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记(张恨水全集·25周年纪念版)在线阅读
会员

斯人记(张恨水全集·25周年纪念版)

张恨水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名家作品32.1万字

更新时间:2024-06-06 11:04:32 最新章节:字词名物考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斯人记》以文人梁寒山与女诗人张梅仙由诗互倾,由诗相识的故事,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意,描写北洋政府时期,所谓首善之区北京的“士”阶,“捧戏子,逛窑子,酒肉征逐”,“弄弄风月文艺”的颓废生活,一面是正直清,一面是荒淫奢侈,形成鲜明的对照。
品牌:溪水文学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溪水文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恨水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作者梁晓声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社会观察家的敏锐思考,记录了各色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百态,淋漓尽致地绘制了他们五光十色的精神图谱。诸多普通人的故事和平凡人的生活的拼接与组合,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温度与性情。作者所记录的中国人的日常,饱含对小人物的关怀,对人性的关照,对人文情怀的推崇,进行着对当前中国社会世道人心的追问。
    梁晓声文学14.9万字
  • 会员
    《风雨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七篇,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多是周作人细读自己所藏的明清笔记后写下的文章,如《钝吟杂录》《燕京岁时记》,以“重情理”的原则“披沙拣金”,重新发掘这些明清笔记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
    周作人文学9.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王力先生的散文集,主要收录抗战时期作者在昆明所写的小品文,以及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所作的知识性散文和回忆友人的散文。王力先生的小品文主题多样、贴近生活,行文引经据典,用语字字推敲,看似轻松随意,实则蕴藏机锋;其知识性散文则擅长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论述汉语言的奥秘,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如此,全书集日常、趣味、意境、个性、学问于一体,由小见大,语浅意深,包罗万象,正所谓兼收并蓄,“龙虫并雕”。张双棣先生
    王力文学17.8万字
  • 会员
    为了纪念鲁迅小说《祝福》发表100周年,获北京鲁迅博物馆授权,本次推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作品精选系列(包含小说、散文、杂文、传记)插画本,首度收入鲁迅藏木刻版画、鲁迅照片等珍贵影像。《朝花夕拾:鲁迅散文全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作品精选系列之中的散文插图本。其中《朝花夕拾》(1926)共10篇,《野草》(1927)共23篇,《两地书》(1934)共3集,本书中所精选收录的各篇散文,参校
    鲁迅文学19.9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周作人自编文集之一》,初版《泽泻集》于1927年出版,除周作人自撰序外,共收文章二十一篇。虽谓“小书”,却不乏名篇,如《苍蝇》《故乡的野菜》《吃茶》《乌篷船》《苦雨》《死法》等。周作人于序言中已经表明,这些文章“自己觉得比较中意,能够表出一点当时的情思与趣味的”,并因喜欢“泽泻”这种小草,便将其作为书名。
    周作人文学2.3万字
  • 会员
    《鲁迅杂文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作品精选系列之中的杂文本。本书中所精选收录的各篇杂文,参校1936年版《鲁迅全集》(第一版)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鲁迅全集》等版本编辑而成。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作精髓,全书的通假字和鲁迅习惯用字,仍完全保留。另有外国人名、地名等,亦均保留原有译法,不作修改。同时为方便阅读,对书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进行必要注释。
    鲁迅文学15.3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周作人散文随笔《关于苦茶》《骨董小记》《论语小记》《厂甸之二》《科学小品》《现代散文小序》等约50篇,包含了作者对于茶、对于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思考。全书给人以一种艺术的清新感,品《苦茶随笔》,犹如真的在品一杯真正的苦茶。
    周作人文学10.1万字
  • 会员
    右散文十七篇,本系《乙酉文编》原稿的一部分,在一九五二年冬天编成后,久藏箧底。三年前曹聚仁先生北游见访,出以相示,承他带至香港,在杂志上发表若干篇,后来集印为一册,即《过去的工作》便是。余下的这一部分,他又为整理出板,就使用这《乙酉文编》的名称。曹先生的种种厚意,实在是很可感谢的。说起乙酉年来,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社会情形既今昔不同,那么有些感慨牢骚已经失时效,这是要请读者原谅,而在作者却又很引
    周作人文学7.4万字
  • 会员
    《永日集》收录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为“苦雨斋小书之四”,是作者对文学与时事两个主题的继续或深入思考,展现了文章之美,思想之美,深度之美。“谁愿的走上去,快靠着那手脖子,给我切下那死人的拳头!”――这是巫婆的咒语。但是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个呢?因为人类是从蒙昧时代发展完善而来的,认识从前的蛮风,对于现今实有重大意义。
    周作人文学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