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机械灌注保存与修复在线阅读
会员

器官机械灌注保存与修复

郑树森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外科学11.6万字

更新时间:2022-04-21 15:17:32 最新章节:中英文简写对照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记录了系统专业的向国内读者阐述MP在器官移植的基础研究及实践应用,由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开拓者,郑树森院士牵头,联合国内外在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编写《器官机械灌注保存与修复》。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器官灌流保护及技术装置的研发现状、器官灌流液的研发、MP在供肝保护中的应用、MP在肾脏及胰腺小肠等器官的基础研究及实践应用。作为国内该领域的首部专著,其对丰富我国器官移植医师及基础科研人员对器官保护的理论认识,对推动我们对器官保护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具有深远的价值。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郑树森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介绍了2008-2017年全国儿童大骨节病监测的结果、部分大骨节病病区省成人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及评价、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全国防治效果评估以及控制和消除评价。同时,本书收录了我国大骨节病病区环境、病人、监测工作现场、健康教育等有关照片,收集了与防治措施落实有关的技术文件。大骨节病监测经历了定点监测和动点监测等五个阶段,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通过大骨节病病情监测,获得了一批宝贵资料、数据和成
    孙殿军主编医学14.4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7章。分别从胸外科机器人日间手术的发展史、体系管理、麻醉要点、手术护理及肺微小结节术前规划与术中定位、手术方案及典型病例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胸外科机器人日间手术的特点论述纵隔肿瘤切除的体位、切口设计及术中操作要点;肺叶及肺段切除的体位、切口设计及术中操作要点。本书选取机器人辅助纵隔肿瘤切除及肺段、肺叶切除日间手术典型病例,详解其从门诊评估、术前检查、手术执行、术后护理到出院随访的全病程管理
    张春芳主编医学10.8万字
  • 会员
    全面阐述目前骨科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骨伤科、骨肿瘤等专业临床应用技术与理论的特点。具体介绍了术前设计、加工,医工结合,术中实施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另外,还对体外固定、矫形支具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尤其是介绍了个体数据采集预处理,个体化设计、制作、应用的程序。
    贺西京 裴福兴 黄卫东主编医学36.9万字
  • 会员
    本套教材的编写体现国家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遵从国家卫生健康员会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的总则与细则,结合住培考核大纲(理论和临床实践),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国家精品教材;凸现毕业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体现全面性和规范性,打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的培训教材。强调创新性、兼顾性,提高可读性,树立大教材观,使教材
    李青峰主编医学37.4万字
  • 会员
    《创面修复图解》是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杨勇教授、沈余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刘元波教授组织编写的针对创面修复理论和实践的手术图谱。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创面修复原则和方法;第二部分根据创面部位,展开介绍适合该处创面修复的手术方式;第三部分详细阐述创面修复和器官重建常用的皮瓣和肌皮瓣,通过介绍手术要点并结合大量术中照片,便于读者掌握相应的手术方法。主创单位在创面修复和器官再造方面经验
    杨勇 沈余明 刘元波主编医学26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三篇(基础篇、外科治疗篇、护理篇),共十章,以病例展示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中心积累了数十年的治疗体系,且不遗漏国际经典的手术方案与前沿进展。可谓是耳畸形整复领域的非常有价值的书籍。本书分三篇(基础篇、外科治疗篇、护理篇),共十章,以病例展示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中心积累了数十年的治疗体系,且不遗漏国际经典的手术方案与前沿进
    张天宇主编医学26.4万字
  • 会员
    血管外科疾病患者以老年居多,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多变,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市级和县市级医院从事血管外科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本书组织专家对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护理与术后康复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参考最新诊疗指南、护理规范,全面、详尽地介绍目前血管外科疾病的护理与康复水平和现状。本书的特色是,将一些血管外科疑难、急危重症病例的护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现;介绍血管外科手术术中专业护理与配合;另外,介绍术后指导患
    曲华 李鲁滨 于英主编医学23.2万字
  • 会员
    由于腔镜下器械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胃肠外科腹腔镜下手术正逐步取代大部分开腹手术,有些手术已经成为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医生对此新兴手术技术的掌握存在较大困难,关键因素是对腔镜下全新角度、更高精细度的解剖结构认识不清。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研究所在李国新教授的带领下对此类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的的出版不仅填补了临床解剖学的研究空白,而且可以普及
    李国新主编医学5.8万字
  • 会员
    我是新中国麻醉学第一个研究生,从医从教已60多年了,至今从未离开临床第一线。我一直坚持老医生也不能离开临床的理念,因为我热爱麻醉,血液保护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我一直未离开过大学的工作岗位,我喜欢有声有色地为医学生讲临床实践课,我把麻醉学的新知识、新理念,用我们熟知的流行音乐唱出来,所以,他们称我为“医学音乐家”邓老师。这本书既有我难忘的记忆,也有我对麻醉学的感悟,我认为,麻醉医生也应是内科专家,同
    邓硕曾主编医学1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