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

崔武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8.2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20:23:1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名教爱情剧是明清之际传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描写男女爱情婚姻的基础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本书以五十多部名教爱情剧为研究对象,结合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对剧作的爱情婚姻、科举仕宦、时政世风、戏曲创作观念等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归纳剧作婚姻模式及安排原则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二是概括剧中官职任命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其出现的时代根源;三是考证明清之际社会现实与剧作时政世风描写之间的关系并辨析时政世风描写在剧中的文学作用;四是通过梳理名教爱情剧创作观念的演变轨迹,研究名教爱情剧创作与时代文学风气变化的内在关系。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一句话概括金庸武侠小说的伟大:他创作了影响无数人的作品,在武侠世界和江湖社会中想象了另一个中国。无论是关键内容还是主要特点,本书从以下三个方面揭示了原来如此深藏不露的金庸,提供了出人意料又理所当然的解读方式,给予了读者会心得意的小说阅读体验:武侠小说作者——金庸跌宕的人生阅历、强烈的个性特点和自觉的写作追求;小说创作背景——金庸从事武侠小说写作时特殊的个人境遇和复杂的时代状况;武侠小说文本——金庸
    杨照文学35.7万字
  • 会员
    主要从唐代园林的历史发展入手,考察唐代文人自然观的嬗变及其园林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进而从园林游宴、园林营造与园林题咏等与文人相关的园林活动中展开园林与文学之关系的具体研究,呈现唐代园林文学创作景观,最后将其置于整个唐代文学的宏观视野中,考察园林书写对文学观念及创作理论的影响,深层发掘园林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沟通园林与文学,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微观论证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努力拓展唐代文学研究
    王书艳文学19.4万字
  • 会员
    《小说新报》(1915—1923)是民初市民作家(即所谓的旧派作家或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一个大本营,是持续时间较久(9年),发行期数较多(共94期),发行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大型通俗文学刊物,具有代表性。本书摈弃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冲击——反应模式”,采用“自感——反应模式”,突出“内源性”而非“外源性”。全书包括《小说新报》与民初长篇小说的正统性及其变革、《小说新报》与民初短篇小说
    付建舟等文学24.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者的一本谢灵运研究专著,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的上、下编是著者在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台湾里仁书局)、李运富《谢灵运集》(岳麓书社)阐释的基础上对谢灵运言行玄学意蕴和历史性再笺释。附录部分包括年谱简编、历代评诠评和几篇著者已发表的关于大谢的研究论文。其中包含着著者多年来对大谢及研究大谢的知见。
    张兆勇文学22万字
  • 会员
    本书力求重返当代诗歌成长的历史腹地,从诗歌资源的选择与重构,文化动员与诗歌阅读、传播的关联,诗歌论争与写作范式的重建,诗歌经典的打造和创作主体转型等方面,深入探究当代歌现象的独特性与复杂性。重点呈现当代诗人构建“新的人民的诗歌”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推动富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诗歌生产、传播与阅读,借助诗歌论争与经典化凝聚“共识”的复杂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在写作主体身上留下的深刻痕迹。
    巫洪亮文学28.5万字
  • 会员
    “讽喻”是欧美文学史上最具原创性、整体性和延续性的核心概念之一,至今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与研究。讽喻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彰显着欧美文学的文化底蕴、艺术创新和语言特征。本书系统考察讽喻传统的孕育与起源、发展与兴盛、衰落与复兴,细读《伊利亚特》《奥德赛》《神曲》《鲁滨孙飘流记》《红字》《序曲》《都柏林人》《拍卖第四十九批》等16部经典作品,阐释斐洛、奥古斯丁、柯勒律治、本雅明、保罗·德曼、詹姆逊等
    刘林文学38.9万字
  • 会员
    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北美敌托邦文学的发展轨迹,力图多向度地展现北美敌托邦文学中的环境想象及书写策略,使读者对北美敌托邦文学的经典作品及其环境叙事有一定了解。书中探讨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之作《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无水洪灾》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从青少年视角分析了《饥饿游戏》《丑人》等作品中的环境叙事,揭示了技术统治下自然、人性的美好价值。
    谭言红文学18万字
  • 会员
    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在朝鲜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韩国和中国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本书按“离乡和思乡、扎根和融合、对峙和斗争、妥协和逃避”四类主题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并深入剖析各部分的文学主题、结构模式和艺术手法,力图推进这一时期文学的主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夏艳文学16.4万字
  • 会员
    本书分简史、性状、格律、修辞、创作、书法、学习、学术等八部分,由内及外,从本体到认识,系统地论述了对联文体及对联文化的发生和构成,并对拟议中的对联学科提出设想。书中既有对作者作品的随时辨伪,也有对当下对联生态的客观描述。为增强本书的实用性,引导联界更好地实现对联的现实关怀,除发掘古今优秀对联,为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还重点梳理了四大民俗对联,并详尽考察了它们在类型和内容上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本书可供
    严海燕文学3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