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用现查:电脑BIOS/注册表设置实战秘籍
- 王红军 贺鹏
- 10866字
- 2025-02-17 23:12:36
4.3 如何设置Phoenix-AwardBIOS设置程序
4.3.1 SoftMenu Setup(软超频设置)设置详解
SoftMenu Setup(软超频设置)是升级主板所特有的功能,它提供了丰富的CPU外频、倍频调节(需要CPU支持),AGP/PCI总线频率以及CPU/内存/AGP的电压调节等,如图4-3所示为软超频设置内的具体设置项。

图4-3 SoftMenu Setup具体设置项
1.CPU Operating Speed(CPU外频设置)
CPU Operating Speed用于对CPU的频率进行设置。该选项有两个可选参数,一个为Default(默认设置),另一个为User Define(手动设置)。
将CPU Operating Speed设置为“Default”时,用户能手动改变它下面的一些设置项,如图4-4所示。
将CPU Operating Speed设置为“User Define”后,下面的一些选项即可进行设置,如图4-5所示。这些选项的功能如下。
(1)CPU External Clock(MHz):用于设置CPU的外频。
(2)PCIe Clock:用于设置PCI-E总线频率。
(3)Multiplier Factor:用于设置倍频。

图4-4 改变设置项

图4-5 选中User Define后CPU Operating Speed下面的各设置项
2.Voltages Control(电压设置)
Voltages Control(电压设置)用于对各种工作电压进行设置。该选项也有两个可选参数,一个为Default(默认设置),另一个为User Define(手动设置)。
电压设置项的具体设置项如下。
(1)CPU Core Voltage:用于设置CPU核心电压。
(2)DDR2 Voltage:用于设置内存基准电压。
(3)Hyper Transport Voltage:用于设置总线电压。
(4)NB Voltage:用于设置北桥电压。
(5)DDR2 Reference Voltage:用于设置内存参考电压。
选中Default时,使用默认设置参数,不能手动改变其设置项的参数,如图4-6所示。选中Default后按【Enter】键,进入设置选项界面如图4-7所示。

图4-6 参数为Default

图4-7 选中改变设置项
选中User Define后,Voltages Control下的各设置项变为可设置状态,如图4-8所示,接下来即可对下面的电压参数进行设置。

图4-8 选中User Define后的Voltages Control下面的各设置项
4.3.2 Standard CMOS Features(标准CMOS设置)设置详解
Standard CMOS Features为系统提供了日期、时间、硬盘、显卡等基本设置,如图4-9所示为Standard CMOS Features内部各设置项。

图4-9 Standard CMOS Features内部各设置项
1.Date(日期)
日期选项可用来设置电脑日期,按方向键可以使光标在月、日、年3个参数上移动,按上下方向键即可对参数进行更改。
2.Time(时间)
时间选项可用于设置时间,按方向键可以将光标移到要更改的参数上。按上下方向键即可对参数进行更改。
3.IDE Channel 1 Master(IDE主通道)
IDE Channel 1 Master(IDE主通道)用于设置IDE接口上连接的硬盘和光驱。但现在基本已经不再使用了。
4.IDE Channel 1 Slave(IDE从通道)
IDE Channel 1 Slave(IDE从通道)用于设置从IDE接口连接的设备,当与IDE Channel 1 Master一同使用时,电脑会从主通道中寻找启动系统,如果电脑主盘中没有系统,即使从盘中装有系统也不能启动;如果主通道关闭,而从通道中有启动系统,那么电脑可以启动。但是与SATA通道相比,IDE通道目前已经不怎么常见了。
5.SATA Channel 1~Channel 4(SATA通道1~通道4)
SATA Channel 1~Channel 4分别为SATA硬盘或驱动接口通道,用于连接硬盘。一般一个主机接一个硬盘便足够了,如图4-10所示为SATA Channel 1连接了一个硬盘;其他通道均没有连接,显示为None。

图4-10 SATA Channe 1连接硬盘与未连接硬盘的区别
在选择对应的硬盘型号后,便可进入内部对硬盘进行相关设置,如图4-11所示。

图4-11 硬盘设置项
这些选项的功能如下。
(1)IDE Auto-Detection(IDE自动搜索功能):选中Press Enter,按【Enter】键,BIOS程序就会对硬盘的参数等进行快速检测。
(2)Extended IDE Drive(IDE扩充驱动):将其关闭后,硬盘不再输出。
(3)Access Mode(存取方式),选中后面的参数,按【Enter】键,更改其参数值,如图4-12所示,此时更改下面绿色字体的某些参数即可达到更改存取方式的目的。

图4-12 更改存取方式
6.Drive(软驱)
现在软驱基本已经淘汰,所以此选项的参数一般设置成None,代表没有安装软驱。
7.Floppy 3 Mode Support(支持软磁盘)
如今,软磁盘也基本上退出了市场,为了缩短POST自检使用的时间,一般设置为Disabled(不支持)。
8.Halt On(暂停选项设置)
当BIOS检测到有异常情况后,会停止运行,并弹出错误提示信息,如图4-13所示,当前参数为All,But Keyboard,意为除键盘错误外,BIOS检测到任何其他错误,都将暂停系统启动并弹出错误提示。

图4-13 Halt On参数
选中All,But Keyboard按【Enter】键,进入Halt On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14所示。其中,All Errors,代表当BIOS检测到任何问题时,系统均要暂停启动并做出错误提示;No Errors,代表当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时,系统继续运行;All,But Diskette,代表当BIOS检测到除磁盘错误以外的错误时;均停止启动并给出错误提示,代表All,But Disk/Key,代表当BIOS检测到除键盘、磁盘错误以外的任何错误时,均停止启动系统并给出错误提示。
Halt On下面的Base Memory等各项是一些固有参数。

图4-14 Halt On设置界面参数
4.3.3 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设置)设置详解
Advanced BIOS Features主要为电脑提供系统配置和安全的设置,如图4-15所示,选中Advanced BIOS Features,按【Enter】键,就会打开设置界面,如图4-16所示。

图4-15 选中Advanced BIOS Features
1.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开机快速检测)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是通过采用简化测试的方式与次数,让POST过程所需时间缩短的一种设置。此选项有两个可选参数,其中Enabled代表启用,Disabled代表禁用,如图4-17所示。为了充分保障使用的安全,建议不使用开机快速自检。

图4-16 Advanced BIOS Features内部设置项

图4-17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参数设置
2.CPU Feature(处理器属性)
CPU Feature的作用是当温度发生一定改变时自动改变CPU的性能,以达到降温目的。选择此选项的参数,如图4-18(a)所示,然后按【Enter】键即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18(b)所示。进入此设置界面后,可以设置Virtualization(虚拟化技术)选项参数,可选参数为Enabled(启用)和Disabled(禁用),如图4-18(c)所示,这里最好选用Enabled(启用)。

图4-18 CPU Feature参数设置
3.Hard Disk Boot Priority(设置硬盘启动顺序)
Hard Disk Boot Priority用于在电脑安装多个硬盘时,设置硬盘的启动顺序,如图4-19(a)所示选中Hard Disk Boot Priority的参数,再按【Enter】键进入如图4-19(b)所示的参数的界面。

图4-19 Hard Disk Boot Priority设置
在该设置界面中,如图4-19(b)所示,该机只装了一个硬盘MAXTOR STM3320820AS,因此BIOS默认硬盘MAXTOR STM3320820AS为硬盘启动顺序的第一项。
4.First Boot Device(第一启动顺序)
First Boot Device(第一启动顺序)用于设置电脑优先启动的设备,如图4-20(a)所示为选中First Boot Device的参数,按【Enter】键,进入该选项的设置界面后,便可以查看并更改内部参数,如图4-20(b)所示。

图4-20 First Boot Device设置
Second Boot Device为第二启动顺序,Third Boot Device为第三启动顺序,设置方法与设置启动顺序相同。
5.Boot Other Device(其他引导顺序)
Boot Other Device的作用是当之前介绍的设备都不能进行开机时,可以使用其他一些方法开机,比如从网卡启动。通常情况下,用不到这一功能,最好将其设置为Disabled(关闭状态),设置方法如图4-21所示。

图4-21 Boot Other Device的设置
6.Boot Up Floppy Seek(引导时搜索软驱)
Boot Up Floppy Seek的作用是开机时对软驱进行搜索,如果电脑没有软驱,或是有软驱但并不使用软盘操作最好设成Disabled(禁用),这样可以节省自检时间,如图4-22所示,选中Boot Up Floppy Seek的参数,然后按【Enter】键即可进行参数的更改。

图4-22 Boot Up Floppy Seek设置
7.Boot Up NumLock Status(开机时小键盘区情况设置)
Boot Up NumLock Status用于设置初次启动时是否自动开启小键盘,默认设置为On(开启)。如果由于需要更改设置,可以选中此选项的参数,然后按【Enter】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重新设置即可,设置过程如图4-23所示。

图4-23 Boot Up NumLock Status设置
8.Security Option(密码选项设置)
Security Option主要针对BIOS中设置的密码类型进行设置,如果密码不存在,则该项毫无意义。Security Option的默认参数为Setup,如图4-24所示。当参数为Setup时,设置的密码只在进入BIOS主界面时才需要输入密码,否则无法更改BIOS设置。
当参数设置为System并设置密码后,不仅进入BIOS主界面需要输入密码,在每次开机时也需要正确输入密码,如图4-25所示为Security Option的参数设置界面。

图4-24 Security Option的默认设置

图4-25 Security Option的参数设置界面
9.MPS Version Control For OS(面向操作系统的MPS版本)
MPS Version Control For OS(面向操作系统的MPS版本)选项主要用于选择在操作系统上应用哪个版本的MPS(多处理器规格)。可供选择的参数有1.1和1.4,须选择操作系统支持的MPS版本,如果不清楚可以咨询经销商,如图4-26所示为该项参数的设置过程。

图4-26 MPS Version Control For OS设置
10.Delay For HDD(Secs)(硬盘等待时间)
Delay For HDD(Secs)选项的参数可以设置成0~15s,将等待时间设置为0s时,可大大缩短开机时间,但很容易造成硬盘坏道,建议设为5s,这样开机时间不会太长,硬盘也不容易造成损伤,设置方法如图4-27所示。选中Delay For HDD(Secs)参数如图4-27(a)所示,按【Enter】键,进入如图4-27(b)所示的参数设置界面,输入数字“5”后按【Enter】键即可。

图4-27 Delay For HDD(Secs)设置
11.Full Screen LOGO Show(全屏展示LOGO)
Full Screen LOGO Show用于设置开机时是否显示主板的LOGO,如图4-28所示,参数设置为Enabled,此设置可使电脑开机时会全屏展示该品牌的LOGO(徽标或商标)。如果将参数设置成Disabled,开机后将不会显示该电脑的LOGO,其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29所示。

图4-28 Full Screen LOGO Show参数为Enabled

图4-29 Full Screen LOGO Show参数设置界面
4.3.4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设置)设置详解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用于设置与主板所采用的芯片组相关的运行参数。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在主界面的位置如图4-30所示。选中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并按【Enter】键后,就会打开其内部的设置界面,如图4-31所示。

图4-30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所在的位置

图4-31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内部设置界面
1.K8<->NB HT Speed(CPU到北桥等设备的HT总线倍频)
K8<->NB HT Speed用于设置CPU到北桥等设备的HT总线倍频。一般来说,除了对电脑进行超频外没有必要对其默认设置进行更改。在K8处理器中“前端总线”这个名词已消失,并全面引入了HT(Hyper Transpor,超传输)总线的概念,CPU已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前端总线,而是直接从内存获得数据。通常情况下,主板支持的HT总线频率是恒定的,而且有:
HT总线频率=CPU外频频率×HT总线倍频
外频是CPU乃至整个电脑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早期的电脑,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速度等于外频,可以理解为CPU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而现在这一状况已发生改变。但是外频的意义仍然存在,电脑系统中大多数的频率都是建立在外频的基础上,对电脑进行超频实际是通过提高电脑的外频而实现的。
选中K8<->NB HT Speed的参数并按【Enter】键,进行设置界面后即可对其参数进行重新设置,设置界面如图4-30所示。

图4-32 K8<->NB HT Speed参数设置界面
2.K8<->NB HT Width(CPU到北桥芯片的HT总线带宽)
K8<->NB HT Width用于设置CPU到北桥芯片的HT总线带宽,带宽主要影响数据传输速率。一般设置为↓16 ↑16。此外该选项的参数还可设置为↓8 ↑8、Auto,其中Auto由BIOS自动设置,如图4-32所示,本机K8<->NB HT Width的参数设置为Auto。
选中K8<->NB HT Width的参数并按【Enter】键即可进一步对内部参数进行设置,如图4-34所示为其参数设置界面。

图4-33 K8<->NB HT Width参数

图4-34 K8<->NB HT Width参数设置界面
3.DRAM Configuration(内存配置)
DRAM Configuration用于对内存进行一些具体的设置如图4-35所示。选中DRAM Configuration的参数并按【Enter】键,即可进入其设置界面,如图4-36所示。

图4-35 DRAM Configuration所在位置

图4-36 DRAM Configuration设置界面
此时DRAM Timing Selectable(内存时序选择)默认为Auto(电脑自动设置)。DRAM Clock(内存主频设置)等选项也均为电脑自动配置的结果。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按【Enter】键将DRAM Timing Selectable的参数设置为Manual(手动设置),如图4-37所示。
将DRAM Timing Selectable参数设置为Manual后,其下方的各设置项变成可设置状态时,便可以进行更改,如图4-38所示。

图4-37 将DRAM Timing Selectable的参数设置为Manual

图4-38 DRAM Timing Selectable手动设置界面
(1)DRAM Clock:内存的主频设置。根据该参数,用户可以得知电脑主板所支持的内存型号,当购置内存时就可以根据参数选定需要的内存,如图3-39所示,由DRAM Clock的参数可知该电脑的主板只支持内存型号为DDR2的内存,频率可以设置为400MHz、533MHz、667MHz和800MHz。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户选购的内存型号是DDR2667,此时用户可以设置的参数为DDR2400、DDR2533和DDR2667,但是不可以设置成DDR2800,因为内存不支持。同理,用户不能安装型号为DDR2533的内存而将参数设置成DDR2667。

图4-39 DRAM Clock参数选项
(2)CAS Latency:设置内存存取数据所需的延迟时间,即内存接到CPU指令后的反应速度。选择的参数越小,内存反应的速度就越快。CAS Latency参数的位置如图4-40所示。

图4-40 CAS Latency参数的位置
内存延迟时间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存条的质量,有些质量欠佳的内存条在延迟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死机。可以采用逐步缩短延迟时间的做法,以便将其时间设为最佳。另外,也可以将参数设置为Aut,由系统自动设置延迟时间,如图4-41所示为CAS Latency参数设置界面。

图4-41 CAS Latency参数设置界面
(3)Command Rate:设置在选择一个P-Bank芯片集之后多少时间可以发出具体寻址的L-Bank/行激活命令。一般认为,首命令延迟的时间越短,意味着电脑速度越快,但事实并非如此,过快的速度往往对芯片组造成过高的负荷,增加了芯片组的不稳定性。一般将该参数设置为Auto,交由电脑自动管理,如图4-42(a)所示,Command Rate当前参数为Auto,如图4-42(b)所示为Command Rate的参数设置界面。

图4-42 设置Command Rate参数

图4-42 设置Command Rate参数(续)
(4)DQS Timing Training:用于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准确地区分出每个传输周期,并便于接收方准确接收数据。DQS Timing Training的位置如图4-43所示。

图4-43 DQS Timing Training的位置
选中DQS Timing Training参数并按【Enter】键,即可对其参数进行更改,如图4-44所示,DQS Timing Training的可选参数有Skip DQS(跳过DQS)和Perform DQS(中止DQS)。一般采取电脑默认设置即可,该设置项对于一般用户没有很强的操作意义。

图4-44 DQS Timing Training的内部设置参数
(5)CKE Base Power Down Mode主要作用是为避免内存溢出造成蓝屏死机。该选项的参数可设为Enabled(支持)与Disabled(不支持),建议设置成Enabled。CKE Base Power Down Mode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45所示。

图4-45 CKE Base Power Down Mode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图4-45 CKE Base Power Down Mode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续)
(6)CKE Base Power Down by:该选项有两个可选参数:Channel意为通过通道;Chip Select意为通过电压。CKE Base Power Down by的位置及内部参数如图4-46所示。

图4-46 CKE Base Power Down by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图4-46 CKE Base Power Down by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续)
(7)Memclock Tri-Stating设置DDR内存时钟的三态模式,它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47所示。

图4-47 Memclock Tri-Stating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图4-47 Memclock Tri-Stating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续)
(8)TwTr Command Delay:可设置读到写命令的延时周期。
(9)Trfc for DIMM:设置内存刷新行所用的时间,CPU与内存的连接延时。
(10)Write Recovery Time(Twr):选择dram登录最后一行数据后的写入恢复时间,即最后一笔写入数据后的预充电时间。
(11)Precharge Time(Trtp):选择预充电时间。
(12)Row Cycle Time(Trc):选择ras#启动或同一bank自动刷新的时间。
(13)RAS to CAS Delay(Trcd):当dram刷新时,行和列地址分开,用于设置从ras到cas在相同的bank读写数据时所延迟的时间。设置的周期越短,dram运行越快,但稳定性就会越低。
4.SSE/SSE2 Instructions(SSE/SSE2指令集)
SSE/SSE2 Instructions用于浮点运算,SSE支持并行4个单精度浮点运算,SSE2另外支持并行两个双精度浮点运算,如图4-48所示为SSE/SSE2 Instructions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图4-48 SSE/SSE2 Instructions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4.3.5 Integrated Peripherals(内建整合设备周边设置)设置详解
Integrated Peripherals主要对所有外部设备进行设置,例如,USB设备、串/并行端口、音效设备等,如图4-49所示为Integrated Peripherals的位置及其内部设置项。

图4-49 Integrated Peripherals的位置及其内部设置项
1.OnChip IDE/SATA Device(IDE/SATA设备设置)
OnChip IDE/SATA Device(IDE/SATA设备设置)用于对IDE/SATA各种功能的设置。选中OnChip IDE/SATA Device后面的Press Enter,按【Enter】键便可进入OnChip IDE/SATA Device内部设置项界面,如图4-50所示。

图4-50 OnChip IDE/SATA Device内部设置项界面
选中IDE/SATA Function Setup选项旁的Press Enter,然后按【Enter】键,可打开此选项的设置界面,如图4-49所示。其中,IDE 1 Controller为IDE控制器;IDE DMA Transfer access为IDE的DMA传输访问;OnChip SATA Controller为SATA控制器(集成芯片),通过设置它们的参数可以确定是否支持这些功能。

图4-51 IDE/SATA Function Setup参数设置界面
选中RAID Configuration(磁盘阵列设置)选项旁的Press Enter,然后按【Enter】键,即可进入此选项的设置界面,如图4-52所示。该界面主要对SATA接口进行设置。

图4-52 RAID Configuration参数设置界面
2.Init Display First(显示启动设置)
Init Display First用于设置启动显示,如图4-53所示可供选的参数有PCI Slot (PCI插槽)及PCIe(PCIe总线接口)。

图4-53 Init Display First参数设置界面
3.OnChip USB(USB接口类型)
OnChip USB用于设置USB接口类型,如图4-54所示,其可选参数主要有Disabled(支持USB);V1.1+V2.0(支持V1.1+V2.0型接口);V1.1(支持V1.1型借口)。
(1)USB Keyboard Support(支持USB键盘)
USB Keyboard Support用于设置USB键盘的使用状态,可选参数如图4-53所示。其中,OS表示进入系统后USB键盘可以使用,但是启动时不可以对BIOS进行设置;BIOS表示在启动时可以用USB键盘对BIOS进行设置,进入系统仍可以使用。

图4-54 OnChip USB的位置及其内部参数设置界面

图4-55 USB Keyboard Support参数设置界面
(2)USB Mouse Support(支持USB鼠标)
USB Mouse Support用于设置USB鼠标的使用状态,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56所示。一般将参数设置为OS即可,因为在BIOS设置中用不到鼠标。

图4-56 USB Mouse Support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4.OnChip Audio Controller(集成声卡设备)
OnChip Audio Controller用于设置电脑是否支持集成声卡,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57所示。选中Enabled,即表示电脑将支持集成声卡设备;选中Disabled,表示电脑将不支持集成声卡设备。

图4-57 OnChip Audio Controller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5.Onboard FDD Controller(主板上内置的软驱控制芯片)
Onboard FDD Controller用于设置主板上内置的软驱控制芯片,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58所示。选中Enabled,表示开启主板上内置的软驱控制芯片;选中Disabled,表示关闭主板上内置的软驱控制芯片。

图4-58 Onboard FDD Controller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6.Onboard Serial Port(内置串口插座)
Onboard Serial Port用于设置是否支持串口插座以及支持串口插座类型,其位置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59所示。选中Disabled,表示不支持内置串口插座;选中Auto,表示由系统自动配置;3F8/IRQ4和3E8/IRQ4分别代表具体的内置串口插座型号。

图4-59 Onboard Serial Port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7.Onboard LAN Controller(板载主板网络控制器)
Onboard LAN Controller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60所示,Enabled代表支持,Disabled表示不支持。

图4-60 Onboard LAN Controller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Onboard Lan Boot ROM用于设置是否支持网络开机,一般用于学校、网吧等做无盘工作站使用;个人用户很少会用到这个功能,因此一般设置为Disabled(禁止)。Onboard Lan Boot ROM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61所示。

图4-61 Onboard Lan Boot ROM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4.3.6 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置)设置详解
Power Management Setup用于设置电源接口挂起类型、冷却与静音功能、接电时电脑状态等,如图4-62(a)所示为该选项所处位置,图4-62(b)所示为Power Management Setup内部设置项。

图4-62 Power Management Setup的位置及其内部设置项
1.ACPI Suspend Type(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挂起类型)
ACPI Suspend Type用于设置高级配置及挂起电源,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63所示。当选择S1(Power On-Suspend)时,表示除了通过CPU时钟控制器将CPU关闭之外,其他的部件仍然正常工作,这时的功耗一般在30W以下;选中S3(Suspend-To-RAM)时,表示电脑处于ACPI标准的最佳实现状态,它能够使电脑休眠时的耗电量降至最低并可瞬间激活。

图4-63 ACPI Suspend Type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USB Resume from S3用于设置系统在S3模式下是否由USB装备唤醒。选中Disabled为不支持;Enabled为支持。USB Resume from S3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63所示。

图4-64 USB Resume from S3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2.Power Button Function(电源按钮功能)
Power Button Function用于设置电源按钮的功能,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65所示。选中Delay 4 Sec,表示按一下电源按钮电源按钮便是开机,关机时要按住电源按钮4s;选中Instant-Off,则表示按电源按钮即时开/关机。

图4-65 Power Button Function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3.Wake Up by WAKE# of PCIe(PCI Express卡上的存取动作遥控唤醒)
Wake Up by WAKE# of PCIe用于设置PCI Express卡上的存取动作遥控唤醒,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66所示。当将参数设置为Disabled时,全部附加在PCI Express卡上的存取动作都将遥控唤醒处于soft-off状态下,当然该PCI Express卡必须支持唤醒功能。

图4-66 Wake Up by WAKE# of PCIe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4.Wake Up by PME# of PCI(PCI卡上的存取动作遥控唤醒)
Wake Up by PME# of PCI用于设置PCI卡上的存取动作遥控唤醒,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66所示。当将参数设置为Enabled时,全部附加在PCI卡上的存取动作都将遥控唤醒处于soft-off状态下,当然该PCI卡必须支持遥控唤醒功能。

图4-67 Wake Up by PME# of PCI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5.Wake Up by Ring(通过铃声事件将系统从电源关闭的状态中唤醒)
Wake Up by Ring用于设置是否支持发生在数据机铃声上的事件都会将系统自电源关闭的状态中唤醒,如图4-68所示为Wake Up by Ring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图4-68 Wake Up by Ring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7.Wake Up by Alarm(通过设置时钟警报将系统从睡眠状态中唤醒)
Wake Up by Alarm用于设置时钟唤醒功能,其位置如图4-69所示。
如图4-70所示,将Wake Up by Alarm的参数设置成Enabled,即可对Wake Up by Alarm的两个子项进行设置。其中Day of Month Alarm用于设置一个月的哪一天电脑时钟警报将系统自沉睡状态中唤醒,则默认设置为0,意为每天;Time(hh:mm:ss)Alarm则用于设置具体的开机时间,可以精确到秒。

图4-69 Wake Up by Alarm的位置

图4-70 Wake Up by Alarm的子项
7.Cool’n’Quiet Technology(冷却与静音功能)
Cool’n’Quiet Technology用于设置冷却与静音功能,如图4-71所示为Cool’n’Quiet Technology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当参数选中为Auto时,系统将自动设置这一项功能;参数Disabled为不支持冷却与静音功能。

图4-71 Cool’n’Quiet Technology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8.Restore on AC Power Loss(意外断电后,重新接通电源时系统的状态)
Restore on AC Power Loss用于管理系统意外断电以后,重新接通电源时系统的状态,如图4-70所示为Restore on AC Power Loss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将其参数设置为Power Off,则意外断电接通电源后电脑不会自动启动;若将参数设置为Power On,表示意外断电接通电源后电脑就会自动启动;将参数设置为Last State,则电脑意外断电接通电源后会返回上一次工作页面。

图4-72 Restore on AC Power Loss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9.HPET Support(是否开启高精度定时器功能)
HPET Support用于设置是否开启高精度定时器功能,其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73所示。选中Enabled,表示开启高精度定时器;选中Disabled,表示关闭高精度定时器。

图4-73 HPET Support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4.3.7 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设置)设置详解
PnP/PCI Configurations用于设置自动或手动调整板卡的系统资源,建议保持系统默认设置即可。PnP/PCI Configurations的位置如图4-74所示。
1.Resources Controlled By(对开机及即插即用的兼容装置进行组态设置)
Resources Controlled By用于对所有的开机以及即插即用的兼容装置进行组态设置。将其参数设置成Auto ESCD,系统将会自动地侦测所有的设置;选中Manual,即可对IRQ Resources内部的设置项进行设置,如图4-7所示为该项的参数设置界面。

图4-74 PnP/PCI Configurations的位置

图4-75 Resources Controlled By的设置
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把IRQ-5 assigned to、IRQ-10 assigned to或IRQ-11 assigned to中的一个或几个设置项的中断设置为PCI Device或Reserved,如图4-76所示。

图4-76 IRQ-5 assigned to、IRQ-10 assigned to和IRQ-11 assigned to中断设置
2.PCI/VGA Palette Snoop(PCI/VGA调色板配置)
PCI/VGA Palette Snoop用于支持不同总线的多种VGA设备在不同视频设备的不同调色板上处理来自CPU的数据。如果系统中的ISA适配卡要求VGA调色板侦测,此项参数必须设为Enabled,如图4-77所示为PCI/VGA Palette Snoop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图4-77 PCI/VGA Palette Snoop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3.Maximum Payload Size(PCI Express总线净载荷尺寸)
Maximum Payload Size用于设置PCI Express总线的净载荷尺寸,建议保留出厂设置。Maximum Payload Size的可选参数有128、256、512、1024、2048、4096等,如图4-78所示。

图4-78 Maximum Payload Size参数选项
4.3.8 PC Health Status(电脑健康状态设置)设置详解
PC Health Status用于显示系统自动检测的电压、温度、风扇转速等参数及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还能设置超负荷时发出警报和自动关机,以防止出现重大故障。PC Health Status的位置及内部设置项如图4-79所示。

图4-79 PC Health Status的位置及内部设置项

图4-79 PC Health Status的位置及内部设置项(续)
1.CPU Shutdown Temperature(CPU关机温度)
CPU Shutdown Temperature用于设置CPU关机温度,当CPU的工作温度达到这个界限值时电脑就会自动关闭,一般采用默认设置。CPU Shutdown Temperature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80所示。

图4-80 CPU Shutdown Temperature参数设置界面
2.CPU Warning Temperature(CPU报警温度)
CPU Warning Temperature用于设置CPU报警温度,即将CPU报警温度设置在某值,当CPU温度达到这个值时就会发出报警。此温度一般比CPU中断温度低10℃。CPU Warning Temperature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81所示。

图4-81 CPU Warning Temperature参数设置界面
3.FAN Fail Alarm Selectable(风扇故障报警)
FAN Fail Alarm Selectable用于设置风扇报警功能。如果开启该功能,则需要选择一个监测的风扇端口,当风扇发生异常后,系统会发出警报,如图4-82所示为FAN Fail Alarm Selectable参数设置界面。

图4-82 FAN Fail Alarm Selectable参数设置界面
4.Shutdown When FAN Fail(风扇停转以后,系统自动关机)
Shutdown When FAN Fail用于设置CPU风扇停转以后,系统会自动关机,这样就可以避免CPU因为过热而损坏,如图4-83所示为Shutdown When FAN Fail参数设置界面。

图4-83 Shutdown When FAN Fail参数设置界面
5.CPU FanEQ Control(CPU风扇的转速控制)
CPU FanEQ Control用于对CPU风扇的转速进行控制。将其参数设置成Enabled时(如图4-84所示),才可以对CPU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下面的4个设置项也才可以启用,如图4-85所示为CPU FanEQ Control各子设置项。

图4-84 CPU FanEQ Control参数设置界面

图4-85 CPU FanEQ Control及其子设置项位置
●CPU FanEQ Target Temp.:用于设置CPU风扇智能控制功能的启用温度。如图4-86所示为CPU FanEQ Target Temp.的位置及参数其设置界面。

图4-86 CPU FanEQ Target Temp.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CPU FanEQ Temp. Tolerance:用于设置CPU FanEQ Target Temp.参数允许的范围。CPU FanEQ Temp. Tolerance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87所示。

图4-87 CPU FanEQ Temp. Tolerance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CPU FanEQ Start Control用于设置接在cpufan1风扇供电接口上的4针脚CPU风扇组的起始转速比,如图4-88所示为CPU FanEQ Start Control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图4-88 CPU FanEQ Start Control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CPU FanEQ Stop Control:用于设置当CPU温度低于CPU FanEQ Target Temp.项的数值加上CPU FanEQ Temp. Tolerance项的数值时,接在cpufan1风扇供电接口上的4针脚风扇组的最低转速比。
当CPU的温度高于CPU FanEQ Target Temp.项的数值加上CPU FanEQ Temp.Tolerance项的数值时,连接在cpufan1风扇供电接口上的4针脚风扇组的转速将会从CPU FanEQ Start Control项中所设置的转速提升到100%。
CPU FanEQ Stop Control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89所示。

图4-89 CPU FanEQ Stop Control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6.SYS FanEQ Control(SYS风扇控制)
SYS FanEQ Control用于对系统风扇转速的控制。将其参数设为Enabled时,下面的5个设置项才可以使用。SYS FanEQ Control及其子设置项的位置如图4-90所示。

图4-90 SYS FanEQ Control及其子设置项
●SYS FanEQ Reference Temp.主要用以设定芯片组风扇温度的参考点,可选参数有System以及CPU。若需要在使用3针脚CPU风扇的同时依旧能够启用转速控制功能,那就需要先将3针脚CPU风扇接到sysfan1风扇电源接口上,再将SYS FanEQ Reference Temp.的参数设置为CPU。SYS FanEQ Reference Temp.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91所示。

图4-91 SYS FanEQ Reference Temp.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SYS FanEQ Target Temp.用于设置SYS风扇额定功能的启用温度,如图4-92所示为SYS FanEQ Target Temp.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

图4-92 SYS FanEQ Target Temp.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SYS FanEQ Temp. Tolerance:用于设置SYS FanEQ Target Temp.参数允许的范围。SYS FanEQ Temp. Tolerance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93所示。

图4-93 SYS FanEQ Temp. Tolerance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SYS FanEQ Start Control:用于设置连接在sysfan1风扇供电接口上的3针脚风扇组的起始转速比。SYS FanEQ Start Control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94所示。

图4-94 SYS FanEQ Start Control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SYS FanEQ Stop Control:用于设置当系统温度低于SYS FanEQ Target Temp.项的数值加上SYS FanEQ Temp. Tolerance项的数值时,连接在sysfan1接口上的3针脚CPU风扇组的最低转速比。
当系统的温度高于SYS FanEQ Target Temp.项的数值加上SYS FanEQ Temp.Tolerance项的数值时,连接在sysfan1接口上的3针脚CPU风扇组的转速将会从SYS FanEQ Start Control项中所设置的转速提升到100%。SYS FanEQ Stop Control的位置及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95所示。

图4-95 SYS FanEQ Stop Control的位置及其参数设置界面
4.3.9 Load Fail-Safe Defaults(加载系统默认安全设置)设置详解
Load Fail-Safe Defaults主要是BIOS厂商为了稳定系统性能而设置的默认值,如果因BIOS设置不当致使电脑不能正常工作时,载入BIOS的CMOS设置最安全的默认值,即可恢复正常,图4-96(a)所示为用方向键选中Load Fail-Safe Defaults设置项,按【Enter】键,弹出如图4-96(b)所示的信息提示框,此时输入“Y”(如图4-96(c)所示),并按【Enter】键,即可载入BIOS的默认设置。

图4-96 BIOS恢复默认最安全设置的步骤
4.3.10 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最优化的默认值)设置详解
Load Optimized Defaults用于载入BIOS的出厂时最优化默认值。但载入最好的性能的同时,有可能影响其稳定性。选中Load Optimized Defaults,如图4-97(a)所示,按【Enter】键即会弹出如图4-97(b)所示的信息提示框,此时输入“Y”并按【Enter】键,即可载入最优化的默认值。

图4-97 Load Optimized Defaults设置
4.3.11 Set Password(密码设置)设置详解
Set Password用于设置密码。至于密码的作用已在前面密码管理中作过介绍。此处只介绍如何进行密码设置。按方向键选中Set Password选项,按【Enter】键,弹出密码设置框,输入密码,按【Enter】键确认即可。如果在密码设置框出现时直接按【Enter】键则没有任何作用。Set Password设置步骤如图4-98所示。

图4-98 Set Password设置步骤
4.3.12 Save & Exit Setup(存储并退出)设置详解
Save & Exit Setup选项用于存储并退出BIOS设置,如图4-99(a)所示选中Save &Exit Setup,按【Enter】键,弹出如图4-99(b)所示的提示框,询问是否保存BIOS设置并退出,此时按【Y】键并按【Enter】键便完成BIOS的保存与退出。

图4-99 设置Save & Exit Setup
4.3.13 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设置值退出BIOS设置程序)
Exit Without Saving用于取消之前所做的设置,并直接离开BIOS设置,如图4-100(a)所示,选中Exit Without Saving选项,按【Enter】键,弹出如图4-100(b)所示的提示框,询问是否不保存设置值。直接退出BIOS设置界面,按【Y】键并按【Enter】键,便完成了BIOS的不保存并退出操作。

图4-100 设置Exit Without Sa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