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评价研究报告(No.1)在线阅读
会员

全球教育评价研究报告(No.1)

刘云生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教育32.4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8 20:51:03 最新章节:伊朗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研究报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两个大局”交互连接与影响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是深层次的不同价值体系的系统性碰撞和战略性博弈所产生的。而教育是应对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关键手段,是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是促进世界色彩纷呈的文明、价值观相互对话、理解和融合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面对世界的动荡、危机和变革,我们必须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重新界定教育这一人类共同利益,重新审视当前教育发展的格局,重塑肩负共创世界美好未来的教育。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基于此,我们需要深度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样态?如何推动这样的教育得以落实?如何判断我们正在实践这样的教育,或是否真正地培养了我们需要的人才及达成了这样的教育?而教育评价的探索、创新、改革与实践,无疑是这些问题得以解答的必要行动,是开创未来,提供最佳可能的重要工具。《教育评价研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评价育人,美好未来”的发展理念,立足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实际,紧跟世界教育评价发展趋势,研究和探讨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我国乃至世界教育评价事业提供智力支撑和智库支持,将其打造成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主要内容立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五大主体”“四个评价”,对当前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问题解决、案例推广、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旨在聚价值共识、彰显中国智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云生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采访了30多位在国际组织任职或实习的北大校友,通过故事、讲述、思考,多维度、多层面呈现出国际组织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跨年代、跨学科、跨岗位地展现着中国人、北大人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与贡献。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编社科12.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政策文本视角梳理了校长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从政策执行视角探究了校长专业发展制度体系的实施情况;基于人力资源流程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和组织理论等,提出了需要补充的制度;基于职业生涯发展和制度理论,提出了需要修复的制度;通过补充与修复,完善了基于政策设计的纵横结合的制度体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重构了包括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在内的校长专业发展制度体系;通过重构,形成了体现多元化制度主体要求
    傅树京社科17万字
  • 会员
    本书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政策变迁及产生的深刻变化。基于对政策文本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教育实现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变化,城乡教育发展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战略转变,农村教育体制从“人民办”到“政府办”的制度变迁,农村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艰难转换,农村教育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重大转型;农村教师身份由“民办”向“公办”的历史
    邬志辉等社科29.9万字
  • 会员
    通过构建由元标准、本体标准和品质标准构成的MSC三棱锥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框架,本书分析了政府、市场、高校和高等教育行业等主体基于权利和责任合理划分的主体协作网络,探析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学习、质量改进团队、动态系统等质量发展方法论及其工具,梳理了法律法规、政府政策、高校制度构成的正式质量制度以及质量隐喻、质量意识形态、质量情感与道德和质量文化等非正式质量制度的发展,并以质量认证为例介绍了发
    彭江社科28.2万字
  • 数学家、教育家丘成桐谈教育直击中国教育痛点不容错过的丘成桐学习法走入丘成桐的内心世界,看一位数学家的志气与操守本书是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的作品,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真诚给出面向未来的教育解决方案。他从自己的家学渊源讲起,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年幼时候条件艰苦,仍坚持追求学问;遇到数学难题寂寞坚持,终于攻克难关,登上数学高峰;从哈佛退休后落叶归根,为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培养领军人才。在书中
    (美)丘成桐社科20.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西安外事学院原院长、西安服装学院原院长李立教授进行的访谈。李力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40年,从教师到学校领导,亲历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发40年,记录了许多珍贵记忆和总结反思,成为大时代的“个性化注脚”。全书从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个体经历中,回顾展示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也实现了被采访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意愿。
    彭宇文 刘亚敏编著社科16.2万字
  • 会员
    本书为指导学生艺术创新、艺术展演等美育领域经验和流程的专门著作,在本人20余年设计创与竞赛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创新竞赛经验汇总编撰成册,总体分为大学生艺术设计竞赛篇、参赛流程设计篇、设计展演经验篇、竞赛教学研究篇、艺术作品分析篇等五个篇章,每个篇章结合业内领域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竞赛排行榜赛事等国际、国内高质量艺术展演为媒介,指导艺术类专业学生、非艺术类普通组学生开展的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等理论经验
    霍楷 高翯社科16.1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教育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而结合农村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反贫困的措施和手段,深入分析了教育促进农村减贫的作用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Logit模型、双重差分模型以及断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受教育水平、受教育层次、受教育类型、《义务教育法》实施和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最后,综合实证结果与国情实际,就提升受教育水平、优化受教
    李强谊社科14.3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涉及建立巡回支教点、巡回支教课程管理、亲职教育课程、语言游戏等,认为在没有幼儿园的地方,在社区建立幼儿教育的运行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身体、社交、情感和认知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家长在儿童早期养育和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不亚于幼儿教师,如何把正规的学前教育活动与课程,通过支教的方式,转移到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上,是本书试图突破的重点。
    张俊主编社科1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