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

王克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理论法学33.1万字

更新时间:2023-04-21 19:34:05 最新章节:重要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配置研究”的终成果,共计十章。自然资源特许权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经特许取得的持续排他使用国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在范围上,国有自然资源范围的开放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特许权是一个开放的权利概念,现行资源法上设定的自然资源特许权包括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以及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无线电频率使用权等。在市场条件下,自然资源特许权是国有自然资源有偿出让和市场配置的对象。实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是我国国有自然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方向。但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涉及的问题有很多:哪些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哪些资源应以保护、修复为主;在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中,哪些资源可以设定为排他的特许使用和有偿使用,哪些资源应由公众共同使用、无偿使用;在有偿使用中,哪些特许权应当实行市场化的竞争出让,哪些特许权宜以行政配置为主,政府与市场在特许权出让中各自作用的边界如何进行划分和界定;我国国有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面临哪些体制与机制性障碍;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如何平衡资源使用的效率与公平,如何兼顾自然资源的经济性、生态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多元属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需要通过改革不断积累经验,并终通过法律的立改废释落实。《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将围绕市场条件下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及其法律制度构建展开研究。《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主要是为自然资源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为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对策或建议,推动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制度化、法治化。同时,《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可以填补我国理论研究在这一领域的不足。自然资源特许权的有偿出让是一个跨越行政法学、民法学、资源与环境法学等部门法学的课题,又都不是各学科关注的重点和主要的研究对象。行政法学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自然资源特许权不是传统民法物权,也不是民法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的重点是环境保护而非自然资源特许权的配置,因此,《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填补了部门法学研究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克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通过外国的法律人工智能、中国的法律人工智能、法律人工智能的原理、法律人工智能的影响4编18章的篇幅,介绍了法律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脉络、现实状况和未来前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法律人工智能指南。
    姜伟主编法律52.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刑事合规问题进行了解读,涵盖了刑事实体法、刑事诉讼法、公司法的相关学科内容,并对刑事合规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从宏观上来说,探讨了刑事合规的政策底蕴、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之间的关系、刑事合规的功能和具体内涵等;从微观上来说,对具体的企业合规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民营企业的合规问题、金融合规问题以及其中极为重要的反洗钱规制、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合规政策的路径等。
    李本灿主编法律32.3万字
  • 会员
    本书力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立法权应当如何配置。这一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子问题:其一,中央和地方在事务领域上应当如何划分;其二,中央和地方立法同时调整某一领域时,地方立法应当如何协调其与中央立法规定的关系。
    俞祺法律19.4万字
  • 会员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数据形成与数据库建设。第一模块对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我国环境刑事司法的历史考察,对司法效能、环境司法效能、环境司法目的、环境刑事司法效能的定位等。第二模块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适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对环保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在环境司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法与
    焦艳鹏法律7.7万字
  • 会员
    本书包含1个总报告、5个领域的分报告。总报告主要从宏观角度介绍中国体育法治2021年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立法概况、法治实施概况、法治监督概况以及法治保障概况。分报告第一篇主要从中央体育立法和地方体育立法两个角度介绍我国体育立法发展状况。第二篇主要介绍我国体育行政部门改革发展状况。第三篇的主要内容为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状况。第四篇介绍了重大体育赛事法律事务发展状况。第五篇介绍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
    马宏俊主编法律17.2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编。总论编主要站在宏观的视角,结合法哲学、政治哲学的原理进行紧急权体系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各紧急权之间的关系;分论编则着重从微观入手,以紧急权体系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大量的司法判例为素材,分别选取正当防卫、防御性紧急避险、攻击性紧急避险以及公民扭送权这四项权利中极具实践意义的问题展开深入和细致的探究。
    陈璇法律24.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行政诉讼功能模式为分析框架,在对学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受案范围、证据规则、诉讼模式、行政判决等制度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发展趋势。
    邓刚宏法律27.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微观-宏观层面结合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声誉修复和科技伦理等前沿疑难法律问题,以个案和具体法律问题切入,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娴熟运用最合用的分析工具和社会科学理论框架,展示出一幅在21世纪中国如何理解信息隐私的画卷,并实现了真正有解释力、有启发性的理论化。
    戴昕法律18.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住房权为理论基础,区分广狭两义的住房保障概念,梳理了住房保障的各种形式。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都是一国住房供应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实现住有所居的政策目标。依托经济学上的路径依赖理论,采用系统研究、历史考察与比较法研究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回归制度,展示了我国住房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就和不足。
    楼建波法律33.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就衍生作品(二次创作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同人文字作品和同人演绎视频作品)在中国著作权法体系中的承认与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在导论和第一篇第一章对概念进行厘定后,于第一篇第二章对衍生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的不确定性做了分析。将不确定性归因于“立法”上宗旨模糊、权利范围限制与司法标准的多元性,并认为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著作权本质问题”的争议与“文化产业/作者/读者等利益主体的冲突”。第二篇着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