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合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在线阅读
会员

情理合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刘悦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8.6万字

更新时间:2022-01-25 11:37:29 最新章节:第24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全书围绕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分析应对疫情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和冲突,进而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比较的视野中探讨自由与生存、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情与理等如何相互融合、共生共存,实现偶然性与必然性、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并指出,用中国传统生存智慧的“情理合一”来最终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身心,直至人与诸文明等之间的矛盾,从而把人类遇到的各种灾难的悲剧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品牌:广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悦笛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魏晋南北朝《论语》注疏文本完整存世的只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和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学界的研究热点也集中在此。但从魏晋玄学发展过程来看,《论语集解》处于玄学刚刚开始的阶段,《论语义疏》则处于玄学接近尾声的阶段,真正具有更多玄学思想的恰恰是居于这两者中间的《论语》注残篇。本书选取了魏晋玄学影响下的十二家《论语》注残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玄学内容,揭示其发展规律,充分挖掘这些残篇在魏晋玄学乃至中
    王云飞哲学20.5万字
  • 会员
    作者在尊重先贤时哲和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采取意译的方式,对一些语句重新断句,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新的标注;运用阐释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孟子放在中国文化史和孔孟思想史中进行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视域进行多维研究,多角度挖掘孟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多维价值。通过由果溯因,沿波讨源,为中国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薛永武哲学23.7万字
  • 会员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学术思想,也是士人人生及艺术趣味之根源。这一时期的文艺本体论、价值论、批评方法论和审美趣味论等都体现出玄学的深刻影响。玄学的“有无”之辨引导士人思考艺术本体问题,关注审美主体与对象在“道”的层面上的关系;关于名教与自然的讨论为士人设计了理想人格,在主客体交融的动态过程中呈现出从“得意”到“自适”的发展特点;玄学的体用思维及名实方法,不仅提高了文艺批评思维的水平,也启发了文
    黎臻哲学17.2万字
  • 会员
    中国思想史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思想创新的重要精神养料。本书收录了国内多所大学中多位著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侯外庐思想研究、先秦思想研究、秦汉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宗教思想研究等问题。本书的出版以期为中国思想史学科发展提供窗口和基地,供专业研究者交流参考。
    谢阳举主编哲学25.4万字
  • 会员
    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统”的观念自韩愈倡导之后就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文明的延续、转型与发展,而对儒家道统论以及道统人物系谱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焦点。本书在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全面追溯了唐宋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涉及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曾子和子思道统地位的确立,两宋时期新儒家各学派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论争等儒学研究中的重要
    郭畑哲学36.6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郑开近年来的多场讲演和访谈,围绕“旧邦新命”这一主题展开,旨在追寻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原因及其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的独特生命力。书中探讨了中国文化在历经劫难后仍能化险为夷的秘密,特别是古代王朝更迭中的稳定性。郑开认为,“旧邦新命”的历史文化意识是中国文化强韧生命力的根源,也是其在近现代中西文明冲突中仍能生生不息的关键。
    郑开哲学20.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将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统计并分析,以其来源与演变论述先秦诸子的思想,后推断宋明理学为先秦思想的承继与总结。此书从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方法入手以微观字形、字义建构宏观思想史,鲜明地体现了傅氏“哲学乃语言学之副产品”的治学思想和严谨的学术风格。
    傅斯年哲学10.2万字
  • 会员
    本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新编中国哲学经典阅读课程系列教材之一种,以《论语》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儒家义理。本书从古汉语字义和使用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微妙差异、相关礼仪制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视角对《论语》进行了解读,展示了其中所体现的古代世界的社会与思想,以及所提出的修德的境界与方法。本书认为,孔子不是思辨性的哲学家,而更像是一位建构社会基础秩序的立法者以及文明规
    秦际明哲学21.9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正始时期的历史研究和思想研究成果,把思想史、儒道注释史和儒道融合等多个视域结合在一起,将庄子精神引入王弼思想研究中来,通过新的视域去反思既往魏晋玄学的思想界定,理清清谈与清议之间的边界,并解决王弼《老子注》与《周易注》之间的联系与张力问题。通过对王弼思想中庄子思想痕迹的梳理,也可以对比分析出王弼思想与《庄子》文本的异同,阐明王弼在新的时代问题意识下融合老庄思想,回应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所遇
    蒋丽梅哲学15.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通解《老子》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是为当代人量身定制的老子思想入门读本。全书通过比对权威版本,复原最接近老子思想本义的《老子》原文,从先秦典籍的原始风貌中参悟真正的老子思想;全面吸收古今中外大家的研究成果阐释经典,将孔孟老庄和叔本华、黑格尔等西方哲人对照解读,融会东方智慧和西方思维,揭示古文背后的深刻道理和丰富内涵,理解伟大思想家在面临相同问题之时不谋而合的应对逻辑,尤其是老子思想穿越时空、普遍
    李永晶中国哲学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