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疡科心得集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疡科心得集

(清)高秉钧著 田代华整理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8.5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18 23:14:39 最新章节:家用膏丹丸散方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为清代名医高秉钧撰著。高氏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通内外科,尤以外科驰名于江浙间。本书共3卷,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是高氏外科临证经验的总结。高氏穷研《黄帝内经》,博综经典,主张治外必本于内,治疮疡须分阴阳虚实,提出“毒攻五脏”的主要证候,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创立了“两证互相发明”的外科编写体例,并于书后汇集了260余首外科常用方剂。该书对当今中医外科临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嘉庆十一年(1806)初刻本为底本,精审精校,使内容更加准确。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为中医外科医生所必备,也可供其他中医工作者参考。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3-03-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伤寒论》是后汉张仲景所著,原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本书将《伤寒论》113方分类编排,分为麻黄剂、桂枝剂等类别,按类进行解释,间附医案,配有歌诀,深受读者喜爱。本书引用的条文和方剂,以明朝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为蓝本,在徐氏类方的基础上,沿用了类方概证方法,又进行了加工和补充,书名曰《
    刘渡舟编著医学10.8万字
  • 会员
    全文迻录《黄帝内经太素》经文,遵萧氏之先,折中杨注,加以札记而成书。全文保留卷首篇萧延平氏按语,对原书经文的句读分段发挥,主要以文义句意为依据,本着读原文识医理原则,以清晰可辨为务。经文下,按语为札记内容,其中有选择杨注之可取或需辨析者,有解读经文字句之义者,而个人所见或有争议处,则置于高按之下,以示区别。读本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7月影印萧氏兰陵堂本,参以人民卫生出版1965年2月整理本,
    高峰编著医学33.4万字
  • 会员
    本书紧紧围绕“主要学术贡献与成就”“证治论述,擅用经方”“临证诊疗专长与用药特色”“糖尿病证治”“男子不育证治”“胸痹心痛、关格、老年便秘的辨证论治”“疑难杂症医案选录”“试论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运用与研究”“医学交流”“研修日本汉方腹诊”“养生与修养”“科研与医学著作”等方面系统梳理总结,突出临证实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书立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内容翔实,通俗易
    李怡 李秋贵主编医学44.6万字
  • 会员
    朱步先教授,始承家学,后拜朱良春、朱则如为师,从医50余载。海外行医多年,受限于动物药禁用,悉以中草药应病,极具心得。本书系统整理了朱步先教授临床50余年的用药经验,涉及常用本草近百种,折衷诸家,议论平正,验之临床,择善而从,化古为新,发掘药物的潜在功用,不泥于古,亦不悖于今,颇为可贵。本书反映了朱教授在本草药性方面的新发现以及在疑难病治疗方面的用药经验,内容翔实,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步先医学28万字
  • 会员
    中医学科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学科的系统性仍然不是很规范,尤其在当下社会,在“科学”大旗主导下,中医学的研究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中医学何以可能》一书基于中医学“生成论”宇宙观,对中医理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进行了现代哲学解读,尝试回答中医学何以存在、如何融入现代社会等问题。全书共分为七章,通过梳理、概括、总结中医学的价值观和生命观、中医学的生命模型、中医学的各种相关理论,兼以中西医对比
    孙保国医学16.7万字
  • 会员
    黄元御精研中医典籍凡二十余年,晚年对《金匮要略方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广搜博采,旁通诸家,相互参校。《金匮悬解》成书于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是诠释《金匮要略方论》之作。黄氏破《金匮要略方论》之旧卷,重新撰次,分脏腑经络、外感、外感杂病、内伤、内伤杂病、外科、妇人等7类,合22卷。每类前,黄氏撰文述其概略;每节经文后,均予诠释。释文深入浅出,扼要精当。鉴于饮食宜忌3卷,有方无论,黄氏未加
    (清)黄元御撰 麻瑞亭 孙洽熙校注医学12.5万字
  • 会员
    该书为明?王良璨编次于明万历年间。该书10卷中,前8卷为“附方”,为该书的主体,共录主方39首(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越鞠丸等),皆为临床常用效方。由此主方衍生出339方。其中四物汤一方即化裁出53方。每一主方先详析主方,再将衍生化裁方分为两类:其一为“加减汤名”,即将主方经加减其药形成之新方;其二为“合和汤名”,即将主方与其他方合并之后形成之新方。此法以少驭多,乃方剂学研究之新法门。此外卷
    (明)王良璨编 郑金生整理医学3287字
  • 会员
    本书从《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四书中,采摭曹颖甫对235首经方的阐论和临证运用(医案)。每首经方均分“组成”“应用”“鉴别”“方论”“禁忌”“预后”“医案”等部分,含括曹氏医案260余则、70余种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包括感冒、伤寒、发热、咳嗽、喘证、哮证、肺痈、肺痿、心悸、胸痹、胸痛、不寐、神昏、痫证、神志恍惚、胃脘痛、结胸、呕吐、腹痛、腹满、泄泻、便秘、臌胀、头
    李成文 路秀云主编医学27.1万字
  • 会员
    渝州正骨术起源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成立于1958年,是西南地区成立最早的一所骨科专科医院。通过百余年几代骨伤人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医骨科医疗技术、药物、器具及学术理论方面不断创新,逐渐孕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渝州正骨”学术思想及其诊疗体系,形成“灵巧手法、动静固定、内外用药、导引练功”渝州正骨四法。本书将他们宝贵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给予总结,对于承载交流学术、总结
    漆伟 郭剑华主编医学8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