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批评和现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会员

感性批评和现当代小说

刘继业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1.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4:08:39 最新章节:第27章 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感性批评,是作者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一以贯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作者认为,在西方近现代、当代各种文学理论和思潮都被介绍到国内的背景下,小说的阅读、研究不再以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而是要毫无理论前见地、充分感性地进入小说文本的阅读和思考之中,进行充分的文本细读,依据小说文本的不同面貌和一些文本的细节,随机选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继业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赞同伽达默尔所说的,“体验”和审美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合势(Affinit?t)”认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离不开“体验”。因为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批评家也要用“体验”的方式来理解作品,只有对作品有了深切的感受并“体验”着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从“体验”角度来理解文学就把握住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质。本书从“体验”的角度梳理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观念的演进
    张奎志 亓元文学23.2万字
  • 会员
    本论著重点关注学术界持续展开的经典重读研究,对多部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予以再解读,视野涉及鲁迅、郁达夫、钱锺书、赵树理、苏青、叶兆言等作家。从结构上看,本书所探讨的话语范畴及其效应、叙事内容及其方式等,以现代为主。论著在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对一些既有的研究定论提出质疑,对一些经典作品作出全新的解读,展示了近年来学术界在以经典重读、文本细读为代表的20世纪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方面取得的实绩,其相
    程小强文学25.9万字
  • 会员
    《今日世界文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WorldLiteratureToday期刊合作主办,以当代世界文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集刊。中英双语,一年两期出版。《今日世界文学》上的文章与创作强调全球化与世界视野,旨在推动跨区域、跨语言、跨媒介、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兼顾理论批判与案例分析,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反思中国文学在世界格局中的价值意义。
    刘洪涛 (美)戴维斯-昂蒂亚诺 杨明晨主编文学16.6万字
  • 会员
    “元宇宙”新近成为全球性热词,燃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技术热望。若元宇宙意味着文学需秉持一种世界性视野,那些围绕在文学创作和研究周围的诸多在地性概念(如“地域”“传统”等概念)是不是就将面临阐释效力的丧失?在这样一个虚拟/现实边界渐趋模糊的时代,我们有必要梳理并重审那些曾经活跃于文学领域的在地性概念,并探寻它们可能的未来性意涵。本书以上述问题为契机,以地域空间与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全方位研究,既有返
    王瑞瑞文学13.6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的内容是关于乔治·奥威尔在1934至1939年创作的“三十年代小说”——《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让叶兰飘摆》《上来透口气》。这四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那样高,却是奥威尔青年时期的主要作品,小说以四个普通小人物为主人公,通过记录他们与不幸命运的抗争过程,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和渴望。这四部小说实际是奥威尔的“自画像”,奥威尔将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融入小
    丁卓文学14.9万字
  • 会员
    本著基于张爱玲1955年赴美之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行为,从张爱玲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哲学的形成及表现形式入手,系统展开张爱玲晚期文学研究,全面探讨了张爰玲人与文的绝望、虚无和颓废内涵,动态地呈现出其对中华民国深沉绝望的过程,尤其在“港战”叙事上以国家不幸自家幸的妥协与投降意识,导致其人与文底线一再下滑。这些深刻地影响着张爰玲创作格局的拓展和境界的提升。本著能在张爱玲的文学文本和成长体验的对
    程小强文学21.3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录14篇文章,分三部分:批评困境、文本及探险,集中论述了中国新诗诸多显要议题。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当前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诗歌史书写问题、长诗写作问题、现代抒情精神、新媒体语境下的诗歌写作加以观照;第二部分是探索诗学经验所取得的艺术效果,主要研究对象为昌耀、多多、萧开愚、孙文波、靳晓静;第三部分在一种科学分析和史学态度的关照明晰“地方之于诗歌”的作用,研究对象主要有徐玉诺、苏金伞、森子、罗
    李海英文学17.7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全书根据经、史、子、集分为四个部分,在目录中以空行体现。论文或为相关领域某个专门问题的最新研究,或为中国古代著名学者的生平、交游考,或为海外汉学的交流探讨。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文学26.6万字
  • 会员
    本辑分为七个栏目,其中“文体研究”为本辑的重点,关注“早期书写”,并结合中国古代典籍与文献的生成方式、书写方式及其由不稳定向趋同的变化,引导问题讨论愈加客观深入;“大视野”指出史传中的史传文学兼具历史记录与文学艺术双重性质,梳理了史传文学对小说文体的影响;“散文研究文献考论”则是对当今古代散文研究领域正在进行的散文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而开展的背景设计;“桐城派研究专题”对此领域研究中的很多旧有成见开
    郭英德主编文学26.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以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侦探小说翻译及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时报纸杂志刊载及单行本出版的侦探小说作品为立论基础,以民国时期的侦探小说发展史为研究重心,兼及对于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的都市起源、公案传统、域外译介、代表性作家作品、形式特征(含叙事模式)及思想价值等方面的考察。一方面努力梳理出民国侦探小说的类型演变轨迹与文学史发展框架,即为“史”的描述;另一方面尝试在其中提炼出民国侦探小
    战玉冰文学理论69.2万字
  • 会员
    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屆、希腊和印度各自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诗学,成为世界文学理论的三大源头。印度梵语诗学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资源十分丰富。本书汇集了十种梵语诗学名著,其中包括梵语戏剧学著作《舞论》、《十色》和《舞论注》/梵语诗学著作《诗庄严论》、《诗镜》、《韵光》、《诗探》、《曲语生命论》、《诗光》和《文镜》,均为了解和研究印度古代诗学的必读经典。
    黄宝生编译文学理论73.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2001一2005年为界,对这一时期法国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情况做了细致的整理,全景式地展示了法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样貌。具体包括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本目录,以及中国文学研究的专著目录、博士学位论文目录、期刊论文目录,同时精选翻译了数篇期刊论文,对重要的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还进行了摘要编译。此外,本书收集了这一时期法国召开的中国文学研讨会的简要资料,整理了从事或涉及中国文学研究的机构信息以
    高建为主编文学理论9.5万字
  • 会员
    当代西方文论有效性辨识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集中讨论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与理论建构的重要问题。该著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对西方文论话语反思与中国当代文论若干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问题、当代西方文论反思研究的知识论路径与方法论立场问题、文论“失语症”与当代中国文论的价值重估、原创推动问题、中国当代文论中的后现代主义话语批判问题、“中国
    段吉方文学理论22.3万字
  • 会员
    鲍·艾亨鲍姆是20世纪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从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语境出发,既从共时角度横向比较艾亨鲍姆与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形式论学者的共性和差异,探究其对形式论诗学的独特贡献,又从历时角度纵向梳理艾亨鲍姆在不同时期阐发的文艺理论,探寻其晚期实现超越形式论诗学的内在逻辑。本书不仅指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并不标榜所谓的“唯形式论”,而且评析了艾亨鲍姆文艺思想对当代文论的影响。
    李冬梅文学理论18.2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人文新视野》第20辑,主要包括法国文学研究、诗学研究、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三个栏目。其中包含文学艺术领域内对当下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争议问题的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和文化解读以及国内的译介接受,还有论文探究了“问题学”哲学问题等,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均处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
    史忠义 孔杰 臧小佳主编文学理论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