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脱贫攻坚(英文)在线阅读
会员

读懂中国脱贫攻坚(英文)

胡富国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10.7万字

更新时间:2022-09-14 16:32:37 最新章节:Afterword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扶贫从哪里来?中国扶贫方案是什么?中国扶贫到哪里去?”三个问题,以介绍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为主线,全面回顾了中国减贫的历史与现实,总结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展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发展、消除贫困的情怀与智慧,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帮助国内外读者读懂中国脱贫攻坚蕴含的中国故事与中国方案。
品牌:外文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外文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我国安全的战略指导,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安全观念体系,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对于推进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尝试在明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思想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的安全态势和现实问题,为我国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提供有益借鉴。基于此
    薛澜等政治15.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民国保甲制度为纽带,以甘肃各县保甲推行之实况调查为依托,以时间和空间结合叙述的模式,系统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保甲制度在甘肃省域推行的具体实践及其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并对保甲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各类个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柳德军政治32.5万字
  • 会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适应具体环境、历史任务及时代变化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制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发展性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与自信。本书作者从宏观视角切入,首先分析制度自信的思想渊源和各种维度,然后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基本内容、优势,
    李琨政治14.4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救济活动这一主线,运用历史学、统计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考察慈善社团在战争、自然灾害中的各种救助活动,探讨慈善社团与政府的关系、慈善社团的运行机制等。该书有助于深化认识天津慈善社团历史变迁,同时为当下慈善社团的管理与运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纪鹏政治2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东汉士人清议活动及由此引发的士人思想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对清议的文化含义和古代清议传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系统梳理了东汉士人清议产生的时代因素和文化背景,并就党人清议和名士清议的表现形态及其政治性与舆论性进行了探讨,补充或纠正了前人相关成果中的不足。在对清议的方式与传播方法作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由清议活动衍生出的士人文化类型,并就清议与散文尤其是述德性碑文创作的关系、清议活动中的谣谚艺
    孙立涛政治28.4万字
  • 会员
    作者以子产研究为线索,将子产个人历史的微观研究与春秋社会政治转型史的宏观研究相结合,在充分揭示子产政治活动发生及其政治观念赖以产生的时空背景的同时,深入剖析了波澜壮阔的春秋政治转型的复杂面相,从具体历史事象的演化、变迁以及其时社会成员的行动与反应中梳理春秋历史之变的脉络,探寻历史变革背后的推动力量。
    刘晓东政治13.3万字
  • 会员
    土司制度时期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秉承“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传统理念与政治智慧,具有世界范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本书运用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唐崖土司近400年的历史沿革、经济生产、政治组织、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文化变迁和社会记忆理论,剖析土司文化内涵,凝练乡民集体记忆中土司文化的
    冉红芳政治26.8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皇位传承这一中古皇权政治之核心问题,力图揭示特殊时代背景下皇位传承在不同时期之具体表现、前后联系与普遍规律,对相关重要政治事件与人物等做出新的阐释,系统梳理中古皇位传承中相关个体、家族与国家之命运纠缠,影响皇位传承之民族传统、门阀政治等关键因素,以及中古时代特质,藉此反映中古政治文化之变迁及意义。
    姜望来政治16.7万字
  • 会员
    本专著系统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并从新媒体传播规律出发,结合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实际,创建了相应的测评模型,对我国各地区应对新媒体能力之现状进行了量化测评与比较研究,深入探讨现阶段不适应新媒体的诸种状况及其原因,就新媒体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思考。
    梁春阳主编政治2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