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老子》英译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4 20:34:4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老子》英译的悠久历史和众多译本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本书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选取理雅各、韦利、刘殿爵、韩禄伯和米切尔这五位译者的《老子》英译为研究对象,采取“社会历史语境+译者/译作+译文读者”的综合研究路径,描述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译本的特点,并将译者和译本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尝试发现和解释社会历史语境与译者、译本及读者之间的关联。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冰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对创伤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并揭示出创伤小说的伦理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创伤小说中所产生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探讨创伤事件所引发的“忠实于真实”的伦理问题,阐释创伤事件所蕴涵的独特的美学维度。文学18.2万字
- 会员本书从艺术特质这一艺术范畴出发,以两汉诗学接受为中心,省思中国抒情传统,讨论与诠释两汉诗学在中国抒情传统构筑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抒情美典多面向的变迁。中国抒情传统不应该成为一个单线索的“超概括”,它不能以一个面向概括中国抒情美学多面向的变迁。抒情传统是理解或评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它只是平行研究视域下中国文学的一个异质性层面。中国抒情传统要在艺术特质层面阐释,而不能升华到艺术本质范畴。艺术特文学22.2万字
- 会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的兴起、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研究思维的盛行,当代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着新的时代机遇和挑战。本书主要立足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从政治文化生态的理论视角切入,系统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主要观点如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主旋律文学、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三分天下”的局面;文学批评类型中,“自发的批评”以“自媒体批评”的形式正勃然兴起,“文学18.8万字
- 会员本书是2015-2016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计划项目结题成果,主要研究21世纪英美文学中的经典“后911”小说,采用文本细读与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后911”文学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创伤的再现、理性的批判和诗学伦理救赎,以此展现“后911”文学这一特殊文学门类将“悼歌”、“批判”、“救赎”合三为一的美学机制所特有的伦理价值与审美意义。文学18.7万字
- 会员本文以任溶溶翻译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整合了翻译批评中的格式塔理论和互文理论进行译本分析和比较,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等关键概念为理论工具,探讨任溶溶译作经典化生成的机制和经典化历程中的各种可能的推动因素。文学21.5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著名作家张平的一系列代表性小说作品,诸如《姐姐》《祭妻》《法撼汾西》《天网》《抉择》《孤儿泪》《国家干部》《重新生活》等的深度文本细读,一方面结合相关的生平传记资料,另一方面也把作家纳入总体的新时期文学思潮发展演进过程之中,展开具有综合性的全面研究,并最终提炼概括出张平文学写作的基本特质。张平的小说创作先后经历了“家庭苦情”系列、“社会问题文学作品”和“政治小说”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的阶段文学35.8万字
- 会员“中华文学史料”对中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为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与地域文学文献的研究,增进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友谊,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分会2017年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6日至8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主办,由郑州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主要议题有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学科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著史料研究,大数据时文学2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为研究对象,以罗斯的身份探寻和历史书写为内在主线,本着连续和嬗变的原则,兼顾年代顺序和作品创作主题,聚焦罗斯的三种主要身份:犹太族裔身份、美国国家身份和作家写作身份;梳理罗斯身份探寻的起点,分析作品中身份的焦虑到对犹太族裔身份、美国国家身份和作家写作身份的最初探寻,认为这些身份并非割裂,而是具有逻辑上的对立关系,并在多种途径上发生联系,交织在一起;探究罗斯的身份探文学17.9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史料研究与文本细读,运用比较文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以谷崎润一郎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谷崎润一郎与中国现代文人的交往、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现代文坛的译介、谷崎润一郎与创造社、谷崎润一郎与狮吼社以及谷崎润一郎与南国社五个方面,对研究对象展开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并将其放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特定的接受语境之下探究此种关系的形成、发展与具体表现形态,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对谷崎文学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