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

王克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理论法学33.1万字

更新时间:2023-04-21 19:34:05 最新章节:重要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配置研究”的终成果,共计十章。自然资源特许权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经特许取得的持续排他使用国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在范围上,国有自然资源范围的开放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特许权是一个开放的权利概念,现行资源法上设定的自然资源特许权包括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以及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无线电频率使用权等。在市场条件下,自然资源特许权是国有自然资源有偿出让和市场配置的对象。实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是我国国有自然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方向。但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涉及的问题有很多:哪些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哪些资源应以保护、修复为主;在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中,哪些资源可以设定为排他的特许使用和有偿使用,哪些资源应由公众共同使用、无偿使用;在有偿使用中,哪些特许权应当实行市场化的竞争出让,哪些特许权宜以行政配置为主,政府与市场在特许权出让中各自作用的边界如何进行划分和界定;我国国有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面临哪些体制与机制性障碍;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如何平衡资源使用的效率与公平,如何兼顾自然资源的经济性、生态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多元属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需要通过改革不断积累经验,并终通过法律的立改废释落实。《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将围绕市场条件下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及其法律制度构建展开研究。《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主要是为自然资源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为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对策或建议,推动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制度化、法治化。同时,《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可以填补我国理论研究在这一领域的不足。自然资源特许权的有偿出让是一个跨越行政法学、民法学、资源与环境法学等部门法学的课题,又都不是各学科关注的重点和主要的研究对象。行政法学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自然资源特许权不是传统民法物权,也不是民法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的重点是环境保护而非自然资源特许权的配置,因此,《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填补了部门法学研究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内在关联,然后从伦理学、法哲学和经济学等理论和现实层面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在对我国能源效率状况及法律规制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运用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然”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原则、思路和模式,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气候
    邵道萍法律14.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对照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的相应理论和规定,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分类、体系、条文以及实务操作中的争议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澄清了证据合法性的概念、立法目标和具体要求,区分合法性和真实性;二是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内容具有及时性;三是充分吸收域外相关理论和规定,视角具有广泛性。
    郑旭法律20万字
  • 会员
    我国广大的海外侨胞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外侨胞与祖籍国之间进入了互动的高频阶段,我国的海外侨胞也是如此,他们将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实践表明,良好的侨务政策将推动输出国、输入国和侨胞自身实现共赢发展。对海外侨胞权益的保护是增进侨胞与祖籍国联系,发掘利用好侨胞资源的必由之路。本书认为,完善我国的海外侨胞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杨超男法律16.8万字
  • 会员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3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刑事法研究、程序法研究、域外法研究、其他部门法研究四大板块。
    米良主编法律17.8万字
  • 会员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以来,诉前程序在规范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了行政公益诉讼结案的主要方式,实现了公共利益的高效保护。随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检察公益诉讼准备专门立法的背景下,有关诉前程序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环节设置以及与诉讼程序的衔接等方面需要作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助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
    汪骏良法律17.1万字
  • 会员
    “绿色”《民法典》彰显了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条款,是《民法典》第1235条新增的一项规定,是《民法典》绿色条款中最为亮丽的一颗绿宝石。该条款是近年来理论探讨、试点探索的结晶,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信心,为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提供了新选项。本书导论部分论述了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条款的制度背景,梳理了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
    王海晶法律17.6万字
  • 会员
    新发展阶段呼唤法治创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给立足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法治理念、原则、逻辑及方式方法都带来了颠覆式的挑战。以此为逻辑基点,本书以推动数字经济治理法治化走深走实,坚持以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法治问题为导向,结合新近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深入浅出围绕数字经济治理核心的数据治理、平台治理、算法治理、场景治理等四个维度进行逻辑阐发,使读者感悟数字
    陈兵法律24.2万字
  • 会员
    著作权合同是著作权人以私立规则方式进行的利益再分配。在完美市场下,基于契约自由的著作权交易能实现资源向最优利用者流转,提高版权产业的整体效益。但市场通常是不完美的,在市场失灵而法律制度的矫正功能发挥不足的情况下,著作权合同往往易被强势一方用作攫取不当利益和扩张权利的手段,从而打破著作权法的初始权利配置平衡。裁判者采用传统的阐明解释方法和补充解释方法显然很难解决当事人意思自治与著作权法公共政策之间的
    覃腾英法律16.6万字
  • 会员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
    魏道明法律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