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放天灯

如此平淡地度过一些时日,直到范仲淹登门造访。

“范兄此来是为了回朝一事吧?”黄石问道。

“正是。官家旨意已到,这两日便要回京师。不敢忘子丘嘱托,特来通知一声。”

“这事小弟正要找范兄商量。”

黄石现在最大的事便是牵挂于罗七七,自然无法与范仲淹一同进京。

“范兄抱歉,小弟可能无法与范兄一同赴京了。”

范仲淹生怕是自己怠慢黄石,便谨慎地问道:“子丘何出此言哪?可是哪些地方不周到?”

“范兄请勿多想,小弟是有些私事,赴京之事才有延迟。待到了京师还是要麻烦范兄。”

范仲淹明白过来,试探的问道:“可是因那罗家小娘子?”

黄石点了点头,又说道:“小弟与罗员外已然约定,若两三年内取得功名,婚事可成。”

范仲淹闻听笑了笑,说道:“若是如此,子丘倒也不必苦恼。以子丘之才,可行荐举一途。”

“当真可以荐举?”

黄石既疑惑又期待。

范仲淹回道:“此事必然当真,自太祖以来,皆行此制。只是……”

范仲淹似有顾虑。

“范兄不妨直说。”

范仲淹又继续说道:“我是可以荐举子丘,不过我向来性直,连吕相也视为眼中钉,只怕会牵连子丘。”

黄石笑道:“既得君识,便不足为虑,岂怕牵连?”

范仲淹点点头,称赞道:“子丘好魄力,此事便放心,我自会安排。那这赴京之事是否仍作推延?”

黄石想了想,回道:“范兄先行前往,此间事了,小弟便来会合。”

“那我便在京师恭候子丘了。”

两人寒暄一阵,范仲淹方才离去。

黄石除为范仲淹送行外,其他时日便不常出门。自罗府提亲后,罗七七也未送一封书信过来,这相思的日子实在令人煎熬。

这日,黄石邀金磊吃酒。

金磊笑嘻嘻的说道:“黄兄,太阳打西边出了?多日不见,竟如此爽快。”。

黄石则说道:“我请你吃酒,你来付账。”

“真是不要脸面的人。”

酒水下肚,两人话匣便打开。

只见黄石吟诵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黄兄倒是好雅兴。可是为罗小娘子一事发愁?”金磊问道。

黄石点头不语。

金磊神秘的一笑,故作高深的说道:“我倒是有法子让黄兄抱得美人归,只恐黄兄不会答应。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金兄有办法?莫要耍些玄虚。”

黄石可不相信金磊能放出什么好屁出来。

“黄兄,你这是看低金某人了。”

金磊似生气一般,便不再言语。

黄石见金磊如此,便提起酒杯敬向金磊,说道:“金兄,怪我话说的草率,还请吃下这杯敬酒。”

“这还差不多。”

金磊饮下一杯,便附在黄石耳边小声道:“我说此法便是带着罗小娘子远走高飞。”

黄石相当无语,暴跳而起,说道:“死胖子!这便是你的办法?”

自古世人便对贞洁之事看得重,罗七七抛头露面就引来流言,倘若私奔那岂不是将罗七七逼上绝路?那罗员外还不得宰了自己?

黄石突然想到了什么,丢下几个钱,拉起金磊便往外走。

“咳!咳!咳!黄兄,这是做甚?”

黄石在金磊耳边耳语一阵,金磊连连点头。

“好!妙哉!我去办。”

金磊说完便一溜烟跑开。

……

天刚黑,罗府外,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在附近晃悠。

“黄兄,此地隐蔽,当不会被发现。”

说话的正是金磊。

“行,快将东西拿出来。”黄石说道。

金磊从身上卸下一个大包袱,从中掏出几只天灯。要说这天灯便是孔明灯,也是黄石偶然知晓。既然不好跟罗七七直接见面,那便用天灯传递消息。

金磊先在天灯尾端绑上绳索,再用火折子将灯芯点燃,黄石又在灯纸上书写一番。如此重复,正好六只。随着绳子慢慢松动,这灯便朝罗府飘去。

“停!金兄就这样。”

此时,黄石趴在罗府的墙头,一边观察,一边嘱咐金磊保持高度,天灯便稳稳的停靠在罗府上空。

黄石见金磊吃力,便鼓励道:“金兄再坚持一下,很快便好!”

罗府院内,众人抬头见空中飘来几只天灯,议论纷纷。

阁楼上的罗七七听见动静,便打发梅儿查看。

“小娘子,有人放天灯。”

罗七七诧异道:“这不节的,哪个放灯?”

少许,梅儿又说道:“小娘子,这天灯就停在府里不走了,还有字。”

罗七七听梅儿如此说,也好奇地看向窗外。细看一会,便满脸羞红。只见那天灯上豁然写着六个大字:七七乃心上人。

“哪个登徒子?”

罗七七柳眉微蹙,既愤怒又羞涩。

梅儿便问道:“小娘子,要不婢子找人把那登徒子寻出来?”

罗七七摇摇头,说道:“无需多事,爹爹自有计较。”

此时罗员外正在院中发话。

“哪个不长眼的登徒子毁我女儿名节?快去找出来!”

一干人等便掌灯四处寻人。

而黄石此时正趴在一棵树上观察着罗府所发生的一切。当罗七七靠近窗前时,他便已知悉了罗七七的所在,当即向下方的金磊小声说道:“金兄,再放一点,转一圈。“

金磊一边扭动着屁股转圈,一边有气无力的埋怨道:“累死金某人了!”

……

“小娘子快看!那些个天灯开始动了,好似又有几个字”梅儿惊呼道。

罗七七再次近得窗前,仔细一看便喜笑颜开。

“是官人!”

只见那六只天灯的另一面也写着六个大字:虎丘与尔同行。这不是黄石还能有谁?这正是黄石精明之处,不用过多描述便能让罗七七知晓其意,也就避免了尴尬,最多让人误以为是哪个登徒子所为。

罗七七很激动,走到案前迅速写下一封书信。而后又唤梅儿过来,嘱咐道:“你悄悄去墙外大树那里寻找官人,将这书信交予他。”

梅儿半信半疑,这便避开众人出得门去。

幸好罗府足够大,众人还未搜寻到黄石这处,梅儿便赶了过来,只是看见系在树上的绳索,却不见人。

梅儿轻声的呼唤道:“黄小官人,黄小官人……”

黄石和金磊见有人过来,就躲在一旁。这会听见有人呼唤,便出声道:“谁?”

“我是梅儿。”梅儿回应道。

如此黄石二人才从暗处走出来。

梅儿见了黄石,焦急的说道:“我家小娘子有书信一封。小官人赶快离开,这便有人寻过来了。”

黄石一边收起书信,一边嘱咐道:“告你家小娘子,过几日我便赴京,功名取得便回来风光迎她。”

说完便拉起金磊一溜烟跑开。

阁楼内,罗七七问道:“梅儿,小官人当真说要赴京?”

“是的,小娘子。”梅儿回道。

良久,罗七七自言自语道:“我等着你……”

待回到住处,黄石便迫不及待地细读书信。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字迹,相思之情油然而生。而信中却只写了五个字:此生不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