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为思维而教:小学语文结构化课程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12 20:19:46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体现了“为思维而教“的语文育人理念,以学生的学和思为中心,通过对语文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整合与重构,实现语文课程育人模式的变革,并基于尊重和发现学生个体偏好的整本书阅读实践,为个性化阅读、成长找到一条新路。单元整体推进整合教学,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实现高效教学。王在英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已成为北京市育英学校的品牌课程,基于课堂实践提炼和整理出实用的教学理念、方法和范例,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培训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社会生态学理论、生命过程理论、行为改变理论、多重熏陶理论等为指导依据,从体制机制入手,构建适应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的框架体系。全书共分为十章,包括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概念及理论构建,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的借鉴与启示,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以及校内和校外相关的体质健康促进行动的实证研究,学校、家庭、社区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模式构建研究,青少年学生体社科12万字
- 会员本书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光辉历程,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理念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并进一步拓展认识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每章均设有“学习目标”“要点归纳”“知识百科”“课堂实践”“同步练习”五大板块,这些板块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本书将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教育内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育社科11.6万字
- 会员本文集收录教学论文共38篇,涉及海峡两岸教科书以及与国外历史教科书的异同,地图如何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历年高考题策划的应对方法,新的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跳出历史教学框架,反思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本文集的出版将有利于历史教师们教学技能的提高和相互交流。社科18.4万字
- 会员本书为西马金润小学2020—2022年三年校本研修项目成果,开发并设计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模板,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第一章阐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理,包括“以学生为本”的教改背景、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等内容,是创建“以学生为本”课堂的理论基础。第二至十章汇集了14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案例,涵盖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数学、语文、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等8个学社科12.7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包括:美育概述、高校美育概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寓教于美——提升审美素养,实施有信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培育媒介素养,实施有效度的美育、寓教于美——胸怀国之大者,实施有高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增强社会连接,实施有广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弘扬中华经典,实施有厚度的美育、寓教于美——贴合学生需求,实施有温度的美育等内容。本书适合于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美育教育者学习参考。社科13.2万字
- 会员高考志愿至关重要,关系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本书是《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高校专业解读(2025年)》一书的姊妹篇。全书特色鲜明,内容涵盖近600所高校的基本信息,如是否“双一流”“211”“985”,历史沿革、校区分布等;特别是本书给出了参与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高校的学科评估结果,有详细的等级划分,有利于高考考生弄清楚目标高校学科和专业的优势和劣势,精准地选择学校和专业;并将近60社科11.8万字
- 会员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本书是关于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的书籍,首先从人工智能与高职学生管理入手,介绍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高职学生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等内容,方便读者快速了解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其次,探讨了高职学生管理的制度、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管理的理念、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等内容,帮社科17.7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关于教育管理方向的专著,从高校教育管理基础介绍方面着手,通过研究教育管理理念与其思维创新,对高校教育管理进行了分析。本书主要针对教育管理功能、学生管理理念与方法和教学管理理念与方法,还对新时代教育理念变革中的师德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科学路径,帮助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应用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工作创新,进而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应用创新有社科18.6万字
- 会员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民国教育体制确立后,文学课程被纳入民国教育体系中,一批专门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作家进入各级各类学校,讲授文学课程,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教育的历程,这为新文学在大学里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民国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则以其富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为民国文学教育的深入拓展提供了强力支持,这使民国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新态势。社科3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