Slot 4哪个上面而定的,Slot5、Slot6为保留选项。OffBoard PCI/ISA IDE Card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71(a)所示,其内部子设置项,如图6-71(b)所示。

图6-70 PCI IDE BusMaster设置界面参数

图6-71 设置OffBoard PCI/ISA IDE Card

设置好OffBoard PCI/ISA IDE Card后,还要设置OffBoard PCI IDE Primary IRQ和OffBoard PCI IDE Secondary中各IDE IRQ的值,其中Hardwired为保留选项。OffBoard PCI IDE Primary IRQ和Offboard PCI IDE Secondary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72所示。

图6-72 设置各IDE IRQ值

7.IRQ assigned to(IRQ地址分配)

IRQ assigned to用于指定IRQ地址是让PCIPnP设备使用(设置为PCI Device)或保留给ISA扩展卡(设置为Reserved)。IRQ assigned to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73所示。

图6-73 IRQ assigned to参数设置界面

8.DMA Channel(DMA通道)

DMA Channel用于设置DMA通道,将其参数设置为PCI Device时,指定的IRQ地址可以让PCIPnP硬件设备使用;当设置为Reserved,IRQ地址会保留给ISA硬件设备使用,如图6-74所示为可供设置的DMA Channel。

图6-74 可供设置的DMA Channel

9.Reserved Memory Size(关闭或保留内存的空间)

Reserved Memory Size用于关闭或设置保留的内存空间。Reserved Memory Size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75所示。

图6-75 Reserved Memory Size参数设置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