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导读在线阅读
会员

《神农本草经》导读

王德群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6.5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0 13:04:06 最新章节:卷四 下 經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被奉作中医药四大经典之一,一直指导中医药实践。该书选择365种中药,大多数至今仍是常用的有效中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来源、产地、质量均发生了很多变化,从本草源头梳理品种传承和变迁,有助于正本清源。《神农本草经导读》对每种中药系统考证,包括真伪、优劣、产地等,可为中医药专业学生提供一部全面考证《神农本草经》的著作。《神农本草经》每种中药有一至多种植物、动物或矿物,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有很多变化,不同来源不同产地的同种中药质量优劣不同。针对以上情况对每种中药先列《神农本草经》原文,再叙述来源种类、分布,质量优劣、历史演变和药材。经文和考证同在,适合中医药不同阶层人员阅读参考。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德群
主页
  • 全书图文并茂,共包含9个章节,第一章医药经典源流长;第二章破除障碍学经典;第三章入品本草是良药;第四章本草配伍非霸道;第五章大病之主有深蕴;第六章本草名称藏智慧;第七章优选本草是精品;第八章十探药性明源流;第九章名称原有多层次。作者在对《神农本草经》5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踏遍祖国山山水水,找到了一条通向神农本草的捷径,体悟出一些道理,本书将揭示一些谜底,并将亲自拍摄精选的照片呈现给读者,帮助读者打
    王德群中医18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本书分12卷。首绘人身部位穴位图、外科器械图、伤科治疗手法图共44幅,尤以治疗手法图生动形象,附以手法歌诀,一目了然,易学易记。卷一为经义、脉要、针灸基础理论,载有病源歌诀、脉证歌诀、宜忌歌诀、针灸歌诀。卷二论骨度、骨脉、骨节、骨格、部位、经筋。卷三载手法总论和器具总论,均录自《正骨心法要旨》。另有陈氏接骨歌诀及胡氏自编上髎歌诀。卷四论伤损内证的诊断、治法。卷五、卷六论诸骨生理病理、诊断治法。卷七
    (清)胡廷光编 胡晓峰整理医学22.7万字
  • 孙凤霞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60余年。徐州市首批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第五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深得真传。临床善于诊治疑难杂症,用药特色鲜明,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受患者好评。本书系统整理了孙凤霞教授行医50余年的宝贵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孙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验案,力求更全面地展示孙老诊疗的全过
    孙凤霞 刘峰林 黄焰编著医学13.3万字
  • 《重剂起沉疴》首版在学术界影响较大,多次重印,第2版沿袭了第1版的篇章结构,删除了首版内容的部分冗余,并对每篇内容进行了增加和调整,新增大量药物应用经验,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上篇为对经方本源剂量的探索以及对重剂起沉疴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中篇为应用重剂治疗疑难重症的临床实践;下篇为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集萃;附篇新增“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内容。本书紧密围绕中药量效关系这一临床关键环节做了深入阐述,
    仝小林主编医学47万字
  • 会员
    全国名中医何晓晖教授坚持几十年学《内经》,悟《内经》,用《内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病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他深入挖掘《内经》脾胃理论,并加以研究、诠释、发挥和运用,形成了“胃质学说”、“肠质学说”、“脾主运化八环节”、“脾藏营”、“胃主五窍”等新学说,他依据《内经》“以平为期”“顺而已”“一曰治神”“以时治之”等治疗思想,构建了“脾胃病治疗衡法”、“顺性而治”“治胃先治神”“辨时论治”等治则治法
    何晓晖编著医学31.9万字
  •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言方,下篇论药,以治疗风湿病常用的40余首经方和近20味《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俱见药为研究对象,收集现代著名医家典型医案及重要论述,总结方证辨识指征、临床使用要点及个人遣药经验,重点总结展示了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荒生教授临证四十余年的用方思路和配伍特色。本书所论扎实具体,切合实用,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熊源胤编著医学23.4万字
  •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参考诸家学说分类编纂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外感病、内伤病、内科杂病、妇人病、小儿病、外科病、各科用药及急救方等。正文为歌赋,加注文以补充说明。是一
    (明)李梴编撰 田代华等整理医学40.1万字
  • 本书详细介绍了著者王敬义教授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发现的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反映点在寸口桡动脉上部与位分布的基本规律:以藏象学说为理论指导,考察寸关尺三部以及每一部的NO.1~NO.5由浅入深的五个层次,部与层的相交点可确定是某个脏腑组织器官的特定反映点。结合古贤28脉及著者新增9脉,可以明析病患性质。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论学习掌握相交点和反映点,本书详尽地介绍了脉诊具体指法,如全切法、半位切脉法、垂直切脉
    王敬义医学10.5万字
  • 《金匮要略》系汉末张仲景所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书之一。全书共25篇,介绍了40余种疾病,计260多首方剂。第1篇是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为本书总论;第2~17篇论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第18篇论外科疾病的防治;第19篇是疝气、蛔虫等病的论治;第20~22篇论妇人妊娠、产后和杂病;还有杂疗和食物禁忌等3篇。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设有介绍《金匮要略》沿革、基
    (汉)张仲景撰 何任 何若苹整理医学5.3万字
  • 第一讲阐述了《伤寒论》的历史沿革,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此书涵义;第二讲论述了《伤寒论》条文排列的有机联系,剖析了它的辨证思想和方法;第三讲是六经为病提纲证的现实意义;第四讲介绍了《伤寒论》的气化学说,六经、六气阴阳变化规律。从第五讲至第十三讲采用了以方带证的归类方法,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主要方证进行了归纳,并附有后世方证和医案,以供临床借鉴。最后一讲为作者使用经方的心得
    刘渡舟医学8.5万字